站起来才堪堪比圆桌高半个头的小姑娘,身姿端正,一本正经的跟吴承泽行了礼,杏眼明亮无尘,脆生生道;“伯伯,请问现在地价几何?”
吴承泽第一次和陈家人打交道,不过是相熟的武大掌柜引荐,又见陈家人看起来又像是朴实的耕读人家。眼前的孩子稚气未脱,偏生一派小大人似的一板一眼的跟大人谈起正经事儿。饶是吴承泽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也忍俊不禁,弯下腰闻声跟小姑娘交谈起来。
“现在勉县地界的上等良田在六两一亩,中等田则是四两,下等田二两。小娘子知道家里要置办多少田亩吗?”
陈苗当然知道自己的需求了,她是想先搞养殖并不需要大面积的良田,家里本就有八亩良田,一年的产出足够了,所以这次良田适当买十几二十亩就可以,下等田用来种植牧草刚刚好,这个面积有个百亩左右可以提供一个大型养殖场一年的用料了。至于中等田,种番薯一些作物刚刚好,如果这时候有玉米和花生就能也置办个百八十亩的,目前只有番薯,那么有个二三十亩也可以了。
想要百亩的下等地。吴承泽满头黑线,百亩的良田难找,百亩的下等地也难找啊,暂时没有合适的牵头,吴承泽就答应陈苗给她寻摸寻摸。
“伯伯,想要山地可以买吗?”陈苗觉得养殖场建在远离居民聚集的村庄,在山脚既不污染水源,也不会让难闻的味道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更好,她就蛮看中家里背靠着的君山的地,大小合适,野生动物不泛滥,在山脚到半山腰的位置搞养殖既不破坏生态,也不影响生活。
“买山地?”勉县一圈山地颇多,多石头,但是平原坡地的种植面积足够人们耕种,还真没什么人想要在山上种庄稼,而且勉县的山都是正经的山,比别的地方的山坡可是要大几倍,高几倍,所以还真没人想要买座山的。
“对,我想把我家后面的君山买下来,养兔子。”陈苗是很一本正经的,但是正在喝茶的大人们一个个被口中的茶水呛住了,买君山这样一座大山,然后拿来养兔子,不怕是兔子还没长大就给野物吃光了。
陈斗也没想到自己的闺女那么大的野心,竟然想要把君山买下来,他慌忙拉住闺女的手,把人扯到自己面前,从陈苗晶晶亮的大眼中,陈斗看到了认真,一个属于成人想要大展雄图的野心,他咽咽口水,提醒女儿,“君山太大了,咱们买了可能就不够钱买地了。”
陈苗拍拍她爹的大掌,“爹,伯伯还没有去问问君山能不能卖呢,如果咱们能买,那么还能剩多少银子,咱们就都买下等地好了,等今年我和我师父再去山里打猎,给你买多的地。”
闺女啊,爹不是担心地买的不够多,而是一座平时就可以进去砍柴打猎,不用额外付出任何费用的山,为什么要自己花钱去买啊?
可惜陈苗的未来蓝图别人都不懂,唯一知道真相的赵逢春今天没有一同前来。陈苗只能用很坚定的眼神告诉她爹她的决心,一定要拿下这座山。
“好,过完年伯伯就去衙门给你问,你说的地伯伯也给你打听,哈哈哈,怎么还有喜欢种地的小姑娘啊。”吴承泽真的是被陈苗小大人的做派征服了,反正就是开口打听一下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令人为难的,就满足孩子的要求吧。
正事儿说完,刚好舞龙的队伍从天香楼前经过,孩子们趴在窗户上开心的叽叽喳喳,天香楼的二掌柜拿了一封红封递给穿着红褂子的敲锣人,沿路的商家多多少少都会准备红封,到时候舞龙的,后面跟着划旱船的,都能从这些红封里分一些赏钱,大家都图个热闹吉利。
划旱船的队伍很长,打头舞龙的已经看不见了,这边还没看不到划旱船的尾。
孩子们本来想下去猜灯谜的,这会儿五花八门的旱船划过来,他们也不下去了,叽叽喳喳的更热闹了。陈苗难得的让自己像个真的小孩一样,一起扒在窗台上,对着表演的长龙拍红了小手。
赏花灯的结尾在漫天的烟花中结束,陈苗听着窗外人群的惊叹,看着灯火阑珊的勉县县城,一派歌舞升平安居乐业的盛世美景,终于她孩童的身体抵抗不了生物钟,被陈斗抱在怀中,盖着武大太太给的披风,趴在陈斗的颈窝睡着了。
仁义村的村民陆陆续续到了停马车的地方,他们舍不得在外面住一宿的费用,反正人多,慢慢赶着牛车回去还能赶上明天起早去唠嗑。
陈苗是在牛车的颠簸中悠悠醒来的,她已经被转移到王永好的怀里了。
王永好感觉到怀里的女儿小身子在扭动,给她紧了紧还包着的披风,“阿苗继续睡,娘抱着你呢。”
娘的身子暖暖的,身上还有刚才在天香楼染上的熏香味,陈苗在王永好怀里翻了个身,又沉沉睡去。
众人回到家也没洗漱,给炕烧着,塞了柴,各自上炕就蒙头大睡。
仁义村的春天在村民们的忙碌中拉开了序幕。村民们在村长的划分下各自领了荒地,大家忙完了春种就开始抓紧开荒。
陈苗也开始了她的育苗工作,今年的她家留的番薯能种三亩地,等爬藤出来她就可以给想种番薯的村民分苗了。空闲点的村民就扛着锄头帮着陈苗家准备种番薯的地翻地松土,陈苗也把堆了一年不臭了的兔子粪洒了一小部分进地里,现在没有复合肥,农家肥的量也不够,肯定要先尽足菜地和正经庄稼,所以陈苗早就开始收集兔子粪提前堆肥了。
今年她的目标是让大部分人都种上番薯,家家都养上兔子,打开兔肉的市场,年底争取能建个养猪场,这样可以争取整个仁义村的农家肥都能跟上庄稼的需求。
吴承泽就在这一片忙碌的景象中来到了仁义村。勉县本来的种植面积就不算大,连年征战,前朝时兴元府有点家底的人都跟着朝廷往南迁了,留下来的不是故土难离的老人,就是食不果腹的老百姓,作为一个县城,那几年可比府城凋零的多,也就是太宗在位的时候大兴商贸,军队也开始抵抗外敌,兴元府才慢慢恢复一些繁茂。但是勉县的荒地荒山还是不少的,毕竟人就那么多,开荒全靠人力的年代,人们可对离家远的荒地和山地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