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茁,草初生貌。还有壮盛之意,是个好字。”陈宿看看陈斗,陈家到了陈苗这一辈是单字草头辈的。陈苗虽然是女孩,但是他和大哥都愿意让陈苗像男儿一样排辈。这次陈斗给五个小乞儿“茁”字,是要当他们是陈苗一辈的孩子养着吗?
陈斗收到弟弟的眼神,兄弟间的默契,他明了弟弟在询问什么,就点点头。他现在就陈苗一个女孩儿,陈宿还没到成亲的时候,以后陈苗这一辈跟陈苗差不多年龄段的就陈苗一个会让她压力很大,不如就把这五个孩子当亲生的养着,以后陈苗也有兄弟好商量事情。
陈宿接收到哥哥的意思,就说,“满招损,谦受益。以后你们就叫陈茁满,陈茁招,陈茁损,陈茁谦,陈茁寿 ,陈茁益。你们本是六人,已经损了一人,切记以后行事要量力而行。”
五个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现在是有名有姓有家的人了!他们齐声声的说着谢谢老爷谢谢小姐的。
“好了,你们都跟阿苗一样是草字辈的还老爷小姐的乱叫,”陈斗大力的拍了一下麻杆,现在叫陈茁满了,“茁满,你们就叫我义父,这是你们义母。这是爷爷奶奶。”
“这是我小爹,你们跟我叫也行,叫二叔也行。”陈苗说。
五个孩子叫了爷爷奶奶,义父义母还有二叔,阿苗一下子多了两个哥哥三个弟弟。
大家正在笑闹呢,赵逢春架着牛车回来了,他在镇上看到有卖大缸的,干脆拉了三口大缸回来,今年家里要储存的粮食不少,遇到了就先买回来备着。
“师父。”陈苗看到赵逢春,赶紧把家里添了五口人的事情说了。
赵逢春心里不住有个小人在皱眉,弄那么多亲戚干什么,直接签个卖身契买做奴仆不是更简单些。面上还是面无表情,点点头,“阿苗,你最近是不是都荒废了功夫?”
陈苗吐吐舌头,“师父,明日我一定早起练功。”
赵逢春点点头,不说话了,和陈家两兄弟一起搬东西。
王永好让茁满茁招一起摆桌子,可以上菜吃饭了。
赵逢春还带了几坛子酒,今晚给能喝的都满上,菜还是大家平日里吃的农家菜,就是赵逢春带回来了个大肘子,烧鸡带回来三只,今晚都上桌了。
“吃,都是自家人,敞开了吃。”赵逢春跟陈斗干了一碗,三只烧鸡撕下来六只鸡腿,给每个孩子分了一只。
“逢春,阿宿,这几天咱们就要准备一下把房子盖起来,明日你们就先挑几棵树,砍下来晾干,我去约几家帮忙的。好娘就跟村里的婶子们打个招呼,到时候少不了要去人家园子里讨些瓜菜。”
众人点点头,一大家子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吃罢饭,就让孩子们忙着去收拾碗筷桌凳,王永好和李老婆子洗了碗,除了赵逢春回山上去守着玉米地,其他人都轮流洗脸洗脚,钻被窝睡觉了。
今晚陈宿要和五个茁一起睡。
茁满茁招帮着陈宿铺好被子,陈宿也不看书了,到书架后面换上寝衣,床上茁满和茁招正把脱的光溜溜的茁谦茁寿茁益往被窝里塞,陈宿看到两个十岁的大男孩打着赤膊,把自己以前的中衣找出来给他们一人一套,衣服偏大了些,反正只是晚上就寝时穿的,大不了明日让嫂子帮忙改一下。
陈家的院子很快静了下来。
第二日天未亮,陈斗就开始叫陈苗起床。陈苗在被窝里翻了个身,拱了两下枕头才揉着眼起来。
陈斗给她擦了一把脸,陈苗就在脖子上绑了一条巾子,绕着君山跑了起来。等她跑回来天已经亮了,陈宿抱着书在院子里细声的读着,茁满茁招正拿着比他们还高的扫帚在扫院子。
陈苗和大家打了招呼,在角落开始蹲马步。蹲到她小腿开始打颤了,才起身拉拉伸,在墙角抽出她经常用的竹条开始练剑招。
茁满茁招看到陈苗英姿飒飒的身手,赶紧把扫帚放好,站到近处羡慕的看着。
陈苗早就知道他们在观看了,收敛心神练完最后一招,收势,才擦着汗跟他们说话。
两人大着胆子问可不可以跟她学功夫,陈苗一口就同意了,不过能不能坚持就看他们自己了,三人就约定了明日起床的时间。
陈苗他们这边说完小话,那边王永好就叫大家过来一起吃饭了。
一家人吃过饭,陈斗要去作坊硝皮子,老两口带着五个茁去割苜蓿草,王永好在家喂兔子顺便把家里人要穿的衣服赶制出来,陈宿就好好读书,争取给陈家改换一下门庭。陈苗昨晚跟赵逢春约好了要进山一下。一下子就各自忙活去了。
山里的玉米须子已经黑了,陈苗一垄一垄的看过去,掰了几个嫩的放进篮子里,开心的跟赵逢春说再等五日就可以收了。
“终于可以收成了,等着收完了这些玉米,咱们师徒俩就可以进山了。”这大半年可把赵逢春憋坏了,出去也去不远,进山打猎还不如守着这些宝贝,生怕人啊牲畜啊趁着他不在地头守着的时候毁了地里的玉米。
陈苗也想进山了,家里就快入不敷出了,得赶紧挣钱养家。
给赵逢春留了四个玉米棒子,帮着把玉米衣扒了皮,放进锅里添水,生火,煮熟了捞出来就能啃。
赵逢春头一次吃到玉米,比米有嚼劲,味道有些甜,还有一股从未吃到过的香味,陈苗说这就是玉米的香味,玉米种植要求低,产量大,能填饱肚子,玉米杆砍下来剁碎能喂牛马,就是玉米芯丰年的时候能烧火喂驴马,灾年的时候磨成粉也不至于饿死人。如果大面积种植玉米,那么搞经济畜牧的发展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师徒二人坐在田埂上,啃着玉米,预定了五日后一起掰玉米。
陈苗啃完自己的玉米,拍了拍手,站起身来,挑了十一根又大又饱满的玉米,用篮子装起来,背在背上,准备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