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逢春赶着牛车去了西市寻找陈斗两口子。陈苗看到一家不小的瓷器店,让赵逢春停一下,她需要买几个小罐子。兔子繁殖了一年能抱六窝小兔子,陈苗是让种公兔子们住的单身兔笼,所以她能控制住只让兔子一年抱四窝,可就只是四窝一年下来兔笼就住不下了,而且一冬天兔子的饲料也要消耗不少,她目前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在年前宰一批兔子,减少支出。另外她还想发展仁义村的畜牧业,那就要解决产能问题,怎么样能让一只价值二十文左右的兔子可以卖到四十文五十文,甚至一两银子。
她能想到的就是把一只兔子分解,让它的每个部位都贡献出它的价值。比如一张剥下来的新鲜兔皮只值二文钱,没有鞣制的手艺那么就做不了兔皮的买卖。至于兔肉,当然是吃啦。在现代巴蜀地区兔子的吃法超级多,兔头、兔腿可以做成麻辣的,兔肉炒丁或者干煸都好吃的让人要咬掉舌头。鉴于现在的储存方式和运输方式太过单一,所以陈苗决定先发展风干兔肉。
于是陈苗就大手笔的买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香料,可惜这个朝代发现的香料还不是很多,好在一些在卤料中必不可使的中药材还是都有的这些中药材,虽然没有那些珍稀香料那么香味独特,但它们也是卤料配方中必不可少的。
就陈苗买的东西就装了半辆牛车,赵逢春得知她的想法,觉得自己的这个小徒弟真的很是异想天开,可是他又忍不住跟着她的畅想绘制起仁义村未来的蓝图,家家养了几百只兔子,要腌制兔肉的时候,就全村家家杀兔子,一车车的兔皮换成银子换成粮食换成漂亮的布匹运回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笑的合不拢嘴。真是让人向往的生活。
采购完东西,师徒俩也终于在人群中找到了陈斗夫妻俩。两口子得知家里的皮货卖了四百多两银子,可是惊了一跳,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啊!王永好手头宽裕了,干脆又去买了两袋子的棉花,这是西辽那边传过来的,那棉花摸起来柔软洁白,穿上可暖和了。王永好还多买了几匹布,她说今年就给家里每个人做一套新棉衣,以前的老布衣就拆了做面。
七七八八又买了不少东西,一家人不用为了家里没有多少银钱而买东西抠抠搜搜的了。
陈宿一个人在北市看书看的入迷了,要不是肚子饿了,他肯定还能一直看下去。他将自己挑选的几本书跟书肆掌柜结了账,沿着街市往西市走去和兄嫂汇合。
西市往北市这边来是不能驾牛车的,陈斗他们就在西市口找了个不碍事的巷子口停下,眼睛来回扫着来往的人,以免漏看了陈宿。
会合后一家人驾车先去了天香楼,点了几个菜,一人来了一碗面条,别看陈苗人小,她肚子饿的时候也是能吃一小碗面呢。
武大掌柜让后厨做了他们点的菜,又另外送了几样小菜,面里面也让大厨多加点羊肉。兴元府那边住了回族,他们做的羊肉确实好吃,久而久之回族的饮食习惯也被汉人吸收了,羊肉也成了他们经常吃的肉食,特别是入秋之后,喝完羊肉汤,浑身都暖融融的。兴元府的羊也没有浓重的羊膻味,所以面条用羊汤吊着,浇上羊肉臊子,撒一把葱蒜叶香菜,那味道是绝了。
吃过饭,武大掌柜拿了两坛酒送给陈斗和赵逢春,却不告诉他们是什么泡的,一脸笑的猥琐,陈苗想自己大概知道酒了是什么不可描述的物件了。
跟武大掌柜告辞的时候,陈苗拜托武大掌柜打听一下有没有卖苜蓿种子的,她来年要种一片牧草,这样就不愁扩大养殖行业的时候没有饲料了。
武大掌柜觉得这是个好营生,还听说陈苗要回去研究一下怎么腌制能做出好吃的风干兔肉,就说做出来了让他尝尝,好吃的话他们天香楼也要订购。
还没开始弄呢就有订单可以接,陈苗觉得自己不好好施展一下拳脚就对不起武大掌柜的支持了。
回去跟来时差不多,赵逢春早就飞走了。陈苗窝在王永好怀里睡着了,陈斗赶车,陈宿挤在三袋棉花中间,一点也不觉得冷。摇摇晃晃,天擦黑的时候,他们也到家了。
老两口把热在锅里的饭端到他们房间的炕上,催促他们先吃了再卸车,老李头趁他们吃饭的时候先把老牛牵去牛棚,给它喂了草料,又看它喝了一气水,才拍拍老牛的头,转身回屋。
吃饱了饭,一大家人一起卸货,,棉花这些就先放堂屋,布匹王永好收进东厢,给老两口买的布匹则让他们自己收着。陈苗买的东西最零碎,暂时也放在堂屋。
“我看咱们家要再起两间屋子,阿苗也大了,要有自己的房间了,叔和婶也在小屋委屈了这么多年,也该换个敞亮的屋子了。往年是咱们手头没有闲钱,只能顾着肚子,现在光景好了些,明年春忙之后咱们就起屋子。”
众人也觉得应该,还商量着要把陈宿的西厢也加一间,给他做书房。陈宿说自己的西间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加了,陈斗却说不行,说陈宿也有十六了不说急着成亲,但是却是要相看人家姑娘了,万一哪一日人家姑娘的亲戚想去他那屋坐坐,却没个像样的待客的地方,实在不便。
得了,连大哥也有这样的考虑了。陈宿只能随他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