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回到家,跟王永好打了招呼,把背篓里的玉米放到厨房去。她没有多做停留,转身背起空篓子,迈着轻快的步伐,径直朝着牧草地走去。
成片的牧草地里,孩子们正坐在地头喝水休息一下。他们看到陈苗的到来,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纷纷跟她打招呼。陈苗也乐呵呵的跟大家回应,然后像往常一样,跟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干着活。
每次这种时候,陈苗就会小嘴吧嗒个不停跟大家讲故事,说的是陈斗或者陈宿在书上看的故事。孩子们听着故事,不知道自己是在被陈苗潜移默化的灌输着知识。陈苗用的大白话,自己可是从小看着各种童话故事书长大的,怎么用简单易懂的话,生动有趣的讲述着道理,陈苗可是信手拈来的。而孩子们只觉得她讲的故事从来没有听过,有趣又好玩,他们都听的津津有味的,不时还会提出一些充满童真的问题,大家就会笑作一团,草地上一片热闹。
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一家人终于围坐在一起吃饭。王永好端着一盆子黄灿灿的玉米出来,给每人分了一根,大家第一次见到这种稀罕的吃食感到十分新奇。
玉米不光颜色好看,样子也好看,一粒粒的果实紧紧地挤在一起,排列得整整齐齐。大家可不知道怎么吃这个东西,不知道该如何下口。这时候就看到陈苗把自己手里的玉米上带着的须扒拉干净,两只小手抱起玉米,二话不说,埋头就啃了起来,那香甜的味道似乎立刻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引得其他人忍不住吞起了口水。
大家有样学样,也学着这样吃。咬下去有一层薄薄的皮,接着是像是咬到了颗粒大点的大米的口感,嘴里咀嚼几下,是一口香甜,味道可比蜀黍好。
“这个就是玉米,是个新鲜粮食,咱种的不多,今日吃过就是个新鲜,剩下的就全留了种,以后咱们也好分给乡亲们种。”陈斗看大家都啃完玉米了,就跟大家交代几句,“不过现在种子少,少说也要个三两年才能给每家都分个一两二两的种子。就咱们自己心里知道这个事儿就行,其他人就不必说了,分种子的时候让他们高兴也不迟。”
陈家人对陈苗是宠到了骨子里,自都会守口如瓶的。五个茁更是像捣蒜一样拼命点头,发誓他们绝对不会将这个秘密泄露出去。
吃过了饭,大家一起闲聊了一会儿,联络了感情,各自回房去洗漱,准备休息。
说起玉米这件事,其实早在收番薯的时候,陈苗就已经跟小祁将军提起过了。如今,陈家在仁义村算是打眼的一家了,又是发现番薯又是带领全村一起养兔子的。然而,陈苗心里却没有底,她不敢保证在培育出足够的玉米种子之前,能够确保有玉米这种高产粮食的消息不被泄露出去。
回想起之前见到小祁将军和他带领的兴元军的情景。祁小将军麾下治军严明,不扰民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听说兴元军的军纪跟现代的解放军差不多。另外祁小将军对高产作物的重视度也让陈苗印象深刻。
深思熟虑过后,陈苗当机立断,决定将玉米的秘密告诉他。
当时小祁将军看了山里的玉米田,就说了,让她在玉米收获的时候,尽管去军营找白慕善。
“爹,明日我再去看看玉米地里看看,估计一下还能有个几日可以让玉米长老,能留种子,你就动身去兴元府,告诉小祁将军。”
“行,爹还没去过兴元府呢。”陈斗擦干净脚上的水渍,说到要去府城,难得露出了一抹属于年轻人的笑容。算起来陈斗现在才二十五岁,这个年纪搁在现代,妥妥的社会新青年,还没接受到多少的社会毒打。可是在这个孩子也要为了吃饱穿暖的年代,陈斗还是个黄口小儿的时候要养弟弟,不到及冠多养了老婆孩子,拖家带口远离故土讨生活。二十五岁的陈斗是这个时代许多男人的缩影,上有老下有小,睁眼闭眼都想着怎么让一家人吃饱穿暖。这样的陈斗,也是想着可以去大城市见见世面的。
陈苗小心翼翼地扒开炕上隔着的床帘,像只小老鼠一样,悄悄地探出她那圆滚滚的小脑袋,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对着正在炕上休息的陈斗说道:“爹,明日也带我一起去呗。”
“行,我们阿苗是个有见识的小娘子,怎么能没去过府城呢?”陈斗听到女儿的声音,连忙转过身来,趴在床帘边,用额头轻轻地抵住陈苗的脑门,温柔地说道:“明日爹骑着你师父的大马,带着你,一起去府城。”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女儿的疼爱和宠溺。
陈苗听了父亲的话,开心从被窝里钻了出来,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她兴奋地摇晃着小脑袋,继续撒娇道:“爹,那你明日一定要骑着我师父的大马,带我一起去府城哦。”
陈斗看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他一边笑着,一边和女儿玩闹起来。父女俩一会儿脑门撞脑门,一会儿又抵着脑门斗牛,玩得不亦乐乎。
王永好收拾完屋子走了进来,她看到爷俩还在嘻嘻哈哈地玩闹,赶紧走过去制止,她轻轻地拍了拍陈苗的肩膀让她钻回被窝里,严肃地对陈苗说:“阿苗,别闹了,快闭上眼睛睡觉。不然明天骑马的时候睡着了,爹可不好带你。”
陈斗听到王永好的话,也想起了陈苗以前在老黄牛背上睡着后掉下来的惊险经历。他连忙停止了和女儿的玩闹,摸了摸陈苗的小脸,温柔地说:“乖,听娘的话,快睡觉吧。”
陈苗毕竟不是名副其实的小孩子,她麻溜的钻回被窝,乖乖地闭上了眼睛。
陈斗帮她压好床帘,然后静静地坐在一旁,等待着王永好吹灭油灯,好一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