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的时候,上学的三个茁老远就闻到了从家方向飘来的香味,原本就是你追我赶打闹着回来的三人,顿时不玩了,一门心的往家里的方向跑。
“这仨小子肯定是闻到了他家做好吃的了。”
“可不是,陈家今天有客人,我看像是天香楼的掌柜。”
“哎呀,好娘的手艺就是好,改明儿我要去跟她学两道菜。”
“你可别改明儿了,都改几回了。”
“你们仨可再跑快点,跑慢了回家可就吃不上肉了。”
三个茁听到这句打趣,这才慢了脚步,回头回了村民一句,“家里才不会少我们肉吃,大爷,我们回去一定跟我阿翁说你说我们吃不上家里的肉!略略略~”
“臭小子,大爷跟你们玩笑,可别跟老李头说啊!”嘴贱逗孩子的大爷赶紧认错。
三个茁只管跑回家,他们当然不会跟老李头说,仁义村的人都很好,嘴碎的这位大爷平时可是经常去烘房陪老李头说话的。
三人叫着义母、婆婆进了院子就冲进厨屋,看看中午是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赶紧去把书袋放好,过来帮忙端菜。”李老婆子头也不抬就指挥三人别在门口挤着想吃的。
王永好往锅里倒着蛋花,一边搅着锅一边提醒他们,“武掌柜和他家的小娘子在家里,你们去跟武掌柜问个好,别吓到人家县城的小娘子。”
三人连连应声,背着书袋先到了堂屋。
武大掌柜可是知道陈家的五个茁的,陈家把他们当正经孩子教养,武大掌柜自然也会看重他们。笑着让三个茁不要多礼,问了两句三人上学堂学了什么,夸赞了两句,才放三人离开。
三人放下书袋,洗了头脸就要帮忙端菜。
陈苗自然是听到了三个茁的动静,和武意把织了一小截的围巾放好,穿鞋下地也往厨屋去。
武大掌柜看到女儿像根小尾巴一样跟在陈苗后面往外跑,不免笑着对陈斗说:“我家意儿啊,就和阿苗在一起的时候才像个真正的孩子。平日我跟她娘总是想让她多出来走走,跟别家姑娘一起上个学堂、办个诗社。可是她呀一让出门就脸红,要么躲在绣房里编络子。实不相瞒,我跟她娘怕她性子内向,以后去了婆家要受欺负。”
陈斗还没想过闺女成亲的问题,被武大掌柜这么一提,心里突突了两下,也皱眉道:“我是不愿阿苗被束缚的。她自小就跟别的姑娘不一样,跟逢春学了些本事会打猎还爱琢磨种庄稼,家里的兔棚田产以后都是她的,凭着这些营生和我闺女的能耐,怎么都能立住脚,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
“我闺女能活得自在,这样就很好。”陈斗看着陈苗端着一个托盘进屋,立马展了颜,夸赞起陈苗托盘端的稳。
武意也小心翼翼的端了一个盘子跟在陈苗身后,她纤细的手腕微微用力,生怕盘子晃洒了,脸上却带着点小雀跃。 武大掌柜坐在堂屋的竹椅上,看着女儿踮着脚把盘子放在桌上。女儿在别家做客还要做端菜的活计,他不仅没觉得被怠慢,眼里反而满是欣慰。平日里在家,武意身边总有小丫鬟跟着伺候,吃饭穿衣都不用自己动手,这次出门没有带丫鬟,看看女儿连盘子都会端了,那认真的模样可比闷在家里鲜活。
最后一道汤要出锅了,王永好还不见陈茁招回来,就让陈茁益去井边看看他衣服洗好没,还没洗好的话先放着,先回来吃午食。
陈茁益点点头,小短腿跑起来速度不慢,正好和回来的陈茁招在院门外撞上。
“阿招,衣服放磨上,先吃饭。”李老婆子拎着一个用小被子盖着的篮子,对王永好说:“你们吃吧,我去烘房和你达一起吃。”
平日里老李头要是烘房离不了人,李老婆子就会跟拎着做好的饭菜去烘房跟他一起吃,家里人都习惯了。
晌午的菜大多是扣碗,热气腾腾地摆了满满一桌。这手艺是王永好跟村里一位河南路那边逃难来的婶娘学的,河南路的扣碗可是逢年过节的大菜。什么丸子、鱼块、肘子、排骨、杂烩都能做成扣碗,那刚上桌的扣碗刚蒸笼里端出来,掀开倒扣的粗瓷碗里,白汽蒸腾着,裹着肉香、油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除了扣碗,桌子中间还有一盆猪肉白菜炖粉条,为了解腻王永好还调了一份凉拌菠菜粉条。
武大掌柜是做天香楼大掌柜的,什么精致的摆盘没见过,今日却被这粗瓷碗里的扣碗勾得直咽口水。
陈斗招呼武大掌柜动筷子。
武大掌柜尝过后点头赞不绝口,“这菜看着油乎乎的,吃着倒是不腻,软嫩滑口唇齿留香。”
“伯伯,这要问我娘了,我娘做的菜都好吃。”陈苗用勺子给自己挖了一勺小酥肉,一口米饭一口扣碗,太香了。
“请教大娘子。”武大掌柜朝王永好拱手询问。
王永好没有藏私,大方的把经验告诉武大掌柜,“这些肉类都是先炸后蒸,油脂都化在汤里了,肉就变嫩了。而且蒸的时候要垫些素菜,能吸走油脂,素菜也好吃。蒸的时候套用柴火慢蒸,最少要一个时辰,让热气一点点钻进肉里,才能把硬肉蒸软、肥肉蒸香。”
“原来如此。”武大掌柜每个扣碗都尝过,然后又去夹桌上唯一的绿叶菜,凉拌菠菜粉条。蒜香和菠菜的脆口,还有粉条的顺滑,口感很独特,“这不是绿豆粉条。”
“武伯伯你吃过绿豆粉条?”陈苗做粉条的时候仁义村的人可都是说没见过这种吃食的,没想到武大掌柜竟然知道粉条。
“偶然吃到过,只是粉条取之不易,供应不稳,便未在天香楼的菜单里。米粉倒是有,只是做不得菜品。”武大掌柜解释道,夹起一根粉条看了看,又问:“阿苗,这是什么粉条?看着比绿豆粉条粗些,颜色也偏黄。”
“是番薯粉条,用番薯磨粉做的。”陈苗请武大掌柜再尝一下盆子里的猪肉白菜炖粉条。
武大掌柜依言夹了一大筷子,粉条裹着浓稠的肉汤,颤巍巍地送进嘴里。牙齿轻轻一咬,粉条瞬间在舌尖散开,滑溜溜的却带着韧劲,吸饱了猪肉的油水和白菜的清甜,咽下去满嘴都是美味。他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这番薯粉条比绿豆粉条更有嚼劲,吸味也足,口感独特,好吃!”
说着又夹了一筷子粉条吸溜起来。
一顿饭后,武大掌柜便被粉条征服,想在天香楼作为新菜推出。于是问陈斗粉条能否给天香楼供货。
陈斗看看陈苗,这件事他要跟陈宿或者陈苗商量了才能做决定,毕竟番薯粉条的产量不算高。
陈苗接收到陈斗的眼神,父女俩默契的到夫妻俩的房内合计了一下。
今年番薯的产量已经定下了,他们一开始没办法给天香楼提供充足的粉条,只能跟刚开始给天香楼供应番薯叶、南瓜藤那样定量供应了,至于价钱,陈苗想着要是能把番薯的衍生产品也做成产业链,那么将会大大提高农民们的收益,所以计算成本的时候要把农民们的人工成本也算进去,于是一斤番薯粉条定在了五百文,等到以后番薯普及了,自然会有人把价格打下来,陈苗只想再这之前让农民们多赚些。
五百文一斤的价格不便宜,武大掌柜仔细询问了一斤番薯粉条能做几盘菜,还在犹豫的时候陈苗跟武大掌柜摊牌道,“武伯伯,现在番薯粉条只能少量供应给你一家,明年秋收才能保证加大供应量,所以这个价格也只在明年秋收前,等新番薯下来,价格会有所下降。”
“那是多少?”武大掌柜问。
这个陈苗和陈斗合计过,所以陈斗肯定的对武大掌柜道:“能降低五十到一百文。”
“四百文也不便宜,陈兄弟,价格我能按照你说的跟你定契,不过你也要在成本降低的时候再给我降一下价格。”武大掌柜跟陈家合作两年了,不管是番薯叶、南瓜藤还是南瓜饼、风干兔,总之都让他酒楼的营业额节节高升,也让他在东家那里很有话语权,武大掌柜很愿意相信陈家,继续跟陈家合作,他有预感,番薯粉条将让他的事业运更上一层楼!
和陈家父女俩谈好供应的量和价钱后,武大掌柜觉得自己今日不虚此行,便要打道回府,可是武意还没把围巾织好,有些不想回家。
陈苗看武意可怜巴巴的小眼神,便替她向武大掌柜争取一下,能让武意今天住在陈家,而且陈苗也需要武意帮忙先把织围巾的编织教程画出来,为以后推广毛线和编织物品做准备。
武大掌柜看着女儿怯怯的请求眼神,摸摸她的头答应道:“那好,你和阿苗好好相处,爹回去了就把小米送过来伺候你。”
武意小鸡啄米般的点点头,赶紧过去激动的拉住了陈苗的手,她第一次能在小伙伴家过夜,很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