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豆腐张在忘川边支起豆浆摊,那股醇厚的豆香竟压过了彼岸花的凄艳,引得不少孤魂驻足。
他的摊子简陋,一口大锅咕嘟冒着热气,木勺搅动间,乳白的浆液荡开圈圈涟漪,映出来来往往魂灵模糊的脸。
“一碗浆,暖一程。”他依旧寡言,递碗时手指微微发颤——魂体接触忘川水,如凡人徒手握炭,但他从不停歇。
这日,一个浑身湿透的小女孩魂灵蹲在摊边,眼巴巴望着锅灶。她是在渡河时跌落的,寒毒侵体,瑟瑟发抖。
豆腐张舀了满满一碗,又撒上一小撮红豆——那是他妻子最新烧制的“相思豆”,竟被他以执念带入冥府。
女孩捧碗啜饮,苍白的脸渐渐红润,忽然开口:“伯伯,我好像见过你……在妈妈藏的相片里。”
镜渊之力微动,我看见了渊源——
*女孩是豆腐张早夭的侄女,生前未能得见,死后竟在忘川重逢。
*那碗红豆浆,勾起了她残存的一丝血脉记忆。
而豆腐张的摊子,无意中成了连接生死的特殊驿站。
------
午时,豆暖冥途
侄女的到来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豆腐张更深的力量。
他的豆浆不仅能暖身,竟开始唤醒孤魂们埋藏最深的美好记忆——
*有老翁喝下,想起初恋递来的青梅,笑得像个少年。
*有将士饮尽,忆起母亲熬的粥,铁血化泪。
甚至孟婆都来讨过一碗,说尝到了“还没开始熬汤时的自在”。
忘川边第一次有了笑声。那些准备饮汤过桥的魂灵,因这片刻温暖与回忆,眼中的不甘淡去,多了份释然。
往生簿上,豆腐张的名号后添了行字:“以豆为引,渡心前行。”
------
未时,逆流之险
然而,唤醒记忆触犯了冥府禁忌。
巡察使率兵而至,锁链直指豆腐张:“扰乱轮回序,当诛!”
豆浆锅被掀翻,乳白的浆液流入忘川,竟让河水短暂凝滞!孤魂们记忆混乱,有的哭有的笑,冥府秩序大乱。
豆腐张将侄女护在身后,沉默地握紧木勺。
------
申时,豆印初显
危急关头,豆腐张额间浮现一枚淡金豆印——那是人间哑妻与女儿每日磨豆时产生的念力,跨越生死,加持其身!
豆印光芒虽弱,却纯澈坚韧,竟逼退了巡察使的锁链。
“吾未乱序,”他终于开口,声音沉静,“只予苦海一舟甜。”
孟婆悄然现身,对巡察使低语几句。巡察使神色变幻,终挥手退兵。
孟婆转向豆腐张,叹道:“留下可以,但需立规:豆浆不得唤记忆,只可予温暖。”
------
酉时,新灶重开
豆腐张重起炉灶。新熬的豆浆不再唤醒具体记忆,却化作一种朦胧的安心感,如归家途中看见的灯火,风雪夜归时的热汤。
魂灵饮下,心中憾恨虽在,却多了份“值得”的暖意,过桥时步伐更稳。
侄女成了他的小帮手,收碗擦桌,笑声清脆。
------
戌时,余温渡劫
某日,一个罪业深重的魂灵踉跄至摊前,拒不饮汤。豆腐张递过一碗豆浆。
那人饮后,沉默良久,对孟婆伸手:“汤来。”
他饮汤时泪流满面,却不再挣扎。
孟婆讶然:“你给他喝了什么?”
豆腐张搅动锅勺:“只是告诉他,人间有味。”
------
亥时,豆灯长明
如今忘川边,那盏豆灯长明。
哑妻在人间似有所感,磨豆时总多磨一份,豆香飘散,莫名心安。
往生簿上,豆腐张的豆印旁,多了一盏小小的灯。
------
后记
巡察使后来常偷偷来喝豆浆,总坐在最远的角落。
侄女轮回那日,豆腐张在碗底多放了一勺红豆。
而孟婆汤里,悄悄添了一味叫“人间烟火”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