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外的夜风带着凉意,吹拂在江浸月滚烫的脸颊上,却未能驱散她心头的沉重。那两个字——“通过”——像烙印一样刻在她的脑海里,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精疲力竭后的虚无。
她回到冰冷的公寓,没有开灯,直接倒在沙发上。黑暗中,手机屏幕忽然亮起,不是邮件,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内容极其简洁:
“报告第七版第47页,第三点技术架构冗余解决方案,思路不错。——殷”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一个姓氏。内容也不是表扬,更像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旁注。
但这寥寥数语,却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她已然麻木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微小的涟漪。他竟然真的……仔细看了。而且看到的是第七版,是最终她几乎是偏执地加入的、一个带有风险但极具创新潜力的备用方案。
这是一种认可吗?或许算。但这认可来得如此吝啬、如此居高临下,甚至不愿通过正式的邮件渠道,仿佛只是他一时兴起的随手备注。
复杂的情绪在她胸腔里翻滚,最终化为一声极轻的、带着自嘲的叹息。她关掉手机,将自己彻底埋入黑暗与寂静之中,她太需要休息了。
第二天,当江浸月踏入工作室时,发现气氛有些不同。虽然大家依旧带着疲惫的痕迹,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着的兴奋。
“月姐!”一个年轻的原画师看到她,眼睛亮晶晶地喊道,“寰宇的资金!第一批资金到了!财务刚确认的!”
“还有新的服务器权限!最高配置!访问速度快了十倍不止!”另一个技术员几乎要手舞足蹈。
“楼下……楼下还来了好几个人,说是寰宇It部和行政部的,来帮我们升级硬件和重新规划办公网络……”沈砚走过来,语气里也带着难以置信,他压低声音,“阵仗很大,而且非常……专业。”
江浸月愣了一下,快步走到自己的办公室。电脑已经开启,邮箱里果然躺着几封新邮件。来自寰宇财务部的通知,第一笔数额可观的资金已划拨到位,备注清晰写着“《星耀》项目前期运营及设备升级专款”。来自寰宇科技中心的邮件,告知她工作室的云服务权限已提升至最高等级,并附上了新的访问密钥和超详细的技术支持文档。还有一封来自周屿的邮件,简单告知了后勤支持团队已抵达,如有任何需求可直接与带队经理沟通。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全是高效、扎实的行动。
她走到窗边,向下望去,果然看到几个穿着寰宇制服的工作人员正从一辆印有集团Logo的商务车上搬下崭新的高端电脑设备和网络器材。动作麻利,训练有素。
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不容置疑的“认可”。比任何口头上的表扬都更有分量。它告诉她和她的团队,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换来了真金白银和顶级资源的支持。
团队成员们挤在窗边,看着楼下的景象,脸上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寰宇就是寰宇啊,这效率!” “咱们这破工作站终于要鸟枪换炮了!” “太好了!渲染速度再也不用愁了!”
喜悦和希望重新回到了这个一度濒临绝望的空间。大家开始兴奋地讨论着新设备的分配和新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流程优化。
江浸月看着这一切,心中那块冰冷的坚冰,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实质性支持融化了一角。无论殷夜沉的方式多么令人窒息,但他确实兑现了承诺,并且是以一种毫不含糊的、极具实力的方式。
就在这时,她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还是那个未知号码。
“下午三点,寰宇58层,项目启动会。”
命令式的口吻,不容置疑的时间地点。没有询问,没有寒暄。
刚刚升起的那一丝暖意瞬间又被这冰冷的指令冻结了几分。她甚至能想象出他发出这条信息时的样子,大概正处理着价值数亿的并购案,同时随手给她安排了下一个任务。
她收起手机,深吸一口气,将复杂的情绪压回心底。她走出办公室,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好了,资源到位了,接下来就看我们的了。”她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冷静与清晰,“各小组尽快熟悉新环境,整理需求清单,下班前我要看到初步的优化方案。沈砚,你负责对接楼下的技术支持团队。”
“是!” “明白!”
团队的士气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投入工作。
下午两点五十分,江浸月再次站在寰宇大厦58层那间熟悉的会议室门外。她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除了周屿,还有两位看起来是技术高管和财务总监模样的人。主位空着。
她刚落座,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殷夜沉走了进来,他依旧是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神情冷峻,目光锐利。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主位坐下,将手中的平板电脑放在桌上。
“开始。”他吐出两个字,没有任何开场白。
周屿立刻开始主持会议,介绍项目初步规划、资源分配和时间节点。两位高管偶尔提出专业问题或建议,殷夜沉只是听着,偶尔点头或简短指示,效率极高。
整个过程中,他没有看江浸月一眼,仿佛她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与会者。直到会议接近尾声,周屿提到某个技术细节时,他才忽然开口,目光依旧落在手中的平板电脑上,语气平淡:
“这个问题,江小姐的报告里提供了三种备选方案。采用第二种优化方案,风险可控,效率提升最显着。”
他突然引用报告内容,并且精准地指出了方案序号和优势,让在场的高管都微微侧目。
江浸月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不仅看了,而且记住了细节。
会议结束,两位高管和周屿率先离开。殷夜沉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袖口,似乎也要离开。
就在他经过江浸月身边时,脚步略微停顿了一下,但没有完全停下。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依旧没什么温度:
“下次汇报,直接说重点。我没时间看第七版。”
说完,他脚步未停,径直走出了会议室。
江浸月独自站在原地,手里还拿着会议记录本。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她缓缓收紧了握着记录本的手指。
一种极其复杂的感受涌上心头——有被认可的微小悸动,有被轻视的细微刺痛,更有一种被彻底看透、无法逃脱掌控的冰凉预感。
他给了资源,记住了细节,却也毫不留情地告诉她,她的挣扎和努力,在他浩瀚的商业版图里,或许只值得占用看“重点”的时间。
认可的锋芒,原来如此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