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潜龙渊紧张而有序的备战中悄然流逝。转眼间,距离朔月之夜那场惨烈大战已过去半月有余。谷内的血腥气早已被新翻的泥土和药草清香取代,破损的工事也修缮一新,甚至比之前更加坚固。
校场上,呼喝声震天。石猛的伤势在苏仁的精心调理和林逸提供的通脉丹辅助下,恢复得七七八八,已然重新披甲上阵。他如同铁塔般矗立在队伍前方,声若洪钟,操练着扩编后的潜龙卫。
新加入的流民青壮经过初步筛选和《基础炼体术》的打磨,虽然还显稚嫩,但眼神中已有了锐气和对未来的期盼。他们跟随着老兵的步伐,演练着石猛根据实战经验改良的防御阵型——“磐石阵”。此阵注重协同与防御,以小队为单位,盾牌相连,长矛如林,旨在应对敌军骑兵冲击或密集怪物的扑杀。
另一侧的空地上,拓跋玉则在进行着完全不同的训练。她麾下的飞羽队人数并未大幅增加,宁缺毋滥是她的原则。此刻,她正亲自示范着一种结合了潜行、急速射击与快速转移的新型战术。
“记住!你们的优势是速度和精准,不是硬碰硬!”拓跋玉的声音清冽,穿透风声,“发现目标,一击即走,绝不停留!利用一切地形掩护,让敌人摸不到你们的影子!”
她身形一动,如同猎豹般窜出,在预设的障碍物间几个起落,手中铁胎弓连珠发射,远处数个草人靶子的“要害”处几乎同时插上了箭矢。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林逸站在远处观望,微微颔首。拓跋玉的训练方法显然更侧重于机动和刺杀,这与石猛的正面防御相得益彰,使得潜龙渊的战术体系更加立体。他注意到,拓跋玉在讲解间隙,目光偶尔会扫过这边,与他视线交汇时,会微不可察地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拓跋玉亲密度 +1。当前亲密度:92\/100。】(因共同目标下的默契配合与日常关注,情感持续沉淀深化)
慕容雪则如同一个精密的大脑,统筹着全局。她改进了物资分配制度,建立了更完善的轮值岗哨体系,并开始着手整理从纳兰鹰处获得的外部情报,绘制更加精细的周边势力地图。她甚至尝试着将林逸布置的那个效果微弱的小聚灵阵进行优化,虽然进展缓慢,却显示出她在此道上的兴趣与天赋。
“林先生,”慕容雪找到正在检查新一批弩箭质量的林逸,递上一份简报道,“纳兰鹰传来消息,北狄王庭内部对兀哈秃的指责声音越来越大,据说那位左贤王的日子很不好过。西戎血狼部落则完全沉寂下来,似乎在酝酿着什么。另外……他提到,南方‘红巾军’声势愈壮,已连下三城,大夏朝廷焦头烂额,恐怕无力北顾。”
林逸接过简报,快速浏览了一遍。“北狄内乱,西戎蛰伏,对我们而言是好事,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至于南方……”他顿了顿,目光深远,“乱世已至,中原腹地自顾不暇,我们更不能指望任何外援。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
他看向慕容雪:“与纳兰鹰的交易可以再深入一些,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赤鬼部、关于西戎各部,乃至关于前朝司天监和那些古老传说的情报,无论多琐碎都可以。”
“明白。”慕容雪点头,“我会加大筹码。”
就在这时,阿木兴冲冲地跑来,手里捧着一把刚刚完工的弩:“先生,您看!我们按照您和拓跋首领的思路,把弩臂的角度又调整了一下,还改进了望山(瞄准具),试射了一下,五十步内,精度提高了至少两成!”
林逸接过弩,仔细端详,又试了试手感,果然更加趁手。“做得很好,阿木!继续优化,争取尽快让所有弩手都换上这种新弩。”
“是!”阿木兴奋地应道,干劲十足地跑了回去。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潜龙渊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不断修补、加固的小船,顽强地航行着。
然而,林逸心中那根弦却从未真正放松。他时常会拿出那份袁玑手札和那个空的碧玉瓶沉思。“清灵源气”、“星陨之核”、“深渊”、“镇魔碑”……这些词语如同沉重的石块压在他的心头。
他知道,眼前这点力量,对付北狄游骑或西戎小队或许足够,但若直面赤鬼部真正的核心,或者那可能存在的、更加恐怖的深渊威胁,还远远不够。
这天夜里,林逸再次尝试引动那微弱的小聚灵阵进行修炼。阵法的效果依旧聊胜于无,但他对能量流动的感知却在一次次失败与尝试中变得更加敏锐。
忽然,他心有所感,睁开双眼,目光似乎穿透了山洞的石壁,望向了北方黑石林的方向。
一种极其隐晦、却带着熟悉污秽感的能量波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增强后的灵觉中荡开了一丝微澜。
虽然微弱,且一闪而逝,但他可以肯定——那是深渊的气息!与那颗被重创的“深渊之种”同源,却又似乎……有哪里不同。
“果然……他们还没放弃。”林逸眼神一凝,低声自语。
平静的湖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更大的风暴,正在远方悄然酝酿。
而他,必须在这场风暴彻底降临前,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足以劈开迷雾,守护住这片来之不易的安宁。
夜色深沉,林逸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然的光芒。前路艰险,但他已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