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阙:荒途血影·莽汉泄天怒
九王赵佶带着在光明顶提亲失败的羞辱与对石秀的滔天恨意,在禁军精锐护卫下,仓皇离开浙西地界,踏上了返回汴梁的荒僻官道。车队行至一处险峻山谷,暮色四合,林深草密。
突然! “咻咻咻——!”尖锐的破空声撕裂寂静!数道绊马索从草丛中暴起!前队战马悲鸣着轰然栽倒!紧接着,石灰粉、毒蒺藜如雨点般从两侧山坡泼洒而下! “有埋伏!护驾!”禁军统领嘶声厉吼,拔刀格挡!然而袭击者显然深谙江湖下作手段,更兼地形险恶,瞬间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烟尘弥漫中,一道赤膊精悍的身影如猛虎下山,直扑赵佶所在的华丽马车!正是石秀!他双目赤红,手中不再是齐眉棍,而是一对寒光闪闪的分水峨眉刺!所过之处,血光迸溅!那些训练有素的禁军,在他诡异刁钻、招招搏命的近身短打面前,竟如纸糊般不堪一击!
“狗秃驴!给老子滚出来!” 石秀怒吼如雷,一脚踹碎马车门板!里面,赵佶吓得面无人色,蜷缩在角落,哪还有半分“佛子”风度?两名忠心侍卫扑上,被石秀峨眉刺如毒蛇吐信,瞬间刺穿咽喉!血喷了赵佶一脸!
“石…石三郎!你…你敢!本王…” 赵佶话未说完,一块浸透了烈性蒙汗药的破布已狠狠捂在他口鼻之上!他挣扎几下,便如烂泥般瘫软下去。
“带走!” 石秀将昏死的赵佶像扛麻袋般甩上肩头,对着混乱的战场一声呼哨。埋伏的数十名明教好手迅速脱离战斗,如同鬼魅般消失在暮色山林中。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过半盏茶功夫!
山谷外不远处的高坡上,“八臂哪吒”项充抱着膀子,冷眼旁观着下方修罗场。他身边一名亲信低声问:“项大哥…真不管?那可是九王…” 项充嗤笑一声,吐掉口中草根,眼神复杂:“管?管个屁!这秃驴敢给圣女下药,差点毁了圣女清白!老子恨不得亲手剐了他!石兄弟这是替圣女出气,替咱明教挣脸!”他顿了顿,看着石秀扛人远去的背影,瓮声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圣公若怪罪…老子扛着!”
中阙:魔尊震怒·佛面索人还
光明顶,明王殿。当昏迷不醒、僧袍染血、狼狈不堪的九王赵佶被石秀像丢死狗一样扔在大殿中央时,满殿皆惊!
方腊高踞莲台,脸色瞬间阴沉如铁!他虽不喜赵佶的虚伪,更恼怒其下药之举,但此人毕竟是大宋亲王,是其“莲台计划”中内外勾结的关键一环!石秀此举,无异于将他的政治棋盘掀翻在地!
“石三郎!” 方腊的声音如同寒冰撞击,带着滔天的怒意与威压,“谁给你的胆子!竟敢私自劫掠大宋亲王?!你眼里还有没有本教主!还有没有明教法度?!”
石秀昂首挺立,毫无惧色,指着地上的赵佶,声若洪钟:“教主!这秃驴在汴梁王府,以‘春风度’这等下作媚药暗害圣女!若非属下拼死相救,圣女贞洁已毁!此等禽兽不如的行径,辱我圣女,更辱我明教!不给他点教训,我明教威严何在?!兄弟们心中这口恶气如何能平?!” 他这番话,顿时引起殿内不少头领的共鸣,尤其是那些目睹过圣女受辱归来惨状的将领,眼中都喷出怒火。
“住口!” 方腊厉喝,打断石秀,“纵他有千般不是,也轮不到你私自动刑!此乃军国大事!岂容你匹夫之勇肆意妄为?!” 他强压怒火,知道此刻必须稳住局面。赵佶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光明顶!
“项充!” 方腊目光如刀,射向殿角的项充。 项充头皮一麻,硬着头皮出列:“属下在!” “你当时可在场?为何不阻止?!” 项充心一横,梗着脖子道:“圣公!石兄弟出手太快,兄弟们又都憋着火…属下…属下没拦住!”他巧妙地将责任推给“兄弟们憋着火”,暗示这是集体意愿。
方腊气得胸口起伏,却知此刻不是深究项充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杀意,沉声道: “来人!速将九殿下抬下去,好生医治!不得有误!” “项充!你亲自带人,护送九殿下返回其行营!代本教主致歉,言明此乃下人不明事理,擅自妄为,本教主必严惩不贷!” “石三郎!”方腊最后看向石秀,眼中怒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为女出气的血性)交织,“你目无尊上,私劫亲王,重伤贵胄!罚你…当面向九殿下叩头赔罪!自领三十鞭刑!以儆效尤!”
“赔罪?!” 石秀虎目圆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豁出性命为圣女雪耻,竟换来向仇人磕头的结局?一股血气直冲顶门!
下阙:裂隙惊生·魔窟暗潮涌
方腊的处置,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入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 方金芝的冰火交织: 她看着地上昏死的赵佶,想起那夜的屈辱与恐惧,心中恨意翻涌。石秀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一种近乎粗暴的守护,心头滚烫。然而父亲的处理——轻描淡写的“下人妄为”,还要石秀向仇人磕头赔罪——如同一盆冰水浇下!她猛地站起身,俏脸煞白,美眸中充满了失望、愤怒与不解:“爹!他差点毁了我!石三郎何错之有?!” 声音尖锐,带着哭腔。方腊眉头紧锁,厉声道:“金芝!退下!此事关乎大局,岂容你任性!” 方金芝娇躯剧颤,看着父亲冰冷的眼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狠狠一跺脚,转身冲出大殿!父女之间,第一次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
· 项充的憋闷与不服: 项充脸色铁青。圣公让他去“赔罪”,简直是抽他的脸!他项充纵横江湖,何曾如此低声下气?尤其对象还是那个下药的秃驴!他闷声道:“圣公…赔罪可以…但让石兄弟磕头…是不是…” 话未说完,被方腊凌厉的眼神逼了回去。项充攥紧拳头,骨节发白,心中憋屈至极。
· 基层兵将的怒火与骚动: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光明顶!
· “什么?石大哥替圣女出气,抓了那下药的秃驴,圣公不但不赏,还要他磕头赔罪?还要挨鞭子?!”
· “这他娘的算什么道理?!圣女被欺负了就这么算了?!”
· “圣公是不是怕了那宋廷秃驴?寒了兄弟们的心啊!”
· “石大哥是真汉子!为圣女敢拼命!这样的兄弟受罚,老子不服!” 群情激愤!尤其那些受过石秀恩惠(赌钱散财、喝酒吃肉)、钦佩其武勇豪气的底层士卒,更是义愤填膺。营地里议论纷纷,不满的情绪如同野火般蔓延。石秀在底层军士中本就极高的威望,此刻更因“蒙冤受屈”而飙升!方腊以“大局”为名的处置,严重挫伤了军队的朴素正义感与血气!
石秀站在大殿中央,听着方金芝离去的脚步声,看着项充憋屈的脸色,感受着殿外隐隐传来的骚动。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怒火燃烧,最终却化为一声压抑的、野兽般的低吼。他没有再看方腊,也没有看地上的赵佶,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明王殿。那背影,充满了桀骜与不屈,以及一种被深深刺伤的孤独。
方腊看着女儿离去的方向,又看看石秀决绝的背影,再听听殿外越来越响的嘈杂议论,脸色阴晴不定。他意识到,自己这看似“顾全大局”的处置,非但没能平息事态,反而在核心女儿、得力大将和整个军队基层的心中,撕开了一道道深深的、难以愈合的伤口!一股强烈的不安,如同冰冷的毒蛇,悄然缠上了他的心头。
正是:
荒途怒劫泄天愤,峨眉刺血染佛襟。
哪咤默许睁闭眼,快意恩仇兄弟心!
魔殿惊现阶下囚,圣公震怒斥莽行。
赔罪鞭刑惩虎将,大局压碎女儿情!
金枝泣问父心变,哪咤憋屈拳骨青。
营啸暗涌兵卒怒,真汉蒙冤意难平!
裂隙惊生魔窟暗,刚极易折弦欲崩。
孤影离殿燃怒火,圣火明尊自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