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人,对于一斤海货五文钱的价格,你有何看法?”苏文转换了话题。
“老臣惭愧,对于商贾之事老臣不甚了解。”冯良才表情有些尴尬。
作为在朝堂上能呼风唤雨的权臣,他对权谋和儒学非常精通,却和大多数高高在上的大臣一样,不知道民间货物的价格。粮价关系到国计民生他是知道一些的,但也知道的不准确,因为古代的粮价非常不稳定,几乎是一天一个价。
因此苏文这个问题,他无法准确作答。
“渔民卖鱼其实不是商贾之事而是民生问题,因为海货是渔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苏文语气平静,“我大致了解了一下,他们在鱼市售卖的价格,大约在每斤十五文钱左右。”
“在鱼市每斤卖十五文,私底下却只卖五文钱一斤?”冯良才震惊。
“刚才那人的盆里起码有七八十斤海货,如果都拿到鱼市去卖,岂不是能赚一大笔?”张安澜惊讶,“照这么算的话,渔民的生活应该不差才对。就算不能发财,也能衣食无忧。”
“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很多渔民活不下去,最终沦为海盗。”苏文道,“至于原因,你们认真想一下就该明白了。”
张安澜沉吟片刻:“我在当山贼之前做过山货买卖,在山货市场里有山霸,打到的山货要给山霸上供,莫非鱼市也有渔霸?”
“山霸收钱加上当地胥吏的压榨,本来卖十几文钱一斤的野味卖出去之后,实际到手的只有几文钱。再加上猎物并非天天都能打到,如果遇到豹子老虎等猛兽,还有生命危险。”
“正是这个原因。渔民受到渔霸、海霸的压榨,原本十五文钱一斤的海货,实际到手之后三五文。”苏文感叹这个世界的千疮百孔,简单的说,集权下的古代那是烂透了,自己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各个方面都将其改变,“所以他们私底下在此处卖五文钱一斤海货,规避了渔霸、海霸、恶吏的盘剥,实际上是赚了的。俗话说宁上山莫下海,渔民打渔的危险比打猎更大。”
“没想到民生如此之艰!”冯良才感叹,“不过好在,翼州现在有了主公。整个天下的所有黑暗,都将会被主公彻底驱散。”
“属下替翼州千千万万百姓,感到庆幸。”张安澜道。
“在此地建立一个临时鱼市,规范买卖。任何渔霸、海霸,抓住即可扭送官府定罪。”苏文下令。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然后眉头紧锁。
长久时间没有说话,好似在思考什么问题。
“主公有何疑难,不妨给老臣说说,老臣帮您参详参详。”冯良才见状,说道。
我担忧的事情你能听得懂都算你牛逼,还帮我参详?苏文心中说道。
工人的最低工资是五十文一天,而鱼价却是五文钱一斤,这是典型的经济结构失衡。
价格的扭曲和市场失灵。
建筑业高速发展和渔业落后的不均衡。
这是‘荷兰病’的微缩版,你一个古人懂得起?
这个经济结构的失衡必须打破,否则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比如说鱼价太低渔民收入不乐观,等他们都知道建筑工人工资高后,会纷纷放弃渔业,千方百计来参加到建筑业当中去。
如此一来,渔业会萎缩甚至停滞。
导致工人们吃不到鱼,蛋白质摄入不够,影响他们修房造屋。
更进一步的后果是,那些不能参加到建筑业中的渔民,会觉得官府不公,对建筑工太好对渔民漠视。
所以自己必须拉渔业一把,把渔业拉到和建筑业同样的高度。
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鱼价,提升渔民们捕鱼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收入。
但提高鱼价又不能让官府出面,如果自己直接规定最低鱼价,建筑工人又会心生不满。以苏文现在在百姓心目中的声望,提高鱼价影响不大,但总归不是好事。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他在问自己。
有了!突然他脑海里灵光一闪,吩咐冯良才:“明日你让冯府的厨子或老妈子到这里来买鱼,将这里的鱼全部买空并且告诉渔民们‘冯府要举办全鱼宴需要大量的鱼,冯家家大业大不缺那点银子,明日十文钱收购,你们有多少鱼冯家买多少’”
“记住,让你家厨子或老妈子态度嚣张点,豪横点,充分展现冯家的家大业大和不差钱。”
“主公这是何意?”冯良才有些懵逼,“冯家没有举办全鱼宴的打算啊,况且老臣……也不太爱吃鱼。”
“我说你要举办全鱼宴你就要举办全鱼宴。”苏文道。
“老臣……遵命。”冯良才恭敬领命,内心却想不通苏文为什么让他这么干。
“到了第三天让秦家来买鱼,把鱼买空。把鱼价提高到十一文钱。”苏文继续道,“第四天让齐家来,总之都要豪横点。”
“主公这么做是想间接帮渔民提高鱼价?”冯良才这下算是听明白了,抓住了重点,“主公是看鱼价太低想提高鱼民的收入,主公的仁德,真是让老臣敬佩万分。”
“既然主公想要帮助渔民改善生活,直接像规定最低工钱一样,规定最低鱼价不就行了吗?”张安澜满脸疑惑,“为什么要这样大费周折?”
“这你就不懂了。”冯良才替主公解释,“如果主公直接规定最低鱼价,工人们会心生怨怼,对官府强行敢于鱼价而不满。”
“这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门道。”张安澜感慨,“看来我不是行政那块料,还是老老实实带兵吧。”
“等将鱼价抬高到三十文的时候,我再出面,限定最高价规定最低价。”苏文甚至连说辞都想好了,“本官已查明,鱼价上涨,乃因有富商采购所致。此乃你情我愿的行为,官府不便强行干涉。然鱼价上涨,正说明我州物产之珍贵!”
“此举必能激励更多百姓下湖捕鱼,长远来看,渔获增多,价格自会平稳。”
“于是,将最终鱼价定在十文钱一斤。”
“得,又是我们扮黑脸,主公扮白脸。”冯良才一阵无语,“不过我们这些当下属的,本来就应该是主公的陪衬。”
“你们自己愿意出高价买鱼,其实也不算什么黑脸。”苏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