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峰的归来与刘明维心理防线的松动,标志着“909”专案进入了全新的攻坚阶段。为了更高效地整合力量、协调各方,应对即将到来的与魏长明乃至“言侯爷”的更高层级较量,经省委书记宋清风批准,“909”专案组指挥部正式前移,在清州市设立了联合专案组驻地。
驻地选址在清州市西郊一处原本用于重要会议接待的、相对独立且安保设施完善的园林式宾馆。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市区喧嚣,高墙环绕,电子监控无死角,出入口由省武警总队抽调的精锐战士二十四小时值守,戒备森严,恍若一座与世隔绝的堡垒。
随着指挥部的前移,各方精锐力量也开始向这里汇聚。
省纪委抽调了最富经验的审讯专家和案件审理骨干,他们负责对刘明维、张克勤等核心涉案官员进行攻坚,并统筹所有违纪违法问题的梳理和定性。
省公安厅刑侦、经侦、技侦、网安等总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大批进驻,带来了最先进的设备和强大的技术支持,负责所有刑事犯罪的证据固定、追赃挽损、电子数据恢复和深度分析。
省检察院公诉部门的资深检察官提前介入,对证据链条进行严格审查,指导侦查方向,确保未来移送到法院的每一起案件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
审计厅派出的精算师团队,则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账本和电子数据中,试图厘清那庞大而隐秘的资金流向,将每一笔被侵吞的国有资产、每一笔非法利益输送,都清晰地呈现在纸上。
此外,还有从省国安、边防、金融监管等部门协调来的专业人员,负责处理案件中涉及的境外因素、边境安全以及复杂的金融问题。
整个驻地宾馆的主楼被完全腾空,改造成为功能齐全的作战中心。最大的会议室成了总指挥室,墙上挂满了涉案人员关系图、资金流向图、时间进度表。其他房间则被划分为审讯区、技术分析区、证据保管区、生活保障区等。
韩博和李正峰作为专案组的正副组长,拥有相邻的办公室兼临时宿舍。此刻,在韩博的办公室里,两人正与省纪委副书记、专案组纪律审查总负责人郑国涛,以及省公安厅副厅长、专案组侦查行动总指挥赵东升,召开一次核心层的小范围会议。
“目前的情况是,”韩博指着白板上的人物关系图,“刘明维在李正峰同志介入审讯后,态度有明显松动,虽然还没有系统交代,但已经开始吐露一些关于魏长明在项目审批和资金安排上施加影响的细节。张克勤依旧顽固,但他身体有伤,心理压力极大,突破是迟早的事。”
李正峰补充道:“关键是‘言侯爷’。胡三强和刘明维的供述都指向他,但多是间接证据。我们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比如他亲自批示的文件、他与魏长明、刘明维等人之间的直接通讯记录,或者……他通过观测站通道转移巨额资金的确凿凭证。”
赵东升接口道:“技术组正在全力攻关。观测站那边恢复的数据碎片正在拼接,我们发现了一些加密的通讯日志和资金记录,破译需要时间。另外,我们对魏长明及其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的所有通讯和行踪,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和回溯分析,发现了一些异常点,正在深挖。”
郑国涛书记扶了扶眼镜,语气沉稳:“魏长明这边,省委已经对他采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但他身份特殊,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我们不能轻举妄动。现在的重点是,必须从刘明维、张克勤,以及那些已经落网的商人嘴里,拿到能够直接指向魏长明和‘言侯爷’的铁证!尤其是‘言侯爷’,他退休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动他必须慎之又慎,证据必须形成无可辩驳的闭环!”
李正峰目光沉静,分析道:“‘言侯爷’这种人,老谋深算,必然极其谨慎,直接留下把柄的可能性不大。我们需要迂回。一是资金,他通过观测站和离岸公司转移了巨额资产,这笔钱的最终去向是关键;二是人,除了胡三强、刘明维,还有谁为他办事?他的秘书、司机、亲属,甚至是一些我们可能还没注意到的白手套;三是事,他退下来之后,依然能施加巨大影响,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哪些人来运作的?这些环节,都可能找到突破口。”
韩博点头表示同意:“正峰分析得对。我们接下来要分几条线同时推进:第一,继续加大对刘明维、张克勤的审讯力度,撬开他们的嘴;第二,技术组加快数据破译和证据挖掘,特别是观测站和境外资金流向;第三,外调组要对‘言侯爷’及其关系人的过往经历、资产情况、社会关系进行彻查;第四,对魏长明的监控不能放松,同时注意其可能狗急跳墙的迹象。”
会议确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略。散会后,李正峰没有回自己办公室,而是直接走向了技术分析区。
巨大的屏幕上流淌着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据流,几十名技术人员正在电脑前紧张地工作着。空气中弥漫着主机运行的嗡鸣和键盘敲击的细碎声响。
“李局!”技术组长老黄看到李正峰,立刻迎了上来。 “老黄,观测站的数据恢复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发现关于‘言侯爷’的直接信息?”李正峰关切地问。 老黄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指着屏幕上一段被标记出来的加密数据:“我们发现了几段被多次覆盖和删除的通讯记录,加密方式很特殊,不是市面上常见的商用加密,有点像是……特定部门使用的技术。我们正在尝试破解,难度很大。另外,在资金记录碎片里,我们找到了一个重复出现的境外收款账户代码,与胡三强供述中‘言侯爷’的离岸公司有关联,但还需要更具体的账户信息和流水来印证。”
李正峰凝视着那些跳动的字符,仿佛要从中看出隐藏的真相。“加快进度,集中力量攻克这几个关键点。需要什么资源,直接向我或者韩组汇报。”
“明白!”老黄重重地点了点头。
离开技术区,李正峰又来到了证据保管室。这里如同一个巨大的档案库,一排排铁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从各处搜查来的物证箱。专案组成员正在细致地整理、编号、录入系统。
李正峰随手翻开一个标注着“刘明维办公室”的物证箱,里面是些文件、笔记本和一些私人物品。他拿起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皮质笔记本,随手翻看着。里面记录着一些工作日程和感悟,字迹潦草。忽然,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上面用红笔画了一个奇怪的符号,旁边写着一个模糊的缩写“Y.h.”,以及一个日期。
Y.h.?言侯?李正峰的心跳微微加速。他立刻叫来负责整理的人员:“这个笔记本,重点标注,送去给笔迹鉴定和内容分析组,查清楚这个符号和缩写代表什么,这个日期又对应了什么事件。”
“是,李局!”
走出证据保管室,天色已近黄昏。驻地里灯火通明,所有人都在忙碌着。餐厅里,工作人员轮流快速地吃着简单的伙食,讨论的也依然是案情。
李正峰站在主楼的台阶上,望着远处沉入暮色的城市轮廓。这里,仿佛一个巨大的大脑,正在调动着所有的神经和细胞,分析、推理、求证,只为揭开那笼罩在权力顶层的重重迷雾。
专案组驻地,就是这场反腐风暴最核心的漩涡,也是照亮黑暗、追寻真相的最前线。他知道,这里的每一次键盘敲击,每一次审讯交锋,每一次证据发现,都可能成为最终斩向罪恶的利刃。
压力巨大,但使命光荣。他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转身,再次投入那灯火通明的战场。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