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平乱别犹豫”,抓“核心关键”比“面面俱到”更高效
王益担任韶州知州时,州里有五百名驻军,本该来接替他们的队伍迟迟没到,这些士兵就打算发动叛乱。事情败露后,整个州都陷入恐慌。
王益却一点不慌乱,当即抓了叛乱的五个头目,当天就把他们处决了。有人建议把这五个人关进监狱慢慢审理,王益没听。
后来有人传来消息,说那些士兵私下议论:“要是那五个头目被关进监狱,我们当晚就去劫狱。”大家这才明白王益的用意,对他心服口服。
不纠结“走流程”,直接快处首恶,既断了士兵劫狱的念头,又迅速压下叛乱苗头,比“按部就班”高明太多!
要是按常规流程把头目关入监狱,士兵很可能真的劫狱,到时候局面会更难控制;可要是对叛乱苗头不管不顾,又会让士兵觉得朝廷软弱。王益的果断之处在于:他看透“士兵叛乱的核心是‘有头目带头’”,直接除掉首恶,既震慑了其他士兵,又杜绝了“劫狱”的后续风险,用最快的方式稳住了局势。
王益的智慧,在于看透“突发叛乱的关键是‘斩草除根、快速止损’”:他不被“走司法流程”的常规思维束缚,优先解决“头目带头”这个核心问题,用最小的代价平息了危机。很多时候,面对紧急且有风险的局面,别只想着“周全稳妥”,先抓住问题的核心(如带头者、关键环节)快速出手,反而能避免事态扩大,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管理智慧】
一、王益的“快处理逻辑”:不拖泥带水,抓核心断“劫狱隐患”
王益不把头目送监狱,反而当天流放,核心是算透了“团伙闹事的死穴——拖得越久,隐患越大;抓准核心快处理,才能断了其他人的念想”。这些屯兵敢造反,全靠五个头目煽风;要是把头目关狱里,一来“正规流程要耗时间”,士兵们会越想越慌,觉得“朝廷要连坐”,反而更铁了心劫狱;二来“监狱目标明显”,几百个士兵真要劫狱,韶州的守卫根本拦不住,到时候造反成真,损失就大了。
而“当天流放头目”是最狠的招:一是“快”,没给士兵们“商量劫狱”的时间,头目一没,其他人就没了主心骨;二是“断念想”,流放不是死刑,没把士兵逼到“破罐子破摔”的份上,又明确了“只处理带头的,不牵连其他人”,剩下的士兵自然不敢再闹——不是王益不按规矩,是特殊时候“规矩走慢了,反而会出大事”。
当代案例1:销售团队“集体跳槽”要造反,老板快斩头目,3天稳住局面
某电商公司的华东销售团队,因为“提成没兑现”,五个小主管带头煽动20多个销售“集体跳槽去竞品公司,还把客户资源带走”,消息传到老板那,全公司都慌了——这团队管着公司40%的营收,真走了公司就得垮。
老板没按“hR走离职流程”的常规操作,反而当天就办了三件事:
1.抓核心:把五个带头的主管叫到办公室,直接说“你们想走可以,今天就办离职,客户资源必须交出来,不然咱们法庭见——但其他人只要留下,之前的提成下个月就发,还额外加10%绩效奖”;
2.快处理:当天就让五个主管签了离职协议,把他们的客户对接给留下的销售,还让运营总监盯着交接,半点不拖;
3.稳人心:晚上开销售部大会,老板当着所有人的面拍板“提成的事我认,留下的兄弟不会亏”,还当场给几个犹豫的销售发了“留任奖金”。
结果20多个销售里,只有2个跟着主管走了,剩下的全留了下来,客户资源也没丢。后来才知道,那五个主管本来计划“拖3天,等所有人签完竞品的offer再集体辞职”——要是老板按流程拖3天,公司真就被掏空了。王益的“快处理”,在当代职场就是“抓准带头的,别给他们煽风的时间,一锤定音才能稳”。
当代案例2:拆迁区“团伙闹事”要冲社区,主任快控头目,避免夜长梦多
某拆迁社区里,五个村民带头造谣“拆迁款被贪污了”,煽动30多个村民“今晚去冲社区办公室,不涨钱就不走”,社区主任接到消息时,离天黑只剩2小时,手下人都劝“先报警等警察来”,主任却觉得“等警察来,村民都聚齐了,更难劝”。
他当机立断,先让社区工作人员去“挨家跟犹豫的村民聊”,说“拆迁款是按政策算的,今晚别去凑热闹,明天咱们一起去区里查账”;自己则带着两个老党员,直接去五个头目的家里——没跟他们吵,反而把“贪污传言是假的”证据(区里的拨款文件)拍在桌上,说“你们要是今晚带头闹,不仅涨不了钱,还得按‘寻衅滋事’处理,划算吗?” 同时悄悄让民警在社区门口“巡逻”,摆个阵势。
五个头目一看证据,又看到门口有民警,当场就怂了,没敢再煽动;晚上也没人去冲社区办公室,第二天主任真带村民去区里查了账,谣言彻底破了。后来才知道,那五个头目本来想“趁天黑闹大,逼社区涨钱”——要是主任等警察来,村民聚齐了,真闹起来不仅没人受伤,拆迁进度也得拖半年。王益的“不拖”,在社区治理里就是“别等隐患发酵,抓准头目快控住,比事后补救强10倍”。
二、对比“慢处理的坑”:王益的“快”,避开了“夜长梦多更乱”
要是王益听了“送狱”的建议,大概率会踩两个大坑:
1.士兵劫狱:五百个屯兵本来就慌,一看头目被关,肯定会觉得“下一个就是自己”,夜里真去劫狱——监狱守卫少,根本拦不住,劫了狱士兵们没退路,只能真造反,韶州就会变成战场,老百姓遭殃;
2.流程拖垮:走“送狱-审讯-判罚”的流程,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几个月,这段时间里剩下的士兵会天天被“要不要反”的念头折磨,还可能有人再挑头,到时候不是“五个头目”的事,而是“五百人全反”,更难收拾。
现在很多人处理“团伙事”,也爱犯“慢处理”的错:
-某学校的三个学生带头“逃学去网吧”,还煽动其他同学,老师没快处理,反而“先叫家长来学校谈”,结果家长没来的三天里,又有五个同学跟着逃学,最后闹得全校皆知;要是像王益一样,当天就把三个头目叫到办公室批评,再跟其他同学说“不跟他们学就没事”,根本不会扩散;
-某餐厅的两个服务员带头“偷吃食材、偷收钱”,还教唆其他服务员一起干,店长没快处理,反而“先记着,等月底再说”,结果月底时,一半服务员都跟着偷吃偷钱,餐厅损失了好几千——要是店长当天就开了两个带头的,其他人肯定不敢学。
三、核心启示:遇到“团伙闹事”,记住王益的2个“不犯傻”
1.不犯“抓小放大拖时间”的傻:别盯着“要不要走流程”“会不会得罪人”,先找“带头的核心”——王益抓五个头目,老板抓销售主管,主任抓拆迁头目,都是“抓准核心才有用”;拖时间只会让核心有机会煽风,反而更乱;
2.不犯“按常规来硬套”的傻:别觉得“凡事都要走流程”,特殊时候得“灵活快处理”——王益不送狱是怕劫狱,不是不按规矩;老板不按hR流程是怕跳槽,不是不讲理;常规流程是给“普通事”的,团伙闹事是“急事”,快比“合规”更重要,先稳住再补流程也不迟。
【原文】王益
王益知韶州。州有屯兵五百人,代者久不至,欲谋为变。事觉,一郡皆骇。益不为动,取其首五人,即日断流之。或请以付狱,不听。既而闻其徒曰:“若五人者系狱,当夜劫之。”众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