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粲:对付 “借鬼神唬人的套路”,别 “主动认怂”,先想 “这符合‘神’的样子吗”
陆粲(号贞山)家门前有座小庙。按照吴地的风俗,当地人信奉 “五通神”,管这神叫 “五圣”,也叫 “五王”,觉得供奉它能保平安,得罪了就会招灾。
有一次陆粲病得很重,算命的人说这是 “五圣” 在作祟,家里人急得要去庙里祭祀祈福。陆粲一听就火了,说:“天下哪有正经的神灵、敢称侯称王的主儿,会拉着老婆孩子去老百姓家蹭吃蹭喝的?再说,靠威胁人、诈取钱财,这是做人都不能干的事,何况是神?这玩意儿肯定是山里的精怪假扮的!”
接着他撂下狠话:“我今天就跟这‘五圣’约了 —— 要是它真能害人,就冲我来。我要是三天之内没死,就把它的庙拆了、像烧了!” 家里人吓得不行,可陆粲态度特别坚决。
没想到过了三天,陆粲的病还真好转了。他立刻叫仆人去拆了那座小庙,把 “五圣” 的神像烧得一干二净。之后陆粲一直好好的,没出任何事,他们家也从此再也不供奉 “五圣” 了。
冯梦龙点评:陆粲的清醒,藏在“不被‘鬼神作祟’的套路绑架”里
孔子说 “聪明的人不会被迷惑”,又说 “对鬼神要尊敬,但别靠近”。其实最容易让人糊涂的,就是这些虚无缥缈的鬼神 —— 这也是巫师们能骗人、达到目的的原因。
说到底,人和鬼本来就不在一个 “频道” 上:鬼看不见人,就像人看不见鬼一样,阴阳两路,本来就互不干扰。当人精气神足的时候,人和鬼谁也伤不了谁;(边批:这话说得太对了)等哪个人气场弱了,才可能互相影响。可偏偏有人被迷信迷惑,主动凑上去 “示弱”,等于把主动权交给所谓的 “鬼神”,最后才会觉得 “鬼很灵、人没用”。
从西门豹开始,那些敢拆穿迷信、硬刚歪理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可近些年,搞迷信的风气又开始冒头:瘟神的仪仗比朝廷派来的钦差还张扬;白莲教之类邪教的名册,比学校的学籍还多。真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有见识的人该怎么挽回这局面呢?
陆粲能戳穿 “五圣” 的骗局,关键是他没被 “生病 = 作祟” 的说法绕进去,反而先问了个 “灵魂问题”:真正的神,会干蹭吃蹭喝、威胁人要钱的事吗?答案显然是 “不会”,所以 “五圣” 肯定是假的。
【管理智慧】
一、陆粲的“破局逻辑”:先问“神的行为合理吗?”,不正经的“神”都是骗子装的
为啥家里人会信“五圣作祟”?因为被“神罚”的恐惧吓住,忘了琢磨“这神到底靠谱不”。陆粲的聪明,就是先给“神”定了个“正经标准”:
- 正神有身份有体面,不会像泼皮一样上门蹭饭;
- 正神讲公道,不会靠威胁人骗钱(比如不祭祀就降灾);
不符合这两条的,根本不是神,是装神弄鬼的骗子或精怪。
这放现在太实用了:现在好多“神”“大师”,本质都是换了马甲的“五圣”——比如说“不捐钱给神就会生病”的假和尚,说“不买护身符就会倒霉”的假道士,他们的套路跟“五圣作祟”一模一样:先造个“神”,再用“灾祸”威胁你,最后骗你掏钱。对付他们,就得学陆粲,先问“这神的行为合理吗?”,一查就知道是假的。
二、陆粲的“实测思维”:不玩“信则灵”的虚的,用“结果说话”破迷信
陆粲没跟家里人掰扯“有没有五圣”,反而立了个“死约定”:“我三天不死,就拆庙”——这是最实在的“实测”:你说神能害人,那让我死;害不死,就是假的。这种“用结果验证”的思路,比说一万句“这是迷信”都管用。
现在好多迷信套路,都靠“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忽悠人:比如“你没好,是因为心不诚”“你倒霉,是因为没拜神”,永远把责任推给你,从不拿结果说话。对付这种,就得学陆粲,定个“可验证的标准”,结果一出来,迷信自然就破了。
三、现代“巫风”的老套路:换汤不换药的“威胁+骗钱”,本质还是“五圣”那套
陆粲当年怼的“五圣”,靠“作祟降灾”威胁人,靠“祭祀”骗钱;现在的迷信套路,不过是换了马甲:
- 把“五圣”换成“瘟神”“文曲星”“山神”,把“祭祀”换成“捐钱修庙”“买符”“买转运珠”;
- 把“卜者说作祟”换成“大师说有灾”“博主说水逆”,核心还是“用恐惧逼你掏钱”。
这些套路的软肋,就是陆粲戳穿的“不合理”和“经不起实测”——只要你敢质疑、敢验证,它们就没了市场。
四、核心启示:学陆粲“反迷信”,记住3个“不糊涂”
陆粲能破“五圣”迷信,不是因为他“不怕神”,是因为他“不糊涂”——不被恐惧绑住,不被虚话忽悠,只认“合理”和“结果”。对付现在的迷信套路,这3个“不糊涂”同样管用:
1.不糊涂“神的标准”:正神不会靠威胁骗钱,要你掏钱的都是假神。
2.不糊涂“验证方法”:别信“信则灵”,要信“可实测的结果”。
3.不糊涂“恐惧陷阱”:你越怕,骗子越容易得手;你越理性,迷信越没市场。
简单说,陆粲的厉害,是“用理性对抗恐惧”——他知道,真正能“辟邪”的不是祭祀,是清醒的头脑。
【原文】陆粲
陆贞山粲所居前有小庙。吴俗以礼“五通神”,谓之“五圣”,亦曰“五王”。陆病甚,卜者谓五圣为祟,家人请祀之。陆怒曰:“天下有名为正神、爵称侯王,而挈母妻就人家饮食者乎?且胁诈取人财,人道所禁,何况于神?此必山魈之类耳!今与神约,如能祸人,宜加某身。某三日不死,必毁其庙!”家人咸惧,至三日,病稍间,陆乃命仆撤庙焚其像。陆竟无恙。其家至今不祀“五圣”。
子云“智者不惑”。其答问智,又曰;“敬鬼神而远之”。然则易惑人者,无如鬼神,此巫家所以欺人而获其志也。今夫人鬼共此世间,鬼不见人,犹人不见鬼,阴阳异道,各不相涉。方其旺也,两不能伤;边批:确论。及其气衰,亦互为制。惟夫惑而近之,自居于衰而授之以旺,故人不灵而鬼灵耳。西门豹以下,可谓伟丈夫矣!近世巫风盛行:瘟神仪从,侈于钦差;白莲名牒,繁于学籍。将未来知所终也,识者何以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