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越过小院院墙,聚灵阵的淡银色纹路就泛起柔和的光泽。
苏瑶手持泛黄的《基础法术录》,站在阵眼位置, 作为木属性修士,她施展火属性法术需额外引导,此刻放慢呼吸,让体内木属性灵气与阵中灵气形成温和共鸣,而林渊早已将检测仪调至 “法术动态监测” 模式。
“按昨天约定,今天先解析火球术的基础原理。” 苏瑶合上典籍,走到林渊对面的石凳旁,掌心向上摊开,“火球术是修仙界最基础的攻击法术,炼气后期即可入门,筑基期能稳定施展,核心是‘灵气转化与凝聚’。不过我是木属性修士,体内火属性灵气占比低,得先引导些环境火灵气,你仔细看步骤里的‘属性适配’细节。”
林渊点头,将检测仪的探头对准苏瑶的掌心,按下 “开始记录” 键。
“第一步,聚气。” 苏瑶深吸一口气,先调动体内木属性灵气在掌心形成 “引气环”,再用意念牵引聚灵阵中的火属性灵气,顺着引气环汇入掌心。
“聚气时要先‘立本属性引气环’,不然火灵气会像没根的草。” 苏瑶的声音平稳,掌心的灵气团已凝聚成乒乓球大小,绿环泛着温润光泽,红芯跳动着细微火星,“我体内火属性灵气原本只占 15%,全靠引气环抓环境火灵气,才能凑够施法所需的火灵气量。你后续测完灵根,也得按自己的属性调整聚气方式 。”
林渊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火球术步骤 1(聚气?木属性适配版):目标 : 用本属性灵气做引,汇聚环境火属性灵气至掌心;注意事项 : 本属性与火属性灵气比例 1.5:1 最佳,避免火灵气过多冲散引气环。”
“第二步,凝形。” 苏瑶的意念再次加强,先收紧掌心的木灵气引气环,再缓慢压缩环内的火灵气。
“凝形的关键是‘引气环与火灵气同步压缩’,木灵气环缩一点,火灵气也缩一点,不能只压火灵气。” 苏瑶说着,只压缩火灵气 ,掌心的红芯瞬间缩小,绿环却没跟上,红芯边缘立即出现火星溃散。检测仪立即标注 “引气环与火灵气压缩不同步,火灵气散逸率 15%,频率波动幅度增加至 5%”。
林渊补充记录:“步骤 2(凝形?木属性适配版):核心 :引气环与火灵气同步均匀压缩;量化标准 :火灵气浓度提升 50%-80%,频率同步上升,引气环压缩幅度与火灵气一致;失败风险 : 压缩不同步导致火灵气散逸,频率波动。”
“第三步,引爆。” 苏瑶深吸一口气,先将木灵气引气环的强度提升,再将意念集中在火灵气红芯。她掌心的红芯突然爆发出刺眼的红光,瞬间从核桃大小膨胀至拳头大小,绿环则在红芯外层维持了 0.5 秒才消散 。检测仪的数据疯狂跳动。
“引爆时要‘先固引气环,再点火’,木灵气环多撑半秒,火球就能稳半分。” 苏瑶维持着火球形态 5 秒,才缓缓散去绿环余气,“普通木属性修士首次修炼,常栽在‘引气环提前散’ 。”
林渊回放检测仪的全程记录,结合苏瑶的木属性表现,发现关键规律:从聚气到引爆,苏瑶的火灵气频率 逐步提升,而木灵气引气环的强度始终比火灵气高 10%-15%,火球的稳定性也随之提升。
“频率和引气环强度,是火球稳定的双关键。” 林渊突然想起自己世界的 “声波调频 + 信号放大器” 原理 ,“木属性引气环就像‘频率稳定器’,火灵气频率是‘能量核心’,两者配合才能让火球术稳定。”
他指着检测仪上的 “频率 - 引气环强度” 双曲线,对苏瑶说:“你看,火灵气频率升,引气环强度也跟着升,火球才稳;引气环一散,频率立马掉。或许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找火灵气的‘最佳频率区间’,另一方面优化引气环的强度配比,这样改良后的火球术,对你这种木属性修士也更友好。”
苏瑶愣了一下,她从未想过 “引气环强度” 还能和 “火灵气频率” 搭配调整。她翻出《基础法术录》,里面只记载 “木属性需引气”,却没提 “引气环与频率的配比”。“我之前总觉得聚气慢,现在看是引气环和火灵气没配好 。”
“所以需要先做双变量实验验证。” 林渊在笔记本上写下 “改良猜想(木属性适配版):假设火球威力 = 火灵气频率 x 引气环强度系数(木属性建议 1.2),存在最佳组合(频率 2.5-3.0x101?hz,引气环强度比火灵气高 12%);风险控制 : 从频率 2.6x101?hz、引气环强度 1.3x10?J\/m3 开始测试,实时监控双参数波动”。
他抬头看向苏瑶,眼神中带着期待:“今天我们先测‘频率固定时,引气环强度对稳定性的影响’,你按不同强度搭引气环,我记录火灵气状态,明天再测‘引气环固定时,频率对威力的影响’。”
苏瑶看着笔记本上清晰的实验计划,又想起林渊用科学方法帮她优化聚灵阵效率的事,最终点头同意:“好!我按 1.1 倍、1.2 倍、1.3 倍火灵气强度搭引气环,你盯着检测仪,有异常随时喊停。”
阳光渐渐升高,林渊坐在阵中央,握着一块下品灵石(备用木灵气源),将检测仪固定在石桌上,屏幕已切换至 “火灵气频率 + 木灵气强度双监控” 界面,随时准备记录第一组适配木属性的实验数据。
院墙外的小巷里,暗影阁的探子仍在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