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相对,虚空仿佛凝固。
林生的混沌之眸深邃如渊,包容万有,映照着对方那由无数奥术符文与逻辑光弦构成的、不断变化的形态。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对方核心处那与自己同源,却更加偏向“秩序侧”解析与构建的混沌气息。那气息精微、严谨,仿佛一个不断自我优化的庞大算阵,试图以智慧与公式穷尽世间一切真理。
而对方那符文构成的“眼睛”中,则充满了对林生这更加“原始”、“混莽”混沌道体的警惕与难以抑制的探究欲。在林生身上,它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公式与逻辑的、近乎本源的“不确定性”与“创造性”,这既让它感到不安,又让它那追求终极真理的本能为之躁动。
“你……也是‘混沌’?” 一道由纯粹信息流构成的意念,带着一丝电子合成音般的质感,谨慎地传递过来。它的语言结构极其精炼、高效,没有任何冗余的情感表达。
“是。” 林生意念回应,简洁明了,“我名林生。你似乎在尝试拯救这个世界?”
“拯救?不,是‘理解’与‘验证’。” 对方的意念纠正道,符文身躯转向那濒临破碎的世界核心,“此界‘根源法理’的崩坏过程,是观察‘秩序’向‘虚无’坍缩的绝佳样本。我在尝试建立其崩坏数学模型,并验证我的‘奥术混沌理论’对法则层面的干涉效力。代号:弥亚。”
代号弥亚。一个将世界末日视为实验场,将万物生灵的哀嚎视为数据的冷酷研究者。它的混沌之道,更接近于一种极致的“理性”与“求知欲”,为了理解真理,可以漠视情感与生死。
林生沉默地看着那世界中无数在毁灭边缘挣扎的生灵,他们脸上绝望的表情,与归墟中那些凝固的文明残响何其相似。他的道心微微波动,与弥亚那纯粹的理性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你的理论,似乎并未能阻止崩坏。” 林生平静地指出。
弥亚周身符文流转的速度微微加快,显露出一丝被触及“专业领域”的波动:“变量过多,计算力不足,且‘虚无’侵蚀具备不可逆特性……常规奥术模型效率低下。但你的到来,引入了一个新的、巨大的‘变量’。”
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林生:“你的混沌,性质更加‘原生’,更接近理论中的‘原初混沌’。或许……我们可以进行一场‘联合实验’?”
“联合实验?” 林生挑眉。
“是的。由你提供‘原初混沌’之力,作为干涉介质与能量源。由我进行精密的法则层面建模与操作。我们共同尝试,延缓甚至局部逆转此界的崩坏进程。” 弥亚的意念中透出强烈的兴趣,“这将是验证‘秩序混沌’与‘原初混沌’协同效应的宝贵机会!数据价值无可估量!”
它看待林生,更像是在看待一件稀有的实验仪器或一种未知的能源。
林生看着那即将彻底熄灭的世界核心,又看了看眼前这个理性到近乎无情的“同类”。他明白,弥亚并非邪恶,它只是走在了一条与他截然不同的混沌之路上。对弥亚而言,情感与道德是低效的干扰项,唯有真理与数据永恒。
而他自己,无法坐视一个世界在眼前彻底湮灭而无动于衷,哪怕这只是一个“样本”。
这并非妇人之仁,而是他“存在”锚点的一部分,是他混沌之道中不可或缺的、对“生”的执着与守护。
“可以合作。” 林生缓缓道,“但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挽救’这个世界的生灵与文明印记,而非仅仅将其作为‘实验样本’。”
弥亚的符文身躯停顿了一瞬,似乎在处理这个“非理性”的要求。片刻后,它回应道:“可以接受。挽救行为本身,亦会产生独特的观测数据。但需以我的奥术模型为主导,确保干涉过程的可控与可测。”
“可以。” 林生点头。在精微操作与法则构建上,弥亚显然更具优势。
协议达成。
弥亚不再多言,周身符文与光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流转、组合,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笼罩了整个濒死世界的奥术混沌模型在虚空中迅速构建成型!模型之中,无数代表着世界根源法理的线条与节点清晰可见,其中大部分已经断裂、黯淡,唯有核心处还有一丝微光在顽强闪烁。
“注入你的混沌之力,目标:模型核心能量导流环!” 弥亚的意念传来精确的坐标。
林生心念一动,一缕精纯的、未经任何属性偏向的原初混沌之气,自他指尖射出,精准地注入弥亚指定的位置。
当原初混沌之气融入奥术模型的瞬间——
嗡!
整个模型猛地一亮!那些原本只是虚拟线条的法则结构,仿佛被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力”,变得更加清晰、稳固!弥亚那符文构成的“眼睛”爆发出璀璨的光芒!
“不可思议!契合度超出计算!原初混沌对法则的‘亲和性’与‘渗透性’远超秩序衍生能量!” 它兴奋地记录着数据,同时双手(由光弦构成)飞快舞动,引导着林生注入的混沌之力,沿着奥术模型预设的路径,流向世界核心那濒临熄灭的根源法理!
灰色的混沌之气,如同最温和而强大的修复剂,流淌过那些断裂的法则线条。所过之处,崩坏的趋势被强行遏制,断裂处开始以缓慢的速度重新连接、弥合!虽然无法完全抵消“虚无”的侵蚀,但崩坏的速度明显减缓了!
更重要的是,混沌之气并未强行改变这个世界的固有法则,而是在弥亚精妙的引导下,起到了“滋养”与“粘合”的作用,激发其自身残存的生命力!
“有效!崩坏速率下降17.3%!法则结构稳定性提升!” 弥亚快速报出数据,“继续维持能量输出!我需要调整模型第七千八百四十一号节点的参数,以优化对‘时间流褶皱’的修复……”
林生持续输出着混沌之力,同时密切感知着整个过程。他能“看”到,在那濒死的世界中,一些原本即将彻底碎裂的山脉停止了崩塌,干涸的河床底部重新渗出了水滴,天空中狂暴的能量乱流也稍稍平息。无数绝望的生灵似乎感应到了这微弱却真实的改变,发出了劫后余生般的祈祷与哭泣。
他的混沌道体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他感觉到,自己输出的混沌之力,在修复世界的同时,似乎也从这个世界残存的文明印记与生灵的祈愿中,汲取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存在”本身的韧性与希望之力,反哺自身,让他的清光变得更加温润而富有生机。
这是一种双向的滋养。
而弥亚,则完全沉浸在数据的海洋中,它的奥术混沌模型在林生原初混沌之力的支撑下,运转到了极致,无数新的公式与定理在它核心处诞生、验证、优化。它对混沌的理解,对法则的掌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两个理念迥异的混沌候选人,在这秩序与虚无的边界,为了各自的目的,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合作。
然而,无论是专注于修复的林生,还是沉迷于数据的弥亚,都未曾察觉到——
在远处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深渊中,一双冰冷、漠然,仿佛由纯粹“虚无”构成的眼睛,正静静地注视着这片区域,注视着他们这“逆天而行”的举动,以及他们身上那与这片死寂格格不入的……混沌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