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桂花香混着茶香和月饼的甜腻气息,吴奶奶说累了吴邪小时候上房揭瓦的英勇事迹,终于心满意足地回房休息了。吴妈妈忙着收拾杯盘,吴爸爸在一旁帮忙。热闹过后,院子里只剩下吴邪、胖子、张起灵,以及一直作陪、内心经历了巨大冲击的吴二白。
胖子吃得肚皮滚圆,瘫在竹椅上打着饱嗝,对着张起灵竖起大拇指:“小哥,胖爷我服了!真的!你这波操作,堪称见家长界的教科书!瞧把奶奶和阿姨哄得多开心!”
吴邪也忍不住笑,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一下身边沉默的张起灵:“哎,说真的,你什么时候准备的礼物?还有…刚才那‘陪聊’技能跟谁学的?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张起灵侧过头看他,月光在他深色的眼底流淌,平静无波。他没回答,只是极轻微地眨了一下眼,仿佛那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直沉默品茶的吴二白终于放下了茶杯,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他的目光落在张起灵身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敬畏犹在,但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感慨和…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
“张…呃…”吴二白斟酌了一下称呼,觉得直呼其名不妥,叫族长又太突兀,最终选择了折中,“小哥,这次多谢你费心。家母和弟妹都很高兴。”
张起灵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吴二白顿了顿,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才继续道:“小邪这孩子,性子跳脱,这些年…没少让人操心。以后…还要请你多担待。” 这话说得极其客气,甚至带上了点托付的意味,完全不像平日里那个运筹帷幄、说一不二的吴二白。
吴邪听得浑身不自在:“二叔!你说什么呢!谁要他担待了!”
胖子在一旁憋笑憋得辛苦。
张起灵却看着吴二白,沉默了片刻,然后非常认真地、一字一句地回答道:“他很好。”
简单的三个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带着一种千钧重的肯定和…维护。
吴二白愣了一下,随即像是彻底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连连点头:“好,好,你们都好,就好。”
他心里那点关于这位族长是否另有所图、是否会带来危险的最后疑虑,在这一刻终于烟消云散。那种眼神和语气,是装不出来的。这位煞神,是真的把自家这傻侄子放在了心尖上。
又坐了一会儿,吴二白也起身告辞了。临走前,他拍了拍吴邪的肩膀,眼神意味深长,低声道:“好好处。” 然后对张起灵点了点头,这才离开。
院子里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他们三人,和天上那轮又大又圆的明月。
胖子伸了个懒腰:“哎哟,可算消停了!这节过的,比下地还累!不过值!奶奶做的月饼真是一绝!” 他咂咂嘴,很是回味。
吴邪看着张起灵,月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有些柔和。想起他今天为自己做的这一切——精心准备的礼物,生涩却努力的应酬,甚至在二叔面前那句坚定的维护…心里像是被温水泡着,又暖又涨。
“小哥,”他轻声说,“今天…谢谢你了。奶奶和妈妈她们真的很高兴。”
张起灵转回头,看着他,摇了摇头:“不用谢。”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目光扫过这处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老宅,最后又落回吴邪脸上。
“这里,很好。”他补充道。
这里,有温暖的笑声,有絮叨的关怀,有琐碎的烟火气,有毫无保留的接纳。这一切,对他而言,都是陌生而珍贵的体验。因为吴邪在这里,所以这一切,也变得有了意义。
吴邪听懂了他未说出口的话,鼻子微微发酸,笑着捶了一下他的肩膀:“废话,我家当然好!”
胖子在一旁看着这两人,嘿嘿傻笑,故意大声道:“哎呀,月亮这么圆,气氛这么好,是不是该喝点酒助助兴啊?可惜没了!”
张起灵闻言,忽然站起身,走向屋里。不一会儿,他拿着一个小巧的白瓷酒瓶和三个小杯子出来了。那是吴爸爸珍藏的桂花酿,刚才吃饭时没舍得拿出来喝光的。
“哟!小哥你真是及时雨!”胖子眼睛一亮。
张起灵沉默地给三个杯子斟满金黄色的、香气馥郁的酒液。
吴邪笑着拿起一杯:“来!为了团圆!”
胖子赶紧拿起一杯:“为了月饼!”
张起灵拿起最后一只杯子,看了看吴邪,又看了看胖子,月光在他的杯沿洒下一圈银辉。他微微举杯,声音低沉而清晰:
“为了家。”
三个小瓷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桂花酿香甜醇厚,滑入喉中,暖意融融。
月光如水,静静地笼罩着老宅的小院,笼罩着这三个命运紧密相连的人。远处的城市灯火喧嚣,却仿佛与他们无关。
这一刻,只有圆满和安宁。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
而对于张起灵来说,这个“家”字,第一次有了如此具体而温暖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