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崖顶之上,涪翁闭合了七日的眼帘,终于微微一颤。

那是一种与山川同眠、与江河共息后的苏醒。

他体内,曾如星河般璀璨的医道传承金印,最后一缕光华已顺着经脉流遍周身,最终从丹田出发,如一条温顺的金色小蛇,游过五脏六腑,穿过四肢百骸,最终汇于他的指尖。

金光并未迸发,也未消散,而是凝成了一点几乎无法察觉的微芒,比萤火更柔,比晨星更淡。

涪翁没有运功,指尖也未弹出任何气劲。

他只是缓缓抬起手,用一种近乎抚摸的温柔,将布满苍老褶皱的手掌,轻轻覆盖在身下的岩石上。

就是这一幅。

刹那间,奇变陡生!

掌下的万年顽石,那些坚硬的石纹竟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悄然推开,裂开一道道蛛网般的细密缝隙。

紧接着,一株早已枯死多年、枝干如骸骨般支棱在悬崖边的崖柏,其深埋于石缝中的根须,竟肉眼可见地轻轻一颤!

守在崖下的程高与柳文谦,早已心悬到了嗓子眼。

这七日,师父的气息从最初的若有若无,到渐渐与山下涪水的潮汐涨落完全同步,每一次吐纳,都仿佛在带动着整座山林的脉搏。

就在刚才,他们骇然发现,师父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渗出了一层极淡、极渺远的金色雾气。

那雾气不凝,随风而起,如蒲公英的种子般,悠悠然散入身后的山林,融入了每一片树叶,每一寸泥土。

柳文谦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而震惊:“师父体内的……印迹,全消了。”

程高心头猛地一震,如遭重锤!

医道传承印!

那是他们这一脉医者力量的源泉,是复原那部失传《针经》的唯一指引!

它怎能……怎能在如此无声无息之间,彻底湮灭?

就好像它从未存在过一样,连一丝消散时的痛苦与挣扎都没有。

师父,这是功力尽失,还是……臻至化境?

他们尚在惊疑不定,却不知这股散入天地的“金雾”,早已沿着地气流转。

百里之外,几个曾用“醒田膏”滋养过田地的村寨里,几位原本只是觉得身体硬朗了些许的老农,此刻正不约而同地坐在田埂上,随手折了根干枯的竹签,下意识地在自己酸痛的膝盖、腰背上按压着。

他们不懂什么穴位,只是凭着一种莫名的直觉,哪里不适,便点向哪里。

奇妙的是,每一下按压,都有一股暖流自那点扩散开来,原本沉重的病痛,竟真的一点点舒缓、消退。

他们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仿佛身体里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

医道之印,灭于一人之体,却悄然萌发于山野万民之中。

数日后,山南李家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症席卷了整个村子,村民们个个高热不退,浑身滚烫,陷入昏沉。

程高心急如焚,带着柳文谦赶到,立刻就要开箱取针,行针施救。

可当他打开那具跟随多年的针匣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针匣之内,空空如也!

昨夜一场罕见的暴雨引发了山洪,他们临时搭建的药庐被冲得七零八落,所有药材、器具,包括那一整套视若性命的银针,全被卷入了滔滔洪水,不知所踪。

“没有针……怎么救人!”程高焦灼地来回踱步,额上青筋暴起。

这就像战士上了战场,却发现刀剑尽失,满腔的本领,竟无处施展。

他烦躁地一拳捶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树干震动,落叶纷纷。

就在这烦乱的瞬间,他脑海中猛地闪过师父在崖顶静坐七日时的模样——那悠长、深远,与涪水潮声同步的呼吸。

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谬的念头,在他心中轰然炸开。

程高不再踱步,而是当即在古槐之下盘膝坐下。

他闭上眼,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学着记忆中师父的样子,深吸,缓吐,将一口气缓缓导入丹田,再引着这股气息,沉入大地。

一旁的柳文谦见状,先是一怔,随即眼中爆发出明悟的光彩!

他立刻转身,对那些尚能勉强行走的病患家属大喊:“快!所有人,围着程高坐下!学他的样子,跟着他呼吸!”

村民们将信将疑,但此刻已是走投无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很快,一个以程高为中心的圆环在古槐下形成。

月上三更,清冷的月光洒下,林间只有一片此起彼伏、渐渐趋于同步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坐在最外圈的一名病患额角,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众人的体温,竟在没有任何药物的作用下,自行下降。

那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也渐渐平息。

天色破晓时,一位老妪颤颤巍巍地睁开眼,浑浊的泪水滚落,她声音发着抖,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哭腔:“我……我做梦了……梦见一条亮晶晶的光河,从地底下冒出来,流进了我的骨头缝里……暖和得很,舒服得很……”

程高缓缓睁眼,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他遥遥望向涪翁所在的山崖方向,心中一片通明,喃喃自语:“原来……原来不用针,也能通经活络。”

与此同时,柳文谦正蹲在溪边,将那些从药庐废墟里刮出来的“醒田膏”残渣,投入清澈的溪水中。

他本意是想看看这膏泥里还残存着哪些药性,却惊奇地发现,当膏泥在水中缓缓溶解时,荡漾的水波表面,竟隐隐约约浮现出一些模糊的图影。

那图影如丝线交织,初看杂乱无章,但细细辨认,竟与《诊脉法》中所记载的“三部九候”脉位分布,有七八分相似!

柳文谦心头狂跳!

他瞬间明白了——这“醒田膏”,是用百草、粪土,还有当年焚书坑儒时抢救出来的医典残卷墨灰,一同熬制而成。

万卷医典烧成了灰,其承载的医理,反而以另一种形式,融入了这片土地的地气之中!

恰在此时,村里一个孩童突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眼看就要不行了。

柳文谦来不及多想,随手折断一根光滑的木枝,蘸了些混有膏泥的溪水,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以木枝代替银针,果断点刺在孩童的手心“劳宫”穴上。

同时,他又撬开孩子的嘴,灌了几口温热的溪水。

奇迹发生了。那孩童剧烈的抽搐,竟缓缓止住,呼吸也平稳下来。

村民们见状,惊为神迹,纷纷跪倒,要为他立碑记事。

柳文谦却连连摆手,将他们扶起,神情肃穆地说道:“这不是我的能耐。是这肥泥里,有前人医典的余温;是这药渣里,有失传古方的影子;是这粪土里,有万物轮回的生息。医道,从来就不只在书本和金针里。”

当夜,柳文谦将那根木枝,仔细地削成了七十二根长短不一的小签。

他将这些木签分发给村里的半大孩子们,教他们认识最基本的人体穴位,笑着说:“从今往后,你们才是新《针经》的执笔者。”

就在徒弟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新的医道时,涪翁早已悄然下山,换上一身寻常的布衣,混入了熙熙攘攘的赶集人群。

他看上去,与任何一个行将就木的乡野老农,毫无二致。

见一个跛足的老妇人,背着一捆沉重的木柴,艰难地攀着上坡路,每一步都气喘吁吁。

涪翁不动声色地从她身后走过,身体只是看似无意地一侧,用肩膀轻轻抵了她背脊的“身柱”穴一下,停留了不到半息的时间。

老妇人只觉后心猛地一暖,一股力道从脊背涌向四肢,瞬间,她感觉腰杆挺直了,双腿也变得轻快有力,肩上那沉甸甸的柴担,竟仿佛轻如稻草。

她惊喜地回头,想要感谢那个扶了自己一把的好心人,却发现身后空空荡荡,那人早已不见踪影。

涪翁又走到镇口的茶棚,听见两个乡医正为“风寒是该发汗还是该进补”争论得面红耳赤。

他端起一碗粗茶,喝了一口,冷笑着摇摇头,起身离席。

但在离开前,他用指甲在茶棚的木柱上,悄无声息地刻下了三行小字:

“汗不出于药,出于腠理开阖;补不在汤,而在饮食起居;法无定法,因人因地而已。”

第二日,那两个乡医偶然看到这几行字,初时还不以为意,可反复揣摩之下,竟如遭雷击,茅塞顿开。

他们这才悟出,治病救人,岂能拘泥于固定的方子,要因地制宜,辨证施治。

程高循着蛛丝马迹,终于在一方水田边找到了师父。

只见涪翁正赤着脚,卷着裤腿,和农人一起在泥地里劳作,满手满脚都是污泥。

程高不解地问:“师父,您一身通天彻地的本事,为何要在此……行此俗事?”

涪翁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只是头也不抬地反问他:“医者,若只高高在上,坐在明亮的医馆里施针问药,那与庙里受人供奉的泥胎木偶,又有何区别?”

程高闻言,呆立当场。

是夜,程高与柳文谦因为未来的道路,爆发了第一次激烈的争执。

程高认为,当务之急是重建药庐,广收门徒,依照《针经》旧制,设立严格的规矩和戒律,将这门失而复得的绝学,系统地传承下去。

柳文谦则坚决反对。

他主张拆掉药庐的围墙,将仅有的药材散于各家各户,将简单的诊治之法教给每一个百姓,让他们能自诊自治,防患于未然。

“程师兄,医道若束之高阁,如何普济众生?”

“柳师弟,医道若沦为村野俚语,又如何精深传承,应对大疫?”

二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决定连夜上山,请师父为他们决断。

涪翁的居所简陋如初,他听完二人的争论,一言不发。

只是默默地从屋外水缸里,舀了两碗涪水,静静地放在案上。

他示意二人各自看一碗。

片刻之后,奇妙的景象发生了。

程高碗中,平静的水面竟荡起一圈圈涟漪,水纹凝聚,最终竟清晰地勾勒出“井、荥、输、经、合”等人体诸穴的连线图,如一张精密的星图,指明了真气运行的路径。

而柳文谦碗中,浮现的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那水面之上,仿佛有无数细密的根脉交错延伸,盘根错节,构成了一张覆盖整个碗底的巨网,宛如整个大地的经络图,充满了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

涪翁苍老而平静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程高,你看见的是路。柳文谦,你看见的是土。”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如海:“路,是由土中生出来的;土,也因为有了路,才得以贯通活络。你们……都没有错,只是一个人选择去修那条通天的路,一个人选择去耕耘那片生养万物的土。路不同,但终点……是一样的。”

二人闻言,望着碗中截然不同的景象,又看看对方,久久默然。

最终,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对方,眼中的执拗化为释然,相视一笑。

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是夜,子时。

那具曾被涪翁用来生根引泉、如今已空无一针的银针匣,毫无征兆地剧烈震动起来!

匣内明明空无一物,却发出了一阵清越至极的颤音,仿佛有成千上万根看不见的细针,在同时轻叩匣壁,其声如龙吟,如凤鸣!

程高被惊得一跃而起,冲到院中。

只见那针匣表面,原本已经扎根于泥土的银色根须,竟一寸寸地缓缓剥离,化作漫天飞絮,在夜风的裹挟下,如同一群有了生命力的萤火,径直朝着南方,飘然而去!

柳文谦第一时间登上村寨的高处,极目远眺。

他看到,在遥远的南方天际,隐隐约约透着一股不祥的暗红色光芒。

那是战火的光,是血光!

绿林军与赤眉军的残部,为了争夺最后的土地,再度燃起了战火。

而比战火蔓延更快的,是瘟疫!

涪翁不知何时已站在江畔,任凭猎猎的江风吹散他花白的头发。

他望着南方,神情无悲无喜,忽而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两个徒弟耳中:“针,已不在匣中,它在风里。医,也不在手中,它在路上。”

话音未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