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一拍大腿:
“南哥!这么一伙穷凶极恶、随时可能再次动手的悍匪在暗处盯着,
咱们...咱们平时出警、巡逻,甚至下班路上,就揣个警棍?
这心里太没底了!万一...我是说万一,撞上了呢?”
他眼神热切地看着李南:
“我觉得,咱们中队,特别是咱们俩作为骨干,
是不是该把配枪申领下来,随身带着?
关键时刻,这可是保命和制敌的家伙!”
李南沉默了片刻。周正的话戳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紧绷的那根弦。
前世那场发生在9月1日的银行劫案,那喷溅的鲜血、
倒下的经警和无辜群众...惨烈的画面瞬间闪过脑海。
面对持有军用制式冲锋枪的悍匪,没有火力,无异于送死!
他不知道能不能阻止那场注定发生的劫案,但他必须确保,
当那一刻真的来临,自己和身边的战友,有保护群众、
保护自己、与凶徒对抗的能力!
“你说得对。”
李南的声音斩钉截铁,目光锐利如刀,
“面对这种级别的对手,空手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群众安全的不负责任。
明天一上班,我们就去填申请表,申领佩枪!”
“好!”
周正精神一振,用力点头。第二天一早,分局枪库外。
李南和周正各自拿着一份刚签完字的《民警公务用枪申领审批表》。
表上,中队长魏杰“同意申领”的签名墨迹未干,后面还跟着主管副局长柳涛的签名。
流程走得异常顺利,显然,在“三地系列持枪抢劫案”的巨大压力下,
分局领导对于一线骨干民警加强武装戒备的要求是支持的。
枪库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民警,姓刘,做事一丝不苟。
他核验了两人的证件和申请表,打开厚重的铁门。
一股特有的枪油、金属和淡淡火药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排排擦拭得锃亮的枪械整齐地排列在枪架上,在库房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硬的幽光。
“李队,你的。”
刘管理员从标注着“五四式”的枪架上取下一支沉甸甸的手枪,
连同配套的枪套、一个备用弹匣和一个油纸包好的用来擦拭的工具小包递给李南。
然后又从一个上锁的铁皮柜里取出两个弹匣盒。
李南熟练地接过这把经典的国产五四式手枪。
冰冷的金属触感,沉甸甸的分量,那熟悉的轮廓和扳机护圈,
瞬间唤醒了他骨子里属于前世“兵王”的肌肉记忆。
他动作流畅地卸下弹匣,拉动套筒检查枪膛,确认空膛后,才将弹匣压入。
弹匣里,八颗黄澄澄的7.62mm手枪子弹排列得整整齐齐。
“周正,你的六四。”
刘管理员将另一把体型更小巧、线条更圆润的手枪递给周正。
同样配有枪套、备用弹匣和擦拭工具包,以及两个弹匣盒。
周正也学着李南的样子,仔细检查了一遍手中的六四式手枪。
相比五四的粗犷威猛,六四显得更轻便,弹匣容量也更小。
他压入弹匣,里面只有五发子弹。
“领枪登记簿,签字。”
刘管理员递过来一个厚厚的本子,
“枪弹分离,安全第一!平时枪入套,非紧急任务或重大行动,不得随意开枪!
规定都清楚吧?...”
“清楚!”
两人异口同声,在登记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走出枪库,夏日上午的阳光有些刺眼。两人腰间都多了一个沉甸甸的硬质枪套。
李南的五四式枪套在警服下微微隆起,透着一股沉稳的杀气。
周正摸了摸腰侧装着六四式手枪的枪套,感受着那份冰冷的重量,
心中那份因悍匪带来的不安似乎被压下去了一些,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临战前的警惕。
“走,回队里。”
李南的声音平静无波。从枪库出来,腰间沉甸甸的枪套提醒着两人肩负的责任。
下楼回二中队办公室的路上李南侧头看向身旁明显因为领了枪而有些兴奋的周正,
随口问道:
“你的枪法怎么样?”
周正闻言,眼睛一亮,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好胜心:
“咳,南哥,要不...咱们下午比划比划?”
他拍了拍腰间的枪套,
“纸上谈兵没意思,靶场上见真章!”
李南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
“哟,没看出来啊,看样子很有信心嘛?”
他想了想,下午确实暂时没有紧急任务,
“行啊。下午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把王洛和赵刚一起叫上,
去警官训练中心的靶场练练手,也熟悉熟悉新领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