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局长,很准时啊。”
苏荃儿站起身,微微一笑,笑容驱散了最后一丝“冷”意,变得生动起来。
她似乎注意到了李南那一瞬间的失神,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苏科长。”
李南迅速收敛心神,恢复了一贯的沉稳,礼貌地为她拉开椅子,
“让你久等了。”
“我也刚到。”
苏荃儿落座,两人相对而坐。服务员拿来菜单,两人商量着点了一个老式的铜火锅,几盘新鲜的牛羊肉和蔬菜。
苏荃儿要了热豆浆,李南则点了一支本地产的、小瓶装的德川大曲。
点完菜,服务员离开后,桌面上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脱离了工作环境,两人一时间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气氛微微有些尴尬。
最终还是李南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拿起茶壶给苏荃儿添了茶水,找了个安全的话题:
“苏科长是临海本地人吗?听口音不太像。”
苏荃儿双手接过茶杯,道了声谢,摇摇头:
“我在星城出生,小时候读书也在那边。来德市工作才两年。”
“哦?那怎么会想到来德市?”
李南顺着话问。
“大学毕业后分配的。”
苏荃儿说道,语气平静。
“冒昧问一下,苏科长是哪所大学毕业的?能分配到检察院,肯定是名校高材生。”
“华夏政法大学。”
苏荃儿回答,
“16岁考上的。”
李南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16岁考上华夏政法?这不仅仅是聪明,简直是天才了。
“厉害!”
他由衷地赞了一句。话题由此打开,两人聊起了大学生活,聊起了京城和德市的风土人情差异,气氛逐渐轻松自然起来。
铜火锅端了上来,炭火滋滋,汤底翻滚,热气氤氲,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和尴尬。羊肉下锅,香气四溢。
几杯酒下肚,李南的话也稍微多了一些。苏荃儿看着他谈论工作时专注而自信的神情,
听着他偶尔提及过往经历时那种超越年龄的深邃见解,心中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
她夹起一筷子烫好的羊肉,蘸了蘸料,却没有立刻吃,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她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李南,语气平静却带着坦诚:
“李南,其实...有件事,我觉得还是应该告诉你。”
李南放下酒杯,看着她:
“什么事?”
“我的父亲...是苏建民。”
她顿了顿,补充道,
“我母亲是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的教授。”
她说出了自己的家庭背景,目光坦然地看着李南,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她不想这份刚刚开始建立的、让她感觉舒适的关系,建立在隐瞒或者对方小心翼翼的猜测之上。
李南闻言,脸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剧烈的变化,只是微微顿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了然和温和的笑容,他点了点头:
“嗯,我猜到了。”
这下轮到苏荃儿惊讶了:
“你...猜到了?”
李南给她夹了一颗烫好的青菜,语气平常地说:
“唐局以前是你的唐叔叔,郑同副部长下来调研时对你的关切,还有你自身的气质和谈吐...
不难猜。只是你不说,我也不便问。”
他的反应如此平静自然,没有惊讶,没有惶恐,没有巴结,甚至没有过多的好奇,仿佛只是在听她说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这种态度,反而让苏荃儿松了一口气,同时又对他更加刮目相看。
“你不介意吗?”
她忍不住问了一句。李南笑了笑,反问道:
“我为什么要介意?你是苏建民书记的女儿,和你是我认识的那个聪明、勇敢、有正义感的检察官苏荃儿,这冲突吗?”
他举起小酒杯:
“来,为苏建民书记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也为我有幸认识你,碰一个。”
苏荃儿被他逗笑了,心中的那点小忐忑彻底消失无踪,端起豆浆杯和他轻轻碰了一下。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那层无形的、因身份可能带来的隔阂,似乎在火锅蒸腾的热气中消散了许多。
接下来的聊天,变得更加轻松和深入起来。火锅的热气渐渐散去,桌上的菜肴也吃得差不多了。
苏荃儿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望向李南。经过了身份坦诚的那一幕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反而更加轻松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