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夏初,崤山峡谷的血腥气尚未散尽,林羽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战略。他深知,战场上的优势转瞬即逝,必须抓住曹仁新败、曹魏西线震动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优势。整个荆州机器,如同上紧的发条,开始了高速运转。
一、 兵分两路,猛攻河洛
洛阳州牧府内,巨大的沙盘前,林羽与诸葛亮、庞统、徐庶等核心谋士连夜筹划。最终决定兵分两路,展开新一轮攻势:
* 北路军:强攻河内。由黄忠为主将,庞统为军师,率领包括部分关羽、张飞旧部在内的三万精锐,挟崤山大胜之威,北渡黄河,猛攻河内郡。战略目标是夺取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彻底扫清洛阳北面的威胁,并将兵锋指向曹操的兖州腹地。黄忠老当益壮,庞统奇谋迭出,大军渡过黄河后,连克平皋、温县等据点,兵临怀县城下。河内太守惊慌失措,连连向许都告急。
* 西路军:再逼潼关。由周猛、魏延继续统领西路军团,徐庶辅佐,得到从襄阳补充的兵员军械后,兵力增至两万五千人。他们的任务不再是佯攻,而是对潼关-长安防线施加持续而强大的压力。魏延率前锋精锐,日夜不停地对潼关外围营垒进行袭扰,架设云梯,挖掘地道,摆出不惜代价强攻的架势。周猛则分兵清扫渭水南岸的残敌,巩固后方。夏侯渊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不敢怠慢,全力固守,并再次向曹操请求增援。
两路大军,如同两只铁拳,一北一西,狠狠砸向曹魏在司隶地区本已摇摇欲坠的防线。
二、 曹操的愤怒与应对
崤山之败与荆州军紧随其后的猛烈反扑,如同两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远在邺城(时曹操已移驾至此)的曹操脸上。据传,曹操闻报后,怒不可遏,当场拔剑砍断案角,厉声道:“林羽小儿,安敢如此欺我!”
盛怒之后,曹操展现出其枭雄本色,迅速做出应对:
1. 紧急增援:他强令正在渤海郡与袁熙残部作战的张辽,抽调一万精锐,火速西进,归夏侯渊节制,加强潼关防御。同时,命镇守许都的曹真,加强戒备,并抽调部分中军,增援岌岌可危的河内郡。
2. 启用新锐:曹操意识到旧将连遭挫败,急需新鲜血液。他破格提拔年轻但才华横溢的司马懿为军师祭酒,随曹真一同前往河内前线参赞军机,以期扭转颓势。司马懿的登场,为战局增添了新的变数。
3. 外交反击:曹操亲自修书给孙权,信中极尽挑拨之能事,称林羽“狼子野心,得陇望蜀”,若让其尽占司隶,下一个目标必是江东。并许诺,若孙权能出兵袭扰荆州后方,事成之后,愿以荆州南部数郡相酬。这封密信,被“谛听营”成功截获,迅速送至林羽案头。
三、 孙权的摇摆与荆州的安抚
曹操的离间信,确实在孙权心中激起了波澜。他召集群臣商议,周瑜、吕蒙等将领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可趁荆州主力北调,后方空虚之际,出兵夺取江夏、长沙等地。而鲁肃、张昭等文臣则力主谨慎,认为曹操不可信,且荆州新胜,士气正旺,贸然开战风险极大。
就在孙权举棋不定之际,伊籍再次抵达建业。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面见孙权,陈说利害:“吴侯明鉴,曹孟德此乃二虎竞食之计,意在让我两家相争,他好坐收渔利!我主林将军,志在匡扶汉室,与吴侯乃唇齿之盟。今我主力北向,为国讨贼,吴侯若此时背盟,非但失信于天下,更为曹操张目,岂非亲者痛,仇者快?待平定中原,我主愿与吴侯划江而治,共分曹贼之土,永结盟好!” 伊籍同时带来了林羽的承诺:开放襄阳、江陵两市,给予江东商队最优惠待遇。
鲁肃也从旁劝说。权衡再三,孙权最终压下了出兵的冲动,但要求荆州方面书面承诺,在击败曹操后,必须满足江东对长江沿线部分领土的要求。伊籍口头应允,为荆州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间,但孙林联盟的裂痕,已悄然加深。
四、 内部整合与喜忧参半
前线激战正酣,后方亦不平静。
* 人才擢升:马谡因出使江东、应对得体,被诸葛亮举荐,正式任命为荆州治中从事,开始参与核心机要。赵云、关平在汝南成功寻回糜竺、糜芳等人,功不可没,林羽厚赏之,令糜竺负责洛阳的商业复兴,糜芳则调入魏延军中效力。
* 潜在隐忧:关羽、张飞虽感激林羽收留之恩,作战勇猛,但二人与旧部聚在一起时,常流露出对刘备的深切怀念和复仇的急切,与荆州老将之间,仍存在微妙的隔阂。林羽对此心知肚明,一方面优渥待之,另一方面则令诸葛亮、徐庶多加关注,巧妙调和。
* 宫闱之事:貂蝉所生之子林琰,聪慧可爱,深得林羽喜爱。周芷一如既往地贤惠大度,悉心照料。然而,蔡姝(蔡氏)见貂蝉得宠,其子又受重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其家族(蔡瑁等)亦有些微词。林羽察觉后,特意增加对蔡姝及其子的探望,并赏赐蔡瑁部众,以示平衡,但后宫微妙的竞争已然萌芽。
五、 战局胶着与系统再临
至夏末,战局逐渐陷入胶着。北路军黄忠、庞统围攻怀县,遭遇守军顽强抵抗,加之曹真、司马懿援军赶到,战事呈僵持状态。西路军魏延虽骁勇,但潼关天险难下,夏侯渊得张辽助阵,防守更加稳固。荆州军虽占据主动,但短期内难以取得决定性突破。
【系统提示:乘胜追击策略执行中,战术层面取得一定进展,但遭遇强力阻击,战略目标(夺取河内、威胁长安)未完全实现。曹操应对措施生效,孙权态度暧昧,内部出现潜在风险。触发中期调整抉择:是继续强攻,还是转为巩固?】
林羽站在洛阳城头,望着北方和西方天际隐约可见的战云,眉头微蹙。他知道,最初的突袭优势已经耗尽,战争进入了更考验底蕴和耐心的相持阶段。下一步,是继续投入资源,硬啃硬骨头,还是及时调整策略,巩固现有成果?新的抉择,已摆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