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万界潮生风云涌 之源定策掌先机(上)
那一声源自世界本源的搏动与随之而来的漫天雷霆,虽被李之源悄然抚平,但其带来的余波,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节:长安暗流
玄唐,长安城。
翌日清晨,阳光依旧普照,市井依旧喧嚣。但在这座帝国心脏的深处,暗流已然汹涌。
皇宫,紫宸殿。
皇帝李琰一夜未眠,眼底带着血丝,面前的御案上堆满了加急奏报。他挥手屏退了侍立的宦官与宫女,殿内只余他与垂手恭立的钦天监正监,以及一位身着不起眼灰袍、气息若有若无的老者——皇室秘卫的统领。
“昨夜天象,究竟是何征兆?”李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与凝重。身为帝王,他深知“天现异象”往往与国运兴衰、江山安稳息息相关。那覆盖苍穹的雷霆网络,那源自灵魂的威压,绝非寻常。
钦天监正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发颤:“回禀陛下……臣,臣才疏学浅……昨夜星斗移位,雷池覆天,其势煌煌,非吉非凶,乃……乃是亘古未有之变局!典籍中从未记载!仿佛……仿佛是天地本身在震颤,在……在欢呼,亦或在恐惧?”他语无伦次,显然已被超出认知的景象冲击得心神失守。
李琰眉头紧锁,目光转向灰袍老者:“影老,你这边有何发现?”
影老躬身,声音低沉而平稳:“陛下,昨夜子时三刻,天地玄气曾发生剧烈波动,源头……难以精准定位,似乎无处不在,又似乎集中于……几个特殊节点。其一,在终南山深处,波动最为剧烈;其二,在北方冰川界通道入口;其三,在西部新出现的几处空间异常点附近。另外……”
他顿了顿,继续道:“昨夜至今,京城内潜伏的各方探子活动频率增加了三倍以上,目标多指向……富昌王府及风行体系相关产业。江湖上,一些沉寂多年的老怪物,气息也开始在各地若隐若现。”
李琰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龙椅扶手上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终南山?冰川界?空间异常点?富昌王府?他脑海中瞬间闪过自己那个侄儿李之源的身影。那小子最近几年越发神秘,产业遍布天下乃至异界,身边更是能人辈出……昨夜那令他都感到心悸的波动,会与他有关吗?
“传朕旨意。”李琰沉吟片刻,果断下令,“一,命钦天监持续观测天象,有任何异常,即刻来报,不得有误。二,秘卫加大监控力度,重点关注新出现的空间通道、各地隐世宗门及古老存在的动向,尤其是针对王府和风行体系的窥探之人,敢越雷池半步杀无赦,给朕盯死了!三……宣富昌王李之源,即刻进宫见朕。”
他需要亲自探一探这个侄儿的口风。若此等天地异变真与之源有关……李琰心中思绪翻腾,既有忌惮,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毕竟,李之源再能折腾,终究是李唐血脉,是他的亲侄儿。
第二节:宗门震荡
几乎在同一时间,天下七大门派,两大圣地,以及众多隐世宗门,也陷入了巨大的震动之中。
三清山,云雾缭绕的掌教静室。
当代掌教清虚真人手持拂尘,望着窗外已然恢复澄澈的天空,久久不语。他身后,几位须发皆白的长老神色激动。
“掌教师兄!天地枷锁……松动了!前路,前路已现啊!”一位红脸长老声音颤抖,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他们修道之人,对天地法则的感知最为敏锐。那层阻碍了无数先辈前进的无形壁垒,就在昨夜,被一股难以想象的力量,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虽然前路依旧朦胧,但方向已明!
清虚真人缓缓转身,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反而带着深深的忧虑:“福兮祸之所伏。枷锁破除,固然是我辈修士之幸。然则,动静如此之大,意味着打破枷锁之存在,其实力已远超吾等想象。更遑论,随之而来的界域洞开,万界连通……是机缘,亦是浩劫之前兆。”
他看向另一位负责情报的长老:“可查明源头?”
那长老摇头,面色凝重:“无法确定。但波动最核心处,指向长安方向,且与那位……富昌王,似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各地回报,一夜之间,新增天然空间裂隙、洞天入口多达数百处,遍布四海八荒!许多裂隙极不稳定,已有微弱异界气息泄露,恐生祸端。”
清虚真人深吸一口气:“传令下去,开启护山大阵最高警戒。派遣精锐弟子,下山探查新出现的空间通道,优先靠近人族聚集区者,评估风险。同时……备一份厚礼,老夫要亲自去一趟长安,拜会那位富昌王。”
他隐隐有种预感,这个看似纨绔的王爷,恐怕已是如今这乱局初现的世间,最关键的棋手,甚至是……执棋之人。
大轮寺。
金顶大殿内,佛光依旧,却掩不住一丝惶然。昨夜那雷霆天威,那法则层面的震动,让许多高僧禅心失守。
“阿弥陀佛。”主持方丈口诵佛号,面色悲悯中带着肃穆,“魔劫将至,还是……新纪元的开端?天地大变,我佛门该如何自处?”
一位面容枯槁的老僧缓缓道:“据闻,三清山那牛鼻子已准备动身前往长安。那李之源与我佛门素有间隙,如今其势大成,又逢此变局,恐对我寺不利。”
另一名武僧堂首座冷哼一声:“怕他作甚!我大轮寺千年传承,岂是易与之辈?如今前路已开,正是我佛门金刚怒目,降妖除魔,光大佛法之时!”
方丈抬手止住了争论,眼中智慧光芒闪烁:“稍安勿躁。机遇与风险并存。传令,加强寺内防御,探查周边异动。至于长安……暂且观望。另,挑选机敏弟子,设法与一些新出现的、可能蕴含佛缘的界域取得联系。”
第三节:异界涟漪
育灵界,“青木”基地。
明月持剑立于最高的了望塔上,冰冷的眸子扫视着下方有些躁动的森林。昨夜之后,此界的灵气活跃度提升了数倍,许多植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一些温顺的木灵也变得有些焦躁不安,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迁徙兽潮。
“明月姐姐,之源他……没事吧?”苏云走到她身边,美眸中难掩忧色。她们都感受到了昨夜那恐怖的天地之威,以及其中蕴含的一丝熟悉气息。
柳萱儿也跟了过来,轻声道:“方才收到玉龙传来的消息,主世界出现了大量空间通道,各地都有些混乱。他让我们守好基地,一切等之源出关定夺。”
明月点了点头,言简意赅:“他无恙,更强了。”作为武痴,她对气息的感知极为敏锐,能感觉到李之源闭关处那如同深渊大海般的内敛与强大,远胜从前。“基地戒严,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新出现的灵光漩涡(育灵界本土出现的微小空间裂隙)。”
冰川界,冰原堡。
王强身披重铠,站立在冰砌的城墙上,望着远处那道原本稳定、如今却光华乱闪、规模隐隐膨胀了三分之一的冰川界通道入口,眉头拧成了疙瘩。
“将军,通道稳定性下降了近五成!能量乱流增强,我们有两支巡逻队在靠近时受到了轻伤!”副将铁柱瓮声汇报,脸上带着担忧。
“妈的,这鬼天气(指天地异变)到底咋回事?”王强啐了一口,他虽然神经大条,但也知道事情大条了,“传令!通道口加派双倍人手,架设强弩和阵法!没有老子的命令,一只耗子也不准随便进出!再派人回主世界,问问秦狐狸和王爷,这到底啥情况?”
熔火界、沙界等已被李之源势力初步掌控的小千世界,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通道不稳,本土环境微变,一些原本被压制的地底生物或元素生命也开始活跃。
第四节:之源定策
就在外界因天地剧变而风起云涌之际,唐王府,李之源闭关的静室大门,悄然开启。
李之源缓步走出,周身气息平凡,仿佛只是个养尊处优的俊美青年。但若有无上强者在此,便能感知到他那平凡外表下,蕴藏着何等惊心动魄的力量。
早已等候在外的秦玉龙、程度,以及三位侧妃立刻迎了上来。
“之源!”
“王爷!”
“老大,你可算出来了!外面天都变了!”程度一如既往的咋呼,脸上却带着兴奋与好奇。
李之源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大致情况,我已知晓。”
他虽在稳固境界,但神识已能覆盖极广,外界的纷扰、新通道的出现、各方势力的动向,乃至皇帝伯父的宣召,他都心知肚明。
几人迅速来到王府核心的书房。秦玉龙将整理好的情报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一遍,从朝廷动向、宗门反应,到各地新出现的空间通道初步探查结果,以及己方产业和异界基地受到的影响。
“……综上所述,”秦玉龙总结道,“眼下局势,机遇巨大,风险亦然。朝廷心存疑虑,宗门各有盘算,隐世老怪苏醒,万界门户洞开。我们……该如何应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之源身上。
李之源慵懒地靠在铺着雪白狐皮的躺椅上,接过繁花递来的温茶,呷了一口,这才慢悠悠地道: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了,也有高个子顶着。”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熟悉的、带着点狡黠和自信的笑容,“当然,现在咱们就是那个最高的。”
“玉龙。”
“在。”
“第一,调动风行体系所有资源,尤其是情报网络,优先监控、评估所有新出现的空间通道。按危险程度、资源潜力、地理位置,分门别类,建立档案。重点标注那些靠近咱们核心产业、人口稠密区,以及……看起来就很不稳定、可能冒出什么怪物的通道。”
“是。”
“第二,通知明月、王强他们,固守现有异界基地,暂缓扩张。对新出现的本土裂隙,以防御和监测为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易深入探索。”
“明白。”
“第三,让公输哲那边,全力研发针对性的探索和防御装备。什么抗空间乱流的飞舟、检测异界环境的罗盘、封锁不稳定通道的临时阵法……要快,要不计成本。”
“已吩咐下去,他们会优先处理。”
“第四,”李之源看向程度,“咱们的风行快报和说书人网络,可以动起来了。配合朝廷(打个招呼就行),引导一下舆论。别搞得人心惶惶,要多强调‘机遇’,什么‘新大陆’、‘天赐福地’、‘千年未有之变局,凡人亦可觅长生’,总之,怎么好听怎么来,稳住基本盘,顺便吸引点不怕死的冒险者给我们当探路石。”
程度眼睛一亮:“这个我在行!包在我身上!”
“第五,”李之源手指轻轻敲着扶手,“回复宫里,就说本王昨日修炼有所感悟,偶感风寒,需要静养两日,两日后再入宫面圣。”他现在还需要点时间彻底熟悉暴涨的力量,并且,晾一晾那位心思深沉的皇帝伯父,也并无不可。
“至于那些暗中窥探的苍蝇……”李之源眼中寒光一闪而逝,“让李忠处理一下,杀几只鸡,儆儆猴。王府周围,还有咱们的重要产业,我不想再看到不相干的眼睛。”
“是!”众人齐声应道,心中大定。只要李之源在,他们就有主心骨。
安排完这些,李之源挥挥手让众人先去忙,只留下秦玉龙。
“玉龙,还有一事,需你亲自去办。”李之源的神色稍微严肃了些。
“王爷请讲。”
“根据我的感知,此次天地剧变,根源在于世界底层规则的枷锁被打破。玄黄之气弥漫,万界通道显现只是表象。”他压低了些声音,“我怀疑,一些真正古老、甚至可能与上古炼气士时代相关的遗迹或传承,也会因此次规则松动而现世。你让咱们最核心的情报人员,留意那些带有古符文、能量反应奇特、或与现有武道、道法体系迥异的信息,哪怕只是传说、残片,也绝不放过。”
秦玉龙目光一凝,郑重点头:“我明白了。此事关乎根本,我会亲自跟进。”
待秦玉龙也离去后,书房内只剩下李之源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王府庭院中欣欣向荣的花草,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虚空,看到了那遍布玄唐大地的数百个空间节点,看到了那些从沉睡中苏醒的古老气息,看到了各方势力的蠢蠢欲动。
“万界潮生……风云际会……”他低声自语,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露出一丝饶有兴味的笑容,“这潭水,是越来越浑了。不过,浑水才好摸鱼。”
“先把家里收拾利索,再去看看,这些新开的‘门’后面,到底藏着些什么惊喜……或者惊吓。”
他轻轻抬手,掌心之中,一缕微不可查的混沌色气流萦绕,周围的空间随之泛起细微的涟漪。
(第七十三回 上回完)
第七十三回:万界潮生风云涌 之源定策掌先机(中)
李之源的指令如同精准的齿轮,驱动着庞大的风行体系高效运转起来。数日之内,一张无形的大网便以长安为中心,向着玄唐三十三州外加西域、北疆草原、东北扶余旧地、南海、西南大山乃至周边已知异界撒开。
第一节:符鸟探幽
位于长安城西郊的“风行研造司”,如今已成为整个体系技术核心的重地之一。此地戒备森严,明哨暗卡无数,更有李之源亲自布下的隐匿与防御阵法。内部并非想象中烟囱林立的工坊,反而更像是一处融合了园林景致与精密阁楼的特殊所在。
在一间宽敞明亮、墙壁上刻满复杂符文线路的大厅内,数十名身着统一青色短褂的修士与工匠正在忙碌。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修道者或铁匠,而是风行体系自行培养的“符械师”,专精于将符箓、阵法与机关术结合。
大厅中央,摆放着数排木架,上面整齐栖息着上百只形态各异的“机关鸟”。这些鸟雀大小不等,材质也从最初的普通硬木,升级为如今掺杂了“轻空银”与“导灵铜”的灵木合金,显得更加灵动而坚固。每一只机关鸟的核心,都镌刻着微缩的“风行”标识以及复杂的能量回路。
首席符械师公输哲,一位精神矍铄、目光锐利的老者,正亲自监督着最后的调试。他拿起一只形似苍鹰、翼展约三尺的机关鸟,仔细检查着其腹部镶嵌的一块淡青色晶石——这是“留影符石”的核心。
“频率校准完毕,神识连接符文通路畅通,‘固空符’激发稳定……”公输哲喃喃自语,手指在机关鸟翅根处的几个微小符文上轻轻一点,输入一丝真元。机关鸟的双眼立刻亮起微弱的白光,发出轻微的“嗡”声。
“禀公输大师,第一批三十只‘探幽三型’符鸟已全部调试完毕,可随时启用。”一名年轻符械师上前汇报。
公输哲满意地点点头:“好!即刻装箱,分发给‘听风部’的各处据点。告诉他们,使用方法照旧,将‘同频传音符’贴在额头,以神识引导即可。切记,优先探索标记为‘黄级’的低风险通道,若遇能量狂暴或空间结构极不稳定的‘红级’通道,万不可轻易尝试,需立刻回报!”
“是!”
很快,这些承载着风行体系先行探索使命的机关鸟,通过风行镖局的特殊渠道,被迅速送往各地。
第二节:初窥新界
七日后,幽州,落鹰峡。
此地本是荒僻险峻之所,人迹罕至。如今天地剧变,峡谷深处凭空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苍天之眼”——漆黑的漩涡缓缓旋转,吞噬着周围的光线,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寒意。这正是被风行体系初步标记为“黄级三号”的空间通道。
三名身着风行镖局服饰的探员潜伏在峡谷上方的岩石后,为首者是一名面容精干的中年汉子,代号“巽七”。他小心翼翼地从特制的密封玉盒中取出一只机关隼鸟和一张淡黄色的符纸。
“开始记录。”巽七对身旁负责记录的同伴低声道,随后将那张“同频传音符”啪地一声贴在自己额头。他凝神静气,将一缕神识注入符纸,再通过符纸与机关隼鸟核心的符文建立连接。
瞬间,他感觉自己的“视线”仿佛一分为二,一份仍停留在自身,另一份则融入了机关隼鸟。他心念一动,机关隼鸟双眼白光大盛,双翅一振,化作一道灰影,悄无声息地朝着那道漆黑的漩涡飞去。
通过机关隼鸟的“眼睛”,巽七“看”到了漩涡附近的景象。能量乱流如同无形的刀刃,偶尔切割过空气,发出嘶嘶声响。隼鸟腹部的“固空符”微微发光,形成一层薄薄的能量膜,抵御着这些乱流。
隼鸟一头扎进了漆黑漩涡。
短暂的黑暗与失重感后,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映入巽七“眼帘”的,是一片望无际的暗红色荒原。天空是压抑的昏黄色,没有日月星辰,只有一些散发着幽光的奇异云团。大地干裂,布满深不见底的沟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和一种腐朽的气息。远处,似乎有嶙峋的怪石耸立,形态狰狞。
“记录:黄级三号通道对面,疑似废弃或濒死界域。环境恶劣,天空昏黄,大地暗红,有硫磺气味,未见明显植被与水源,未见大型生命活动迹象。”巽七通过自身嘴巴,冷静地汇报着。
机关隼鸟在他的操控下,开始降低高度,贴着地面飞行。留影符石持续工作,将看到的景象记录下来。
飞行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除了荒凉还是荒凉。就在巽七准备操控隼鸟返回时,视线边缘的地面突然微微拱起,随即,一只约莫土狗大小、形似蜥蜴、但通体覆盖着暗红色鳞甲、长着三只幽绿眼睛的生物猛地钻出,一口咬向空中掠过的一团微弱磷火!
那生物动作极快,身上散发着相当于后天武者五六重的气息。
“记录!发现本土生物!形态似蜥蜴,三眼,鳞甲,可遁地,捕食能量体(疑似),实力约后天五六重!”巽七立刻报告。
那三眼蜥蜴似乎察觉到了机关隼鸟的存在,三只绿眼齐刷刷地望了过来,发出威胁性的“嘶嘶”声,但没有立刻发动攻击。
巽七不敢久留,立刻操控隼鸟拉升高度,朝着来时的通道口飞去。那三眼蜥蜴盯着隼鸟看了一会儿,便再次钻入地下消失不见。
安全返回落鹰峡,巽七取下额头的传音符,长舒一口气。虽然过程短暂,但神识消耗不小。他将留影符石取下,交给记录员封存。这将是研究这个被暂命名为“赤荒界”的新界域的第一手资料。
类似的情景,在玄唐各地不断上演。
在江南水泽,一只机关水鸟潜入了一个如同镜面般平静的“两界透镜”,发现对面是一片浩瀚无边的沼泽,生长着散发荧光的巨大蘑菇和会移动的藤蔓,空气中弥漫着浓稠的生机与致命的瘴气,被暂命名为“泽瘴界”。
在北疆草原,一只机关鹰隼冒险穿越了一道不断喷吐罡风的“裂风带”,对面是连绵的雪山与呼啸的冰风暴,发现了成群结队、形似牦牛但披着冰甲、口吐寒息的生物,命名为“冰原界”。
也有失败。派往西部沙漠一道能量极其狂暴的“红级”通道的机关鸟,在进入后不到三息,便与操控者彻底失去了联系,留影符石最后传回的画面是无数撕裂一切的空间碎片与炽热的毁灭性能量。
第三节:暗处的眼睛
风行体系的动作虽隐秘,但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机关鸟探查空间通道,终究没能完全瞒过所有势力。
终南山,某处人迹罕至的幽深洞府内。
一名身着古朴道袍、面容枯槁如同老树皮的老者,缓缓睁开了紧闭不知多少岁月的双眼。他的眼中没有瞳孔,只有两团旋转的混沌气流。他面前悬浮着一面古朴的铜镜,镜中正显现着千里之外,一只风行机关鸟钻入某个空间通道的景象。
“机关窥探……符箓为眼……倒是取巧。”老者声音沙哑,带着一丝古老的韵味,“此等手段,非武道正途,近乎旁门。看来,这后世的小辈们,倒也弄出些新奇玩意儿。”
他伸出干枯的手指,在铜镜上轻轻一点,镜面涟漪荡漾,景象变换,隐约浮现出长安城、唐王府的轮廓,最终定格在李之源平日喜欢待的那个后院摇椅上(虽然此刻无人)。
“李之源……富昌王……打破枷锁的,是你么?”老者混沌的眼中闪过一丝探究与凝重,“如此年轻……身上却笼罩着连‘溯天镜’都难以看透的迷雾。有趣。”
他沉吟片刻,身形缓缓融入身后的石壁,消失不见。洞府内,只余下那面古镜依旧悬浮,镜光幽微。
与此同时,草原往北深处。
新任蛮族大汗,那位雄才大略、一统诸部被李之源赶到不知多少里远的枭雄,正听着麾下萨满的汇报。
“大汗,南边玄唐,天地异变后,出现了无数‘天之痕’(指空间通道)。我们的鹰师也发现了三处。玄唐朝廷似乎也有些措手不及,但那个‘风行商行’,动作却快得惊人。”一名身披彩色羽毛、脸上涂满油彩的老萨满匍匐在地,恭敬地说道。
“风行商行……李之源……”大汗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他曾在北疆与王强交过手,深知这个商行背后蕴含的恐怖能量。“他们做了什么?”
“他们使用一种奇怪的铁鸟(机关鸟),飞入天之痕查探。我们尝试射杀了几只,发现内部结构精巧,刻满了奇怪的纹路(符文),并非凡物。”萨满回答道,“根据我们在玄唐的内应传回的消息,李之源似乎掌握着一种不同于武道和传统道法的力量,能制造各种神奇的物品。”
大汗站起身,走到金帐门口,望着南方玄唐的方向,沉声道:“长生天赐予了新的猎场,但也放出了新的饿狼。这个李之源,比玄唐皇帝更值得警惕。让我们的人,想办法搞到几只那种铁鸟,交给部落的工匠和萨满研究!另外,我们发现的那几处‘天之痕’,也要派人去看,带上最勇猛的战士和通灵的猎鹰!”
“是,大汗!”
第四节:宫中对奏
两日时间转瞬即逝。
李之源如期入宫。他没有摆出亲王仪仗,只乘了一辆普通的青篷马车,身着常服,显得十分低调。
紫宸殿内,只有皇帝李琰与影老两人。
“侄儿之源,叩见陛下。”李之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
“起来吧,此处没有外人,不必多礼。”李琰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亲自上前虚扶了一下,拉着李之源走到一旁的暖阁坐下,“听闻你前几日身体不适,可大好了?”
“劳伯父挂心,只是修炼时岔了道气,调息两日已无大碍。”李之源笑着回应,神态自然。
李琰打量着他,发现自己这个侄儿似乎比之前更加……普通了?那种以往偶尔会流露出的、属于修道者的出尘气息几乎完全内敛,此刻看去,就是个俊美得过分的富贵闲人。但这反而让李琰心中更添几分忌惮——返璞归真,往往是境界极高的表现。
“无恙便好。”李琰点点头,切入正题,“之源,近日天地异变,想必你也知晓了。各地奏报如雪片般飞来,言说出现众多空间裂隙,百姓惶恐,朝廷亦是压力巨大。你执掌风行,耳目灵通,对此事……有何看法?”
李之源早有准备,从容道:“回伯父,天地运转,自有其规律。此次剧变,依侄儿浅见,非是灾劫,实乃天地晋升之兆,是玄唐乃至整个世界的莫大机缘。”
“哦?机缘何在?”李琰目光微凝。
“伯父请看。”李之源从袖中取出几枚留影符石,正是巽七他们从“赤荒界”、“泽瘴界”等地带回的影像。他催动一丝真元,符石上光芒投射到空中,显露出那些异界的景象。
虽然只是静态画面,但那迥异于主世界的环境,奇特的生物,依旧让李琰和影老瞳孔微缩。
“这些……便是那些空间通道对面的世界?”李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
“正是。”李之源点头,“虽环境各异,有的险恶,有的看似平和,但无一例外,都蕴含着主世界稀缺甚至没有的资源。比如这赤荒界的硫磺与某种火属性矿石,泽瘴界的特殊灵植与瘴气(或可提炼为毒药或丹药),冰原界的寒冰矿藏与异兽皮毛筋骨……皆是财富,亦是增强国力的资粮。”
他顿了顿,继续道:“而且,世界规则松动,武者修行前路已开,此乃惠及天下修行者的大事。假以时日,我玄唐必能涌现出更多宗师,甚至……超越宗师的存在。”
李琰听得心潮起伏,但帝王心性让他立刻想到了隐患:“机缘虽大,风险亦不小。若对面世界存在强大异族或恐怖灾厄,引狼入室,又当如何?”
“伯父所虑极是。”李之源正色道,“故而,探索需谨慎,需有章法。侄儿以为,当由朝廷牵头,联合各大宗门、世家,成立一个‘万界探索司’,制定规则,统一调度。对已探明的通道,根据风险等级进行管理。低风险者,可鼓励民间商会、佣兵团体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探索贸易;高风险者,则需由朝廷或指定强力机构管控,甚至暂时封锁。”
“至于可能存在的威胁……”李之源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自信,“我玄唐国力鼎盛,武道昌隆,更有伯父您这等明君坐镇,何惧异域宵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我风行体系,愿为朝廷先锋,提供探查情报与部分技术支持。”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朝廷,表明了合作态度,又隐晦地展示了自身实力和不可或缺的地位。
李琰深深地看着李之源,半晌,忽然笑道:“好!好一个‘天地晋升之兆’!好一个‘万界探索司’!之源,你此言,深得朕心!”
他心中明了,李之源此举是主动将部分主导权交给朝廷,换取合法性与更大层面的合作,避免风行体系吃独食成为众矢之的。而这,也正是目前维持稳定、共同应对变局的最佳方式。
“此事关乎国运,便依你之言。朕会即刻召集重臣,商议成立‘万界探索司’之事。届时,还需你这‘先行者’多多出力才是。”李琰做出了决断。
“侄儿义不容辞。”李之源躬身应道。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气氛看似融洽。然而,无论是李琰还是李之源都清楚,这暂时的合作之下,是各方势力在新的棋盘上即将开始的激烈博弈。风行体系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已然占据了有利位置,但朝廷、宗门、世家乃至那些苏醒的老怪物,绝不会甘心落后。
就在李之源准备告退之时,影老忽然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王爷,刚收到幽州‘听风部’急报。他们在探索‘黄级三号’通道(赤荒界)时,发现了非我族类的……探索者痕迹。”
李之源目光一凝:“具体。”
影老沉声道:“根据符鸟传回的最新影像,在赤荒界深处,发现了非自然形成的石堆标记,以及……一种从未见过的、类似于爪印的足迹,绝非已发现的那些三眼蜥蜴所能留下。”
李之源与李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看来,这“万界潮生”,并非只有玄唐一方在行动。未知的邻居,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第七十三回 中 完)
第七十三回:万界潮生风云涌 之源定策掌先机(下)
第一节:朝堂定策
紫宸殿内,因李之源带来的消息与建议,一场小范围的高层会议迅速召开。除皇帝李琰、李之源和影老外,仅有宰相秦文正(秦玉龙祖父)、兵部尚书以及一位皇室辈分极高的宗正在场。
当李之源再次展示留影符石中赤荒界的景象,并重点指出那非比寻常的石堆标记与奇异足迹时,在场众人的脸色都凝重起来。
“异族?!”兵部尚书声音沉肃,“若真如此,其是善是恶?其实力如何?是否会通过通道入侵我界?此事关乎社稷安危,必须慎之又慎!”
宰相秦文正捻着胡须,沉吟道:“陛下,富昌王殿下所言‘万界探索司’之议,老臣认为可行,且需尽快推行。然,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已发现通道,尤其是出现异族痕迹通道的管控与防御。幽州‘黄级三号’通道,风险等级需立刻上调!”
宗正也点头附和:“确应如此。我玄唐虽不惧战,但亦不可盲目乐观,需知己知彼。”
李琰看向李之源:“之源,你风行对此通道探查最为深入,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李之源早有腹案,从容道:“陛下,诸位大人,依目前信息,尚无法判断对方意图与实力。但主动接触与防御准备需同步进行。侄儿建议:
“第一,立刻调派附近州府精锐边军,封锁落鹰峡,设置警戒线与防御工事,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道入口。同时,请朝廷阵法师前往,布下预警与防御阵法。
“第二,由风行‘听风部’牵头,加派更多、更隐蔽的符鸟进行持续监控,并尝试向赤荒界深处进行有限度的探索,争取获取更多关于此异族的信息。
“第三,组建一支精干的‘先遣侦缉队’,成员需包含善于隐匿、追踪、侦查的好手,以及通晓多种语言、文化(以防万一能沟通)的学者,做好随时进入赤荒界,进行近距离接触或侦查的准备。
“第四,此事目前需严格保密,避免引起民间恐慌,也防止其他势力贸然行动,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李之源的条陈清晰明了,兼顾了防御、侦查与外交(或接触)准备,显得深思熟虑。众人闻言,皆微微颔首。
“便依之源所言。”李琰最终拍板,“兵部,立刻调遣幽州大营‘飞熊卫’前往落鹰峡布防!影老,协调皇室供奉中的阵法师随行。秦相,‘万界探索司’的筹建由你总领,之源协同,尽快拿出章程,遴选各方人才。至于先遣侦缉队的人选……”他目光转向李之源。
“侄儿麾下,或有人选。”李之源接口道。他心中已有计较,此事风险与机遇并存,必须用自己最信得过、且能力足够的人。
“好!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李琰给予了充分的信任,或者说,是目前情况下最合适的选择。“记住,安全第一,获取情报优先,尽量避免爆发直接冲突。”
“侄儿明白。”
第二节:王府点将
离开皇宫,李之源并未回府,而是直接通过秘密渠道,将指令传达到了几个关键人物处。
半个时辰后,唐王府,那处防守最为严密、被李之源以层层阵法笼罩的后院静室内。
数道身影悄然汇聚。
除了核心的秦玉龙、程度外,还有两人。
一人身着紧身黑色劲装,面容普通,属于丢入人海便再难寻见的类型,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气息若有若无,仿佛与周围的阴影融为一体。此人代号“影刹”,是风行体系内“听风部”中最顶尖的潜行与侦查宗师之一,尤擅追踪、匿迹、一击必杀。
另一人则是一位看起来有些瘦弱、戴着厚厚水晶镜片(由透明水晶打磨而成,乃风行工坊特产)的青年,他怀里抱着几卷厚厚的、以特殊兽皮鞣制的地图与笔记,眼神中充满了学者式的专注与好奇。他名叫墨文,并非武者,而是秦玉龙网罗来的一位奇才,精通古文字、地理、民俗乃至一些偏门的异族传说,对未知事物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与洞察力。
“情况便是如此。”李之源言简意赅地将赤荒界发现异族痕迹以及朝廷的决议说了一遍。“此次先遣任务,由影刹负责行动与安全,墨文负责情报分析与可能的沟通尝试。玉龙统筹后方支援,程度负责与朝廷相关部门协调,并利用你的渠道,从江湖上搜集任何可能与异族相关的蛛丝马迹。”
“是,王爷!”四人齐声应道。
影刹面无表情,只是默默检查着随身携带的几种特制工具:淬有强力麻药的吹针、可用于攀爬与布置陷阱的玄铁丝、以及数张李之源亲手绘制的、效果各异的“敛息符”与“神行符”。
墨文则扶了扶眼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已经开始翻阅他带来的笔记,喃喃自语:“暗红色荒原,硫磺气味,三眼蜥蜴……似乎与古籍中记载的‘焦炎之地’有些相似,若真是,其上古时期可能栖息着崇拜火焰与大地之力的‘岩烬族’?不过记载模糊,还需实证……”
程度拍着胸脯:“老大放心,江湖上的消息包在我身上!保证连哪个门派长老昨晚尿炕都给你查出来!”他被秦玉龙瞪了一眼,才讪讪地收起玩笑神色。
秦玉龙沉声道:“我会调动所有资源,确保信息传递畅通,物资补给及时。王府的‘微型传音法阵’(短距离、小范围定点传音,技术尚不成熟,耗能巨大,仅限核心人员使用)会保持开启,随时联络。”
李之源点点头,又取出两枚玉符递给影刹和墨文:“这是‘小挪移符’,激发后可瞬间将你们传送回三十里内预设的坐标点,但能量波动极大,且只能使用一次,非生死关头,不可轻动。”这是他近期对空间法则有所领悟后,结合符箓之术的试验品,数量极少。
“谢王爷!”两人郑重接过,贴身藏好。
“去吧,万事小心。”李之源挥挥手,“我要的不是英雄,是活着带回情报的人。”
影刹与墨文躬身一礼,身影悄无声息地融入阴影,消失在静室之中。
第三节:赤荒初探
两日后,幽州,落鹰峡。
原本荒僻的峡谷如今已被大队精锐兵马封锁,旌旗招展,杀气森然。飞熊卫的将士们身着玄甲,手持劲弩,警惕地巡逻着。峡谷入口处,数名皇室供奉阵法师正在忙碌,一道道灵光被打入地面与岩壁,构筑起简易的预警与防御阵法。
在距离漆黑通道入口约百丈的一处隐蔽观察点,影刹与墨文已然就位。他们并未穿着军服,而是换上了与赤荒界环境色调相近的暗红色伪装服。
“通道口能量稳定,与之前记录无异。”影刹通过贴在额头、连接着远处一只伪装成岩石的微型机关眼(更小型、更隐蔽的机关鸟变种)的传音符,冷静地汇报着。那只机关眼正牢牢盯着通道入口。
墨文则在一旁,借助一块打磨光滑的“映光板”(利用光线折射原理,在特定角度观察能量流动的简易工具),观察着通道周围细微的能量变化,并在一张兽皮卷上快速勾勒、记录。
“根据现有数据,通道另一端的出口点,位于一片相对平坦的砾石区域,视野尚可,利于观察也利于隐蔽。”墨文低声道,“我们按计划,先由机关眼和符鸟进行一轮更深入的扇形侦查,确认入口周边安全后,再潜入。”
影刹点头,操控着另外几只早已准备好的、形似赤荒界那种三眼蜥蜴的微型机关兽,悄无声息地钻进了漆黑漩涡。
等待是煎熬的。通过机关兽的视角,他们看到了更多赤荒界的荒凉景象,也发现了更多那种三眼蜥蜴的活动痕迹,但并未再发现石堆标记或奇异足迹。
一个时辰后,初步侦查完成,确认通道入口方圆五里内,未发现明显威胁。
“行动。”影刹言简意赅。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激发身上的“敛息符”,周身气息瞬间降至最低,仿佛两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影刹当先,身形如鬼魅般掠出,几个起落便悄无声息地没入了漆黑通道。墨文虽不擅武力,但身法亦是不弱,紧随其后。
短暂的晕眩与空间转换感后,两人已置身于那片暗红色的荒原。一股混合着硫磺与尘埃的干燥热风扑面而来。
“已抵达赤荒界。环境参数与记录相符,能见度良好,风向稳定……”墨文立刻通过贴身的微型传音法阵核心部件(一个巴掌大小、刻满符文的玉盘),向后方汇报基本情况。
影刹则如同最警惕的猎豹,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视四周,同时伏低身体,借助地面的沟壑与怪石阴影隐匿身形。他取出一个罗盘状的法器(注入了李之源一丝神识印记,可微弱感应空间通道方位),确认了返回点的方向。
“按计划,向东南方向,疑似石堆标记发现区域潜行。”影刹低语。
两人一前一后,保持着安全距离,在荒凉死寂的大地上无声移动。影刹负责警戒与清除可能存在的威胁(比如偶尔从地底钻出的三眼蜥蜴,都被他巧妙避开或用吹针无声放倒),墨文则不断记录着地形、地质、空气成分(通过一种试纸类符箓测试)等数据。
前行了约十里,地势开始出现起伏,出现更多巨大的、风蚀严重的怪石。
突然,影刹猛地举起右手,做出一个“停止,隐蔽”的手势。两人瞬间蜷缩进一道深深的地裂之中。
影刹指了指前方一块巨石的顶端。墨文顺着方向望去,瞳孔微缩——只见在那巨石顶部,赫然堆砌着三个拳头大小的暗红色石块,呈品字形摆放,与之前符鸟传回影像中的石堆标记,形制一模一样!而且,看起来是新的!
就在此时,一阵细微的、不同于风声的摩擦声,从巨石的另一侧传来。
影刹屏住呼吸,将一枚薄如蝉翼的“窥镜”(类似潜望镜原理的简易光学器具,避免直接探头观察)缓缓伸出地裂边缘。
透过窥镜,他看到了令其心神一紧的景象。
巨石后方,两道身影正缓缓走过。
那并非人类!
它们身高约与常人相仿,但体型更加敦实粗壮,皮肤呈现出与大地相近的暗红色,且表面仿佛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类似岩石的角质层。它们的头颅硕大,没有明显的头发,五官粗犷,眼睛是浑浊的黄色,开阖间似乎有微光闪烁。四肢短而有力,手掌宽大,指尖锋利。
它们身上穿着简陋的、似乎由某种兽皮和矿物片缝合而成的衣物,手中握着粗糙但看起来十分沉重的石斧与骨矛。它们行走时步伐沉重,落地无声,显示出不俗的力量与控制力。
最重要的是,它们一边走,一边用一种低沉、沙哑、充满喉音的语言在进行交流,目光不时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影刹不敢多看,迅速收回窥镜,对墨文做了一个“发现目标,两名,类人异族,有武装,有语言”的手势。
墨文心脏砰砰直跳,既有紧张,更有一种发现新事物的激动。他极力倾听那陌生的语言,试图分辨出任何可能的规律或词汇。
那两名异族在巨石附近徘徊了片刻,检查了一下那个石堆标记,又低声交谈了几句,便朝着与影刹他们来时相反的方向,缓缓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嶙峋的怪石群中。
直到确认对方走远,影刹才松了口气,但眼神依旧凝重。
“记录:发现类人智慧生物,暂命名‘赤岩族’。体型敦实,皮肤似岩,有原始武装,具备语言。行为模式显示其具有社会性与领地意识。其实力……根据步伐与气息判断,约在后天七重到先天初阶之间。”影刹冷静地通过传音玉盘汇报。
墨文补充道:“语言体系未知,音调低沉喉音重,需更多样本分析。其检查石堆标记的行为,表明这可能是一种路标或边界标记。”
首次接触,虽然只是远观,但信息量巨大。这证实了赤荒界确实存在智慧异族,而且看起来并非易于相处的类型。
“获取样本,立即撤回。”后方传来了秦玉龙的指令,沉稳中带着一丝紧迫。
影刹会意,小心翼翼地从地裂中钻出,快速移动到那石堆标记旁,用特制的工具取走了最小的一块石头,并收集了附近地面的一些足迹尘土样本。墨文则迅速绘制了那两名异族的素描。
完成这一切后,两人毫不迟疑,沿着来路,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撤离,顺利返回了通道入口,在飞熊卫将士警惕的目光中,回到了主世界。
第四节:余波荡漾
影刹与墨文带回的消息与样本,第一时间被列为最高机密。
经过初步分析,那石块材质特殊,蕴含微弱的火土双属性能量,非主世界常见矿物。足迹尘土中也分析出了一些独特的微生物与元素成分。
那两名“赤岩族”的画像被秘密分发给了风行体系最核心的情报人员以及朝廷少数高层。
“赤岩族……后天七重至先天初阶……”李之源看着影刹的报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看来这个界域的整体力量层次,似乎不算太高?但也不能排除有更强者存在。”
秦玉龙分析道:“从其装备和行为看,尚处于比较原始的部落文明阶段。但既然能进行跨通道标记(假设石堆是他们所留),说明他们对空间通道有所认知,这本身就不简单。”
程度那边也从江湖渠道反馈回来一些零碎消息,有几个靠近其他空间通道的偏远村落,传言看到了“形貌古怪的影子”在夜间出没,但都语焉不详,无法证实是否与赤岩族有关。
“加强所有已发现通道的监控,尤其是那些环境与赤荒界类似的。”李之源下令,“同时,加快‘万界探索司’的筹建,我们需要尽快建立起一套应对不同界域、不同异族的标准化流程和应急预案。”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思绪翻腾。
赤岩族的出现,只是揭开了万界潮生序幕的一角。玄唐世界面对的,将不再是内部的门派争斗、王朝更迭,而是更加广阔、更加复杂、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多元界域格局。
风行体系凭借先机和技术,占据了暂时的优势,但这种优势能保持多久?朝廷、宗门、那些苏醒的老怪物,乃至其他尚未可知的异界文明,都会在这全新的棋盘上落子。
“资源、信息、力量……还有时间。”李之源低声自语,“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呢?”
是继续深度探索赤荒界,尝试与赤岩族建立联系(或冲突)?还是将资源投向其他更具潜力的新界域?亦或是……优先处理主世界内部,那些因规则松动而可能现世的古老遗迹?
第七十三回(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