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场尴尬的婚礼后,狄家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静。林予幽最初几日以泪洗面,闭门不出。但在狄老夫人和狄绾的耐心开导,以及自身那股外柔内刚的韧性支撑下,她逐渐接受了现实。
她明白,事已至此,哭闹无用,反而徒惹人笑话。她选择了沉默地承担起长孙媳的责任。
每日清晨,她依旧准时向公婆请安,神色平静,举止得体,只是眼底深处总藏着一抹挥之不去的郁色。她开始接手管家事务,其精明与条理很快显现出来。
狄家田产、铺面的账目,她梳理得清清楚楚;下人调配,井井有条;甚至还能提出些改进的建议,让狄文渊都暗自点头称赞。
狄昭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愧疚与日俱增,同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敬佩与关注悄然滋生。他发现自己总会不自觉地留意正厅或回廊里那道纤细却挺直的身影,留意她吩咐下人时温和却不失威严的语气,留意她偶尔独自凭栏时那瞬间流露的脆弱与哀愁。
一日午后,狄昭在自己书房内研读《孙子兵法》,正对一处“虚实篇”的注解苦思不解,有些烦躁地起身踱步,不知不觉竟走到了府中藏书的小阁楼下。隐约听到楼上有细微的翻书声,他鬼使神差地走了上去。
推开虚掩的门,只见林予幽正站在书架前,踮着脚试图取下一本位置较高的《六韬》。阳光透过窗棂,勾勒出她优美的侧影和微微蹙起的秀眉。
狄昭几乎是下意识地快步上前,轻松地帮她取下了那本书。
林予幽吓了一跳,转过身,见是狄昭,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慌乱与尴尬,连忙后退半步,垂下眼帘,低声道:“多谢……二叔。”
那声“二叔”叫得极其生涩,却又透着难言的颤音……
狄昭心中也是一刺,将书递过去,尽量让语气自然:“大嫂…也看兵书?”他注意到她手上还拿着一本《六军镜》。
林予幽接过书,脸颊微红,低声道:“闲来无事,胡乱翻翻。父亲在世时,也曾涉猎此类,妾身耳濡目染,略知皮毛。”她顿了顿,似乎想缓解气氛,轻声道,“方才见二叔似有烦忧,可是在研读兵法遇了难处?”
狄昭没想到她会主动问及,一时竟有些无措,便将那处不解说了出来。
林予幽凝神细听,沉吟片刻,竟轻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虽不似大家那般系统,却角度新颖,切中要害,仿佛天生对军阵变幻有一种敏锐的直觉。
狄昭听得眼前一亮,心中震惊不已!他从未想过,一位深闺女子,竟有如此见识!两人就着兵书,竟不知不觉讨论了小半个时辰,直到楼下传来狄绾呼唤“大嫂”的声音,两人才猛然惊醒,迅速拉开了距离,气氛再次变得尴尬起来。
但从那以后,狄昭发现,自己无法控制地去关注她。他会“偶然”在她经过练武场时,将一套家传枪法使得格外凌厉;会在得知她对某本杂记感兴趣时,悄悄寻来放在她可能经过的地方;会在家族聚餐时,下意识地将她喜欢的菜式挪到离她近些的位置。
而林予幽,同样心绪复杂。她无法忽视那个英挺的身影。他练武时的专注,读书时的沉静,与长辈说话的恭谨,对待下人的宽和…都与她最初那惊鸿一瞥的印象渐渐重合,甚至更加深刻。她知道这不对,这是她的“小叔子”,她名义上的夫君是远在京城的狄安。
她强迫自己压抑,躲避,但眼神总会不由自主地追随他,在他看过来时又慌忙移开。那种克制与悸动交织的痛苦,日夜煎熬着她。
三弟狄骁第一个察觉到了二哥和“大嫂”之间那种不同寻常的微妙气氛。他性子直率,找了个机会,直接堵住狄昭:“二哥,你最近怎么回事,老往大嫂跟前凑?我可提醒你,那是大哥的媳妇儿!就算大哥现在…你也不能动歪心思!”
狄昭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脸色涨红,厉声道:“休得胡言!我…我只是敬佩大嫂持家有方,多有请教罢了!你再胡说,我撕了你的嘴!”然而他闪烁的眼神和急促的语气,却出卖了他。
狄骁哼了一声,没再多说,但眼神里的担忧却更深了。
而小妹狄绾,则依旧天真烂漫。她十分喜欢这位温柔又聪明的大嫂,时常黏着她说话、绣花、打理花园。她偶尔也会拉着狄昭一起,笑嘻嘻地说:“二哥,你看大嫂把这盆兰草养得多好!”
“二哥,大嫂做的点心可好吃了,你也尝尝!”
每当这种时候,狄昭和林予幽都只能强装镇定,努力维持着叔嫂的距离,但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张力,却连懵懂的狄绾偶尔都会觉得有些奇怪。
秋深露重,一夜,狄昭辗转反侧,终于朦胧睡去。
梦中,不再是冰冷的礼仪和隔阂。他仿佛又回到了迎亲那日的桃花林,没有公鸡,没有宾客,只有他和她。
她穿着嫁衣,笑靥如花,向他伸出手…红烛摇曳,锦帐春暖…(此处可模糊描写美好梦境与肌肤之亲的片段,体现其潜意识渴望)
突然,大哥狄安冰冷愤怒的脸出现,父母痛心疾首的目光,乡邻指指点点的嘲笑…狄昭猛地从梦中惊醒,冷汗涔涔,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负罪感与恐惧。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是孽缘,是毁灭!他必须逃离!
几乎在同一夜,林予幽也从相似的梦境中惊醒,泪湿枕巾。梦中越是美好,醒来就越是痛苦绝望。她用力掐着自己的手臂,用疼痛提醒自己现实的身份与枷锁。
冬去春来,隆裕二十五年到了。狄安偶尔有家书寄回,只言苦读,不提归期。狄家上下几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唯有那份微妙的情绪在狄昭与林予幽之间无声流淌,愈发沉重。
直到隆裕二十六年春,京城传来消息:狄安高中榜眼!
狄家上下 一片欢腾,然而喜悦尚未持续多久,紧接着传来的消息便是:新科榜眼狄安,深受陛下赏识,并被中书令苏治苏相爷看中,欲将孙女许配于他!
这个消息,对于狄家,尤其是对于林予幽和狄昭,不啻于晴天霹雳!
林予幽听到消息时,正在核算账目,手中的笔“啪”地一声掉落,墨迹污了账本也浑然不觉,脸色惨白如纸,整个人摇摇欲坠。最后一丝等待夫君归来、或许能得个交代的渺茫希望,彻底粉碎。她感觉自己像个被彻底抛弃、愚弄的笑话。
而狄昭,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是无边的愤怒!他想到林予幽这一年多来的隐忍、付出、以及那双深藏哀愁的眼睛,想到大哥竟在京城另结高枝,将家乡的父母、族规、还有这位名义上的妻子完全抛诸脑后!一股热血直冲头顶!
他再也忍不住了!他冲回书房,抓起笔就想给狄安写信质问,却被闻讯赶来的狄骁拦住。
“二哥!你冷静点!这只是传闻!等大哥的家书!说不定是误传!”
“误传?!”狄昭眼睛赤红,“无风不起浪!他若心中无鬼,为何这么久不归家?为何从不提大嫂一字?我要去京城!我要亲口问他!问他到底还有没有心!”
他挣扎着,怒吼着,积压了一年多的愧疚、压抑、以及那份不被允许的情感,此刻全都化作了对兄长的愤怒,轰然爆发出来。这便有了难江县城门口,狄骁与狄绾拼命阻拦二哥的那一幕。
茶肆雅间内,狄骁艰难地讲完了这段漫长的往事,狄昭垂着头,拳头紧握,身体微微颤抖。狄绾早已在一旁偷偷抹眼泪。
周景昭、陆望秋、司玄、清荷皆是一片静默。这故事中的无奈、挣扎与情愫,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和深刻。
周景昭看着狄昭那痛苦而执拗的模样,终于明白,为何狄骁要说“大嫂心里更苦”,也明白狄昭为何拼着触犯族规家法也要上京——那不仅仅是为家族讨说法,更是为他心中那个早已情根深种、却囿于礼法而不得的女子,求一个解脱,或许…也是为自己求一个可能。
欲招揽“狄家三杰”,必须先解开狄昭这个最大的心结。否则,即便他人在军中,心也永远被困在巴州那个小院里,困在那位“大嫂”的泪眼中。
周景昭的目光不由望向身旁的陆望秋,只见她亦是秀眉微蹙,眼中带着思索与同情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