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在青藏公路上颠簸了五天,窗外的风景早已从青海湖畔的碧波草原,变成了昆仑山脉脚下的苍茫戈壁。第六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落在远处连绵的雪山上时,老周突然放慢了车速,指着前方的山口喊道:“前面就是昆仑山口了!过了山口,再走半天,就能看到瑶池方向的冰川了!”
沈砚之坐在副驾驶座上,下意识地抬头望向窗外 —— 昆仑山口的风裹挟着雪粒,在山口处卷起白色的旋风,像一条舞动的银蛇;山口两侧的岩石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霜,上面刻着 “昆仑山口” 四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可他刚看了片刻,就觉得太阳穴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像是有无数根细针在扎,眼前的景象也开始模糊,耳边的风声变得遥远,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砚儿,你怎么了?” 沈竹礽坐在后排,第一时间察觉到他的异常,赶紧探过身,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 —— 没有发烧,却透着一股不正常的冰凉。
小徐医生也立刻凑过来,从随身的急救包里掏出一个便携式血氧仪,夹在沈砚之的手指上。仪器的屏幕很快亮起,显示血氧饱和度只有 82%,心率却高达 110 次 \/ 分。“是高原反应!” 小徐医生的语气很严肃,“海拔突然升高到 4700 米,身体还没适应,出现了急性高原反应症状。”
她一边说着,一边快速从急救包里拿出一个便携式吸氧机,连接好鼻导管,轻轻塞进沈砚之的鼻孔:“先吸氧,每分钟 2 升,吸半小时再测一次血氧。我再给你拿点红景天胶囊,温水送服,能缓解头痛和呼吸困难。”
李船长赶紧将车停在路边避风处,打开车内的暖风 —— 虽然车外寒风刺骨,但车内的温度能稍微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阿妹从背包里掏出一个保温杯,倒了一杯温水递给沈砚之,眼神里满是担忧:“砚儿,你慢点喝,别着急,我们不赶时间,等你好点了再走。”
沈砚之吸着氧气,感觉胸口的憋闷感渐渐缓解了些,他接过水杯,小口小口地喝着,然后吞下小徐医生递来的胶囊。“祖父,我没事,” 他虚弱地笑了笑,看向沈竹礽,“只是有点头晕,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我们不能停下来,蛇蛊教的人说不定已经在去瑶池的路上了,得尽快赶到那里,找到地脉钥。”
“现在最重要的是你的身体!” 沈竹礽皱紧眉头,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要是你倒下了,我们就算到了瑶池,也很难顺利找到地脉钥。听小徐医生的,先休息,等身体适应了再走。”
小徐医生也跟着劝道:“沈先生说得对,急性高原反应要是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发肺水肿或脑水肿,那会更危险。我们现在需要找个避风的地方,让沈砚之好好休息一晚,适应一下高原环境,明天再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