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节鞭“啪”地甩过去,鞭梢缠住短刀,轻轻一扯,刀就飞了。接着,鞭子像长了眼睛似的,专抽家丁们的屁股,抽得他们嗷嗷叫,抱着屁股在院子里蹦。李三麻子想跑,被鞭梢勾住裤脚,“扑通”摔了个狗吃屎,剩下的那只眼睛正好撞在石头上,疼得他满地打滚。
“滚!”丫蛋叉着腰,“再敢来,打断你们的腿!”
九节鞭“嗖”地窜到院墙上,对着李三麻子他们“啪啪”抽了两下,像是在示威。李三麻子连滚带爬地带着家丁跑了,连掉在泥坑里的刀叉都忘了捡。
村里人听说九节鞭打跑了李三麻子,都跑来道谢。王老实看着九节鞭,又看看丫蛋,叹了口气:“没想到你这鞭子还有点用。”
九节鞭在地上打了个转,像是在得意。
过了阵子,县里来了个戏班子,说是要在柳树屯搭台唱戏。班主是个白胡子老头,听说了九节鞭的事,特地来拜访王老实。
“老哥,我想借你的鞭子用用。”白胡子老头作揖,“我这戏班子有出《武松打虎》,缺个像样的兵器,你这鞭子要是能上台,保管能红。”
王老实没主意,看丫蛋。丫蛋摸着九节鞭:“你想去吗?”
九节鞭在她手里抖了抖,像是点头。
唱戏那天,台下挤满了人。轮到《武松打虎》,“武松”刚要上台,九节鞭突然自己窜了出去,“呼”地绕着戏台转了三圈,引得台下一片叫好。接着,它“啪”地抽在扮演老虎的演员身上,那演员没防备,“嗷”地一声跳起来,逗得台下哈哈大笑。
“武松”也乐了,索性跟九节鞭对打起来。那鞭子像是有灵性,总能恰到好处地避开“武松”的拳头,还时不时用鞭梢撩他的衣襟,把“武松”耍得团团转。台下的掌声雷动,比看真打虎还热闹。
戏演完了,白胡子老头非要给王老实塞银子:“老哥,你这鞭子是个活宝啊!跟我去县里唱戏吧,保准能赚大钱!”
王老实摆摆手:“它野惯了,待不住。”
九节鞭“嗖”地飞回丫蛋手里,蹭了蹭她的胳膊,像是在说“我不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九节鞭成了柳树屯的一分子。它帮着村里人干了不少事:帮张屠户把猪肉吊上房梁,帮李寡妇把晒的被子收回来,甚至还帮二柱子看孩子——有回二柱子的娃爬到井边,是九节鞭用鞭梢把娃卷了回来。
村里人都说,这九节鞭是个好妖精。
转眼到了冬天,下起了大雪,把柳树屯盖得严严实实。这天夜里,王老实被冻醒了,听见院里有动静。他披了衣裳出去,只见九节鞭在院里转圈,每转一圈,地上就多了个雪团。不一会儿,院里就堆起了个雪人,雪人手里还拿着根树枝,像是在挥舞鞭子。
丫蛋也起来了,看着雪人乐:“你还会堆雪人啊?”
九节鞭“啪”地甩向屋檐,卷下一串冰棱,插在雪人头上当帽子。王老实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回屋拿了块红薯,放在雪人旁边:“给,吃点热乎的。”
九节鞭在他手上蹭了蹭,像是在道谢。
开春的时候,县里来了个官差,说是要征集兵器,抵抗北边来的鞑子。王老实听说了,找到村长老刘头:“我那鞭子能派上用场不?”
老刘头捋着胡子:“那鞑子凶得很,你这鞭子……能行吗?”
正说着,九节鞭“嗖”地窜了出去,“啪”地抽在院外的老槐树上,碗口粗的树枝应声而断。众人都看呆了。
“行!”老刘头一拍大腿,“就它了!”
出发那天,村里人都来送。丫蛋把九节鞭递给王老实:“让它小心点。”
九节鞭在丫蛋手里转了转,又“啪”地甩向天空,像是在跟她告别。
王老实带着九节鞭上了战场。起初,士兵们见他带条鞭子,都笑话他。可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九节鞭就显了威风。它像是一道黑色的闪电,在鞑子堆里穿梭,鞭梢过处,鞑子的刀枪纷纷落地,有的还被抽得满脸是血,嗷嗷叫着逃跑。
有回鞑子的骑兵冲过来,眼看就要踏平阵地,九节鞭突然“呼”地展开,缠住了领头那匹马的腿,那马“嗷”地一声摔倒,后面的骑兵躲闪不及,一下子撞成一团。士兵们趁机冲杀过去,打了个大胜仗。
将军见九节鞭这么厉害,特地给王老实记了大功,还想把鞭子留下当镇军之宝。王老实不乐意:“这鞭子认主,除了我闺女,谁也使唤不动。”
九节鞭像是听懂了,“啪”地抽在将军的盔甲上,留下个浅浅的印子,像是在示威。将军没办法,只好放他们走。
回到柳树屯,村里人敲锣打鼓地迎接。丫蛋抱着九节鞭,眼泪汪汪的:“你可回来了。”
九节鞭在她脸上蹭了蹭,像是在安慰她。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只是九节鞭好像变了点。它不再像以前那么调皮,大多数时候就安安静静地待在丫蛋身边,只有在丫蛋遇到危险或者村里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才会动一动。
有天夜里,王老实起夜,看见九节鞭在院里发光,淡淡的,像月光。他揉了揉眼睛,只见鞭子上的云纹像是活了过来,在铁身上慢慢游动。王老实没敢惊动它,悄悄回了屋。
第二天一早,丫蛋发现九节鞭变了样。它好像更亮了,铁身泛着一层柔和的光,錾的云纹像是被镀了层金,看着格外好看。
“它好像长本事了。”丫蛋跟王老实说。
王老实点点头:“嗯,是个好物件。”
又过了些年,丫蛋嫁了人,搬到了邻村。九节鞭跟着她一起去了新家。王老实偶尔去看闺女,总能看见九节鞭躺在丫蛋的孩子旁边,像个守护神。
有回王老实问丫蛋:“它还闹腾不?”
丫蛋笑:“不了,就看着孩子,孩子哭了,它还会用鞭梢拍拍孩子的背。”
王老实叹了口气:“也是个通人性的。”
再后来,王老实老了,走不动路了。丫蛋带着九节鞭回来看他,那鞭子已经不像当年那么乌黑发亮,铁身有些地方甚至起了锈,但依旧硬朗。
王老实拉着丫蛋的手:“这鞭子跟着你,我放心。”
九节鞭“啪”地掉在地上,在王老实脚边打了个转,像是在跟他告别。
王老实走的那天,九节鞭在院里转了一整天,把院里的花花草草都打理得整整齐齐。到了晚上,它突然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像是在哭。
村里人都说,那是九节鞭在送王老实最后一程。
很多年后,柳树屯的人还在说九节鞭的故事。有人说它跟着丫蛋的孩子去了远方,有人说它藏在了王老实的坟里,还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能看见一条乌黑的鞭子在柳树屯的上空飞,像是在守护着这个它待了一辈子的地方。
不管在哪,柳树屯的人都记得,曾经有个九节鞭精,调皮捣蛋,却又善良勇敢,陪着他们走过了一段热热闹闹的日子。就像老人们常说的:万物有灵,只要你对它好,它总会用自己的方式报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