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这一手出人意料,让朝中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不过,苏明远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这位睿智的君主并不想让任何一个派系完全占据上风,而是希望通过实际的政绩来选拔人才。
三日后,具体的改革实验方案终于公布了。皇帝将政务分为五大领域:财政改革、军事改革、吏治改革、民生改革、以及对外政策。每个领域都由不同的大臣负责,时限一年,根据实际效果评定成败。
王文正被任命负责财政改革,李德昭负责军事改革,而苏明远意外地被任命负责吏治改革。这个任命让许多人都感到意外,毕竟苏明远的资历相对较浅。
但苏明远心中清楚,这个任命绝非偶然。他的分级处理法和危机应对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皇帝这是给他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
当天下午,苏明远收到了来自各方的祝贺和试探。王文正派人送来贺礼,同时暗示希望在改革中能够相互配合。李德昭也通过中间人表达了合作的愿望,认为吏治改革与军事改革有很多交集。
但最让苏明远重视的,是来自皇宫的一个消息。
老爷,管家神秘地说道,宫中有人传话,说皇上对您的任命很有期待,希望您能拿出真正的成果来。
这个消息让苏明远既兴奋又紧张。皇帝的期待是最大的动力,但也是最大的压力。
当晚,苏明远在书房中召集了几位心腹,包括刘先生在内,商讨吏治改革的具体方案。
老爷,这次机会千载难逢,刘先生激动地说道,如果我们能在吏治改革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您的政治地位将得到极大提升。
苏明远点点头: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拿出一个真正有效的改革方案。不能只是小修小补,要有实质性的创新。
那您打算从哪里入手?另一位幕僚问道。
苏明远早有考虑: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二是政务流程的优化,三是监督机制的完善。
他拿出一张纸,上面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内容:
官员选拔方面,现在的科举制度虽然相对公平,但过分注重文学才能,忽视了实际的行政能力。我建议增加实务考试,让考生处理具体的政务案例,考察他们的实际能力。
政务流程方面,分级处理法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行政体系,包括标准化的办事流程、明确的时限要求、以及有效的协调机制。
监督机制方面,要建立独立的监察体系,不仅要监督官员的廉洁,更要监督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个方案让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如果能够成功实施,确实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但刘先生也提出了担忧:老爷,这个方案虽然很好,但阻力可能很大。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改革。
苏明远早有心理准备:阻力肯定会有,但我们有皇帝的支持,有改革的名义,也有实际的成果作为支撑。关键是要策略得当,步骤稳妥。
具体如何操作?
苏明远展开了详细的规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几个试点部门实施新的政务流程,积累经验,证明效果。第二阶段,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成功的做法,同时开始改革官员选拔制度。第三阶段,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形成制度化的保障。
这个规划体现了苏明远的政治智慧:既有创新的勇气,又有稳妥的策略;既考虑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又照顾到了现实的可能性。
接下来的几天,苏明远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他首先选定了三个试点部门:工部的一个司、户部的一个司、以及吏部的一个司。这三个部门的业务性质不同,代表性比较强。
然后,他开始招募改革团队。除了从各部门抽调有经验的官员外,他还特意招募了一些年轻有为的官员,这些人思想相对开放,更容易接受新的理念。
在人员配置上,苏明远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技巧。他既安排了王文正派系的人,也安排了李德昭派系的人,甚至还有一些中立派的官员。这样做既能获得各方的支持,又能避免被任何一方完全控制。
但是,真正的考验很快就来了。
改革方案公布后,立即引起了朝中的激烈争议。保守派认为改革过于激进,可能会破坏现有的秩序;激进派则认为改革还不够彻底,应该更大胆一些。
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吏部的一些老臣。他们认为苏明远的改革是对传统制度的挑战,特别是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更是触及了士大夫阶层的根本利益。
吏部尚书张大人私下里对苏明远说:明远,你的改革理念我理解,但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科举制度是我朝立国之本,轻易改动不得。
苏明远耐心地解释:张大人,我并非要废除科举制度,而是要完善它。增加实务考试,目的是选拔更有实际能力的官员,这对朝廷是有利的。
话虽如此,但阻力很大啊。张大人忧虑地说道,很多人都在观望,看你这个改革能不能成功。
苏明远心中明白,这正是关键时刻。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整个朝廷的未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意外的支持让苏明远大受鼓舞。
皇帝在一次小范围的朝会上,公开表达了对吏治改革的期待。他说:朝廷用人,应以才能为准,不应拘泥于陈规。苏爱卿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朕全力支持。
皇帝的明确表态,让反对声音立即小了很多。毕竟,没有人敢公然对抗皇帝的意志。
但苏明远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执行层面。再好的改革方案,如果不能有效执行,也只是纸上谈兵。
他决定亲自坐镇试点部门,监督改革的实施。每天早出晚归,深入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月后,第一批成果出来了。三个试点部门的工作效率都有了明显提升,公文处理时间平均缩短了30%,错误率下降了50%。
更重要的是,这些部门的官员们普遍反映,新的工作流程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工作压力反而减轻了。
这些成果让苏明远在朝中的威望大增。连一些原本反对改革的人,也开始改变态度。
王文正在一次私人聚会上对苏明远说:明远,你这次的改革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我原本担心会有很大阻力,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李德昭也通过中间人表达了赞赏:苏大人的改革方法值得学习,实用而且有效。
但苏明远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改革,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阻力。
更重要的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各方势力的博弈也在加剧。每个人都在观察着局势的变化,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苏明远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推进改革,又要处理好各种关系,还要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做好规划。
这是一场考验智慧、勇气和耐力的马拉松,而苏明远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所有的挑战。
夜深人静时,苏明远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他知道,这场政治博弈远没有结束,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但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在这个复杂的权力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窗外夜风轻拂,带来阵阵花香。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背后,各种政治力量正在暗中涌动,准备着下一轮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