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时期的四川广汉,有位名叫姜诗的人。他自幼便遭遇不幸,父亲早早离世,是母亲含辛茹苦、不辞辛劳地将他养大。姜诗深知母亲养育自己的艰辛,那恩情重如泰山,因此对母亲极为孝顺,凡事都顺着母亲的心意,生怕让母亲有半点不悦。
后来,姜诗迎娶了善良贤惠的庞氏为妻。庞氏嫁入姜家后,便将孝顺婆婆视为自己应尽的本分,对婆婆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姜诗的母亲有个颇为特别的喜好,她只钟情于长江水,对井水却丝毫提不起兴趣。可他们家距离长江有六七里之遥,路途颇为遥远,但庞氏没有丝毫怨言,每日都不辞辛劳地前往长江挑水,只为能让婆婆喝上心仪的水。
不仅如此,婆婆还特别爱吃鱼块。庞氏和姜诗便常常精心烹制美味的鱼块,呈给母亲享用。婆婆是个热情好客之人,觉得独自享用美食太过无趣,喜欢与他人一同分享这份快乐。于是,姜诗夫妇便常常邀请邻居的老婆婆来家中,陪着婆婆一同吃鱼,让婆婆的餐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有一天,庞氏像往常一样前往江边挑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突然狂风大作,江面波涛汹涌,狂风裹挟着巨浪,让行走变得异常艰难。庞氏在狂风中奋力前行,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吃力,尽管如此,她还是耽搁了不少时间。等她好不容易挑着水赶回家时,已经比平常晚了许多。
姜诗见妻子如此晚才归来,心中顿时十分不满。他未问清事情缘由,便主观地怀疑庞氏是故意怠慢母亲,一怒之下,竟将庞氏赶出了家门。庞氏满心委屈,却无处诉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心中依旧深深挂念着婆婆。无奈之下,她寄居在邻居家中,白天黑夜都辛勤地纺纱织布,将挣来的钱托邻居转交给婆婆,只为让婆婆的生活不受影响,能一如既往地舒适。
日子一天天过去,婆婆终于得知了庞氏被逐的事情。她对儿子的行为感到十分生气,认为儿子不该如此冲动和不明事理,于是严厉地斥责了姜诗,责令他赶紧把庞氏接回来。姜诗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中后悔不已,赶忙前往邻居家接庞氏。
就在庞氏回家的那天,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家院子旁边突然涌出一股清泉,泉水清澈见底,汩汩流淌。更令人惊奇的是,泉水的味道竟和长江水一模一样。而且,每天都会有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从泉水中跃出,仿佛是上天特意送来的礼物。姜诗和庞氏又惊又喜,他们觉得这一定是上天被他们的孝心所感动,刻意赐予的恩赐。
从那以后,庞氏再也不用每天长途跋涉去长江边挑水了,只需用这涌出的泉水和跃出的鲤鱼,就能很好地侍奉婆婆。一家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幸福美满,欢声笑语常常回荡在小小的庭院之中。
这个“涌泉跃鲤”的故事,作为体现孝道的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要时刻铭记孝顺长辈的美德,让孝道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