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川对柳昊的崇拜之情由来已久,这种情感在朝夕相处中不断加深。自从加入自卫队以来,短短几天的经历让他感觉仿佛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柳昊天马行空般的战略思维熏陶下,时川的军事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拓。每一次在柳昊指导下展开的战斗行动,都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有来无回,充分展现了柳昊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些精妙的战术布置,出其不意的作战方案,都让时川叹为观止。
这时,诸葛栋也快步走了过来,与柳昊紧紧相拥。这几天里,时川至少还见过柳昊一次,而诸葛栋却是久别重逢,两人相见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柳昊环视众人,郑重其事地说道:我这次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看望慰问我们的伤员,二是想就根据地建设问题与你们深入交流。之后我们还要召开干部会议统一思想认识。部队发展速度太快,这既是好事也暗藏风险,所以必须加强思想引导和教育。你们安排一下,下午三点,除必要执勤人员外,全体集合开大会。会议结束后我还得立即赶回去,大队那边今天要完成整编工作,经济部的培训正在进行,情报部的人员培训也进入尾声。周部长今天也回来了,他孙女更是了不起,硬是昼夜不停地学习了两天,完全掌握了全套摄影技术。听说你们也缴获了一套设备,这次就派个人过去学习吧。
时川立即回应,语气坚定而恭敬:好的,回去我马上安排会议。另外,人员培训已经向大队汇报过了,估计当时您正在路上。已经安排好人选,这次就随您一起回去。柳昊点点头,满意地说:好,我们边走边聊。
时川恭敬地为柳昊打开轿车门,动作标准而利落。柳昊见状打趣道:今天可要好好享受一下时营长亲自开门的待遇。这番玩笑话引得众人开怀大笑,紧张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大家纷纷钻进车内,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
在车上,柳昊神情凝重地谈起这次战斗,声音低沉而有力:关于这次战役,我必须做深刻检讨。我们牺牲了89名英勇的战士,123人负伤,更有60多位无辜百姓遇难,其中主要是赫图阿拉城的老人。战前我们组织了疏散工作,但老人们执意不肯离开,这一点我们预估不足。没想到鬼子会不顾一切地向新宾城突进。我们四连和八连虽然歼灭了敌军一个中队的大部分兵力,但仍有约一个小队的敌人突破了伏击点。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在伏击点后方设置足够的阻击阵地,导致这个小队在名仓刊大队长的率领下直扑新宾城。我们两个连队奋力追击,敌人却不顾生死留下一个分队层层阻击,造成我军32名战士在追击途中牺牲,45人受伤。最终只有两个分队的鬼子冲进了赫图阿拉城,进城后见人就杀,那些固执留在路边的老人就这样惨遭毒手。
说到这里,柳昊的声音有些哽咽,眼中闪烁着悲痛的光芒:我们的战士在追击过程中红了眼,与鬼子展开白刃战。虽然全歼了包括名仓刊大队长在内的35名鬼子,但我们又付出了30名战士牺牲、61人负伤的惨重代价。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责与痛惜,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是我们对倭军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的预判存在严重偏差,在战术部署上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未能设置多道伏击阵地导致的重大失误。时川深深地低下头,声音哽咽,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
整整八十九名英勇战士的生命啊!他们中有的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有的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无人照料,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些战士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每个人都曾在战场上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却因为指挥上的失误而永远长眠在这片土地上。作为这场战斗的军事指挥官,时川感到无比自责和痛苦,这不仅是战术上的重大失误,更是对战士们生命的辜负,是对他们家人信任的背叛,以后,要加强战士的纪律和格斗训练,不能再出现这么大的损失。
就在此刻,诸葛栋深知众人情绪低落,急需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来改变这种氛围。于是,他决定将鬼子尸体、三辆火车以及铁甲车卖给鬼子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向柳昊禀报。
诸葛栋详细地描述了整个交易过程,从最初与鬼子的接触,到讨价还价,再到最终成交,每一个环节都没有遗漏。他还特别提到了给鬼子收尸的劳务费,以及将这笔费用作为宣传经费的计划,并向柳昊做了全面而细致的汇报。
柳昊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诸葛栋的汇报,脸上渐渐浮现出欣喜之色。当诸葛栋讲完后,柳昊不禁赞叹道:“你们这可真是层层扒皮啊!如此一来,不仅能让鬼子大出血,还能为我们的宣传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真是一举两得!”
然而,柳昊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他冷静地分析道:“不过,这次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毕竟,他们在这笔交易中吃了大亏,必然会想方设法进行报复。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鬼子的突然袭击。”
接着,柳昊忧心忡忡地说:“与拥有强大国家后盾的鬼子相比,我们的武装力量实在太过薄弱。因此,你们这种宣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宣传,可以激发广大民众的抗倭积极性,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日事业中来,这样我们就能尽快组织起一支更强大的抗倭军队。”
最后,柳昊对诸葛栋等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做得非常好!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为抗击日寇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