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林野就被一阵风吹得鹿皮门帘“哗啦”作响,他猛地坐起身——不是风的声音不对劲,是心里那根警惕的弦还绷着。昨晚发现的人类脚印、消失的野果、留下的小脚印,像根刺扎在心里,让他不敢有半点松懈。
“大门必须再加固,不然真遇到事,根本挡不住。”林野揉了揉酸胀的胳膊,昨天绑原木绑得太急,现在还隐隐作痛。他起身穿上鹿皮衣物,先去屋檐下看了眼雄鹿——这家伙已经能自由走动,见他过来,还主动蹭了蹭他的手,伤口的痂已经掉了大半,只留下淡淡的疤痕。林野给它添了些蕨类,又检查了拴鹿的绳子,确认结实后,才扛着石斧走向储物阁。
储物阁里堆着上次伐木剩下的原木,还有几块从海岸边搬来的大礁石——第26章发现泉眼时,顺便捡的,本来想用来压鹿皮,现在刚好能派上用场。林野先把原木扛到大门前,之前的大门是三根原木并排绑的,缝隙能塞进一只手,他这次又加了两根原木,五根原木紧紧靠在一起,用之前做的鹿筋绳(第47章鞣制鹿皮时做的)反复缠绕捆绑——鹿筋绳比树皮绳结实三倍,勒得原木咯吱作响,缝隙被挤得只剩一条细缝。
光加原木还不够。林野又去搬礁石,每块礁石都有他半人高,重得能压垮树皮棚。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两块礁石搬到大门两侧,像两个石墩子,牢牢顶住原木的两端,防止大门被从侧面撞开。“这样还不够,得有顶门的杠子。”他想起第32章遭遇野狗群时,用原木顶门的办法,这次特意选了根碗口粗的黄檀木,比之前的顶门柱粗了一倍,两端还削出凹槽,刚好能卡在大门内侧的石墩上,卡进去后,除非把木杠砸断,否则根本推不开门。
加固完大门主体,林野又盯着门帘皱起眉——之前的鹿皮门帘虽然厚,但只能挡风和寒气,挡不住攻击。他回到储物阁,翻出剩下的锁兽藤(第45章设陷阱用的),这种藤蔓又粗又韧,还带着尖刺,刚好能用来做门帘的“防护层”。他把藤蔓剪成等长的段,一根根并排绑在鹿皮门帘内侧,尖刺朝外,密密麻麻像一排小刀子,“谁要是敢伸手推门,先让他尝尝刺的滋味。”
门帘外侧,他还加了个“警报”。用细鹿皮条拴了个贝壳铃铛(第45章做的),铃铛绑在门帘边缘,只要有人碰门帘,铃铛就会“叮铃”响。他试了试,轻轻碰一下门帘,铃铛就响个不停,声音在清晨的空地上传得很远,“这样就算我在箭塔上,也能听见有人靠近大门。”
加固完大门,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林野没歇着,又绕着避难所走了一圈,检查之前的陷阱——南侧的刺坑陷阱,他加了层新的腐叶伪装;东侧的绊索陷阱,把木杆又绑紧了些;西侧的套索陷阱,补了几个新的活结;北侧的铃铛藤蔓,换了根更粗的鹿皮绳。走到东侧绊索旁时,他突然想起昨天在雨林里看到的模糊影子,心里一动,又在绊索外侧加了个小陷阱——用树枝和藤蔓做了个“触发式”的树枝堆,只要野兽或人碰到绊索,树枝堆就会倒下来,发出“哗啦”声,既能阻挡,又能报警。
中午,林野坐在石灶旁啃鹿肉干,眼睛却时不时瞟向大门。雄鹿在空地上悠闲地啃着草,偶尔抬头看他一眼,显得格外平静,可林野心里却一点也不平静——他不知道那些人类什么时候会再来,也不知道他们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是带着善意还是恶意。他摸了摸腰间的弓箭,箭囊里的箭已经装满了,都是第41章做的简易弓箭,箭头的燧石被他磨得更锋利了,“真要是遇到危险,这些就是我的底气。”
下午,他又在避难所周围挖了几道浅沟,沟里埋了些削尖的木矛,矛尖朝上,用腐叶盖住——这是“防冲沟”,要是有人或野兽想冲过来,先得跨过沟,一旦踩空,就会被木矛扎到。浅沟离大门只有几步远,刚好能挡住靠近大门的路。
傍晚的时候,林野爬上箭塔,手里拿着弓箭,目光扫过加固后的大门——五根原木紧紧绑在一起,两侧有礁石顶着,门后有粗木杠,门帘内侧有带刺的藤蔓,外侧有铃铛,门前还有浅沟和木矛。这道大门,已经从之前简单的“遮挡”,变成了一道实实在在的“防线”。
他看向雨林的方向,夕阳把雨林染成橘红色,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可林野知道,平静的背后可能藏着未知的危险。他摸了摸怀里的铜钥匙,又看了眼腰间的铃铛,心里想着:加固大门不是怕,是为了能更好地应对。要是那些人类真的友好,这道大门就是保护彼此的屏障;要是他们有恶意,这道大门就是挡住危险的盾牌。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林野才从箭塔上下来。他没有立刻进避难所,而是坐在大门旁的石头上,手里握着木矛,听着周围的动静——风吹树叶的声音、海浪拍礁石的声音、远处偶尔传来的鸟叫,还有大门上铃铛偶尔被风吹得轻响。他知道,今晚可能睡不安稳了,但只要大门够坚固,陷阱够管用,他就能应对一切。
夜渐深,林野终于起身进了避难所,反手把大门后的木杠牢牢卡进凹槽里,又检查了一遍门帘内侧的带刺藤蔓和外侧的铃铛,才放心地靠在草床上。他摸了摸鹿皮门帘上的藤蔓尖刺,心里踏实了不少——在这荒岛上,警惕和准备,就是活下去的最好办法。而这道加固后的大门,不仅是避难所的防线,更是他心里的一道防线,一道能让他在未知的危险面前,稳稳站着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