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学院的药植园迎来了一批珍贵的“星絮草”幼苗,这种草叶能分泌修复法则能量的汁液,是治疗法则损伤的良药。但幼苗种下后却迟迟不生长,反而叶片日渐发黄,根部缠绕着细密的黑色丝线——与之前枯萎星域的枯萎法则同源,却又带着微弱的共生需求信号。
“星絮草不是单纯的植物,”药植园的园主捧着发黄的叶片,“古籍记载它们与‘星尘虫’共生,星尘虫消化草叶的废料,排出的能量晶体能滋养草根。但现在星尘虫族群在一场法则风暴中灭绝了,星絮草失去共生伙伴,才会被枯萎法则趁虚而入。”
嬴云澈的青铜灯盏靠近幼苗时,灯中浮现出星絮草与星尘虫的共生画面:星尘虫在草叶间爬行,啃食老化的叶片,尾部排出闪烁的能量晶体,晶体融入土壤后,星絮草的根部会发出愉悦的光晕。而现在的画面中,失去星尘虫的草叶堆积着无法分解的废料,根部因缺乏能量晶体而逐渐萎缩。
“问题的核心不是枯萎法则,是‘共生链断裂’。”嬴云澈指出关键,“我们需要找到能替代星尘虫功能的存在,重建共生关系,而不是单纯清除枯萎法则。”
众人前往星尘虫曾经的栖息地——一片布满能量晶体矿的山谷。山谷中残留着星尘虫的外壳化石,化石上的纹路与星絮草的叶脉纹路惊人地相似,仿佛是同一法则的两种形态。苏璃检测发现,化石中还残留着微弱的“分解-滋养”能量循环印记。
“或许不需要完全替代,而是激活星尘虫留下的能量印记。”风清洁看着化石上的纹路,“星絮草的根部能感应这种印记,我们可以用平衡之力放大印记,模拟星尘虫的共生功能。”
嬴云澈尝试将青铜灯盏的平衡之力注入化石,化石上的纹路果然亮起微光,释放出与星尘虫相似的能量波动。他将带有波动的土壤带回药植园,铺在星絮草根部,同时让伊恩释放微量的战意法则,模拟星尘虫爬行时的能量刺激。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星絮草的根部开始向能量土壤延伸,发黄的叶片边缘泛起嫩绿,缠绕根部的黑色丝线在共生能量的冲击下渐渐消散。更惊喜的是,土壤中残留的星尘虫能量印记与星絮草的根部产生共鸣,竟自发形成了微小的能量晶体,虽然不如星尘虫排出的纯净,却足以维持基本的共生循环。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模拟的共生能量不够稳定,晶体的产出时多时少,星絮草的生长依旧缓慢。园主叹了口气:“毕竟不是真正的星尘虫,缺少它们主动调节的智慧。”
嬴云澈却注意到药植园角落的“光苔”——这种苔藓能吸收光能,分泌调节土壤能量的黏液。他突然想到:“单一的替代者不够,我们可以构建‘多元共生网’!”
众人立刻行动:将光苔移植到星絮草周围,用其黏液稳定土壤能量;让机械族学员制作微型能量振动器,替代星尘虫的爬行刺激;嬴云澈则用青铜灯盏的平衡之力,将光苔、振动器、土壤印记的能量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量循环链。
三天后,星絮草彻底恢复生机,叶片舒展如绿色星芒,根部周围的土壤中,能量晶体稳定地持续产出,黑色的枯萎丝线完全消失。更奇妙的是,多元共生网吸引了新的小型星虫聚集,它们虽然不是星尘虫,却在循环链中找到了新的角色,让共生关系更加稳固。
园主将第一片成熟的星絮草叶赠予嬴云澈:“这片叶子记录了多元共生的密码,它告诉我们,失去的伙伴或许无法替代,但生命总能找到新的平衡方式,就像星絮草与光苔、新星虫的相遇。”
离开药植园时,夕阳透过星絮草的叶片,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能量晶体在光影中闪烁,如同散落的星辰。嬴云澈看着青铜灯盏中新增的交织共生纹路,轻声道:“宇宙的共生从不是单一的绑定,而是像一张网,即使断了一根线,其他丝线也能相互支撑,织出新的平衡。”
星砂飞船的引擎声与药植园的虫鸣交织,带着对“多元共生”的新领悟,继续驶向宇宙的下一段旅程。而药植园的星絮草,将永远在多元共生网的滋养下生长,见证着平衡之力如何让断裂的纽带,重新编织成更坚韧的生命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