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活体星图”这颗“宇宙天眼”,玄真界和“自由之心”在情报上获得了巨大优势。但巴雷特司令和林韬都意识到,光有眼睛还不够,还需要一张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协调行动的“嘴”和“耳朵”。
跨位面通讯,始终是个难题。依靠星门或者观星镜,消耗巨大,且不能常态化。
一次,林韬看着“天工坊”里正在测试的新型通讯符文,又看了看自己掌心的星钥印记,脑洞再次大开。
“我说,咱们能不能搞个……‘星际互联网’?”他突发奇想。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互联网?那是什么?
林韬费了半天口舌,用“神识传音网络”、“万里传讯符阵”等概念类比,总算让众人理解了个大概。
“思路是好的,但实现起来太难。”一位负责通讯的修士摇头,“跨位面传递神念,消耗恐怖,且极易被干扰,稳定性根本无法保证。”
“那是因为你们的方法不对!”林韬信心满满,“咱们有星钥啊!秩序之章能稳定能量,创造之章能构筑通道!最关键的是……”
他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咱们有‘吐槽’!哦不,是‘规则共鸣’!”
他的设想是:以星钥力量为核心,结合改良的传讯法阵和星盟的量子通讯技术(从K-73数据库里翻出来的),构筑一个基础的跨位面通讯节点,称之为“星火节点”。然后,利用他那种独特的、能够引动规则共鸣的“吐槽”作为载波信号!
“你们想啊,”林韬解释道,“我的‘吐槽’连持镜人的法则领域都能干扰,说明其蕴含的‘规则扰动’特性极其强烈且难以被常规手段屏蔽和解读!用它来当信号,隐蔽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只有熟悉我‘吐槽风格’……不对,是熟悉这种规则波动的人,才能准确接收和解码!”
璃听完,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理论上……似乎可行。你的‘规则定义’能力,本身就像一种高权限的指令。将其弱化、编码,附着在特定的能量载波上,确实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通讯密钥。只是……如何保证信号的稳定和覆盖范围?”
“一个个节点铺过去呗!”林韬大手一挥,“先在玄真界、‘自由之心’总部,还有咱们已知的几个安全据点建立‘星火节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这就跟扯电线一样,一根一根接起来,网络不就成了?”
“至于信号中转和放大……”他看向璃和静虚师尊,“就需要借助镜殿的镜光技术和远距离传送阵的经验了。咱们搞个‘镜光信号塔’!”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但仔细一想,似乎又真的有操作的余地!
说干就干!林韬立刻拉着璃和一众技术骨干,投入了“星火网络”的研发。
过程自然是鸡飞狗跳。林韬负责提供核心的“规则载波”(即对着阵法核心进行各种定向吐槽),璃负责计算能量结构和信号编码,技术团队则负责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到实处。
期间发生了无数次信号紊乱、能量过载、甚至因为林韬吐槽过于犀利导致某个实验性节点短暂“死机”的意外。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之后,第一个稳定的“星火节点”在玄真界王都建成。当林韬站在节点中心,对着特制的传讯法阵,尝试性地发送了一段加密的吐槽(内容是关于食堂阿姨今天手抖得更厉害了)后,远在数个位面之外的“自由之心”总部,一个对应的节点竟然真的接收到了这段充满“林韬风格”的规则波动,并成功解码还原了信息!
虽然信息延迟了数分钟,信号也略显嘈杂,但这意味着——跨位面实时通讯,成功了!
“哈哈哈!我就说能行!”林韬得意忘形,“以后咱们就能在星海里‘打电话’了!还能组建‘吐槽’群聊!”
巴雷特司令在第一次通过“星火网络”与玄真界进行实时通话时,激动得老泪纵横:“奇迹!这简直是奇迹!这意味着我们反抗军之间,再也不是孤立无援的了!”
一张以“吐槽”为信号、以星钥和镜光为骨干的隐秘通讯网络——“星火”,开始悄无声息地在星盟的眼皮底下,一点点蔓延开来。这无疑为未来的联合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