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边关疫情
在叶璃的悉心经营下,医馆正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蒸蒸日上。馆内每日人来人往,患者们带着病痛而来,怀揣希望而归。学徒们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勤奋钻研,医术日益精进。然而,就在这一片繁荣向好之际,一则如阴霾般沉重的消息从遥远的边关传来——边关地区爆发了疫情。
边关之地,地势复杂,山川纵横交错,气候多变,时而狂风呼啸,时而暴雨倾盆。加之其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商队、戍边将士、迁徙流民络绎不绝,人员流动极为频繁。如此特殊的环境,为疫情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温床。疫情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迅速在边关肆虐开来,当地有限的医疗力量在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宛如狂风中的残烛,摇摇欲熄。
叶璃和楚逸尘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深知,疫情就是命令,救人为先,刻不容缓。二人不假思索,当即决定伸出援手,奔赴边关,为那里的百姓驱散病魔的阴霾。
楚逸尘凭借他在军队中多年积累的崇高威望,迅速行动起来。他如同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振臂一呼,四方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便集结了一支精锐的医疗支援队伍。这支队伍可谓群英荟萃,其中既有叶璃医馆里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骨干医者,他们是医馆日常诊疗工作的中流砥柱,面对各类病症都能游刃有余;又有一些自愿加入的宫廷御医,他们久居宫廷,见识过诸多疑难杂症,拥有深厚的医学底蕴和独到的治疗手段。这些医者们怀着医者仁心,纷纷挺身而出,愿与疫情展开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叶璃也丝毫没有停歇。她如同一位严谨的药剂师,亲自深入医馆的药房,精心挑选应对疫情所需的药材。每一味药材,她都仔细查看其品质、年份,确保药效最佳。除了药材,她还周全地准备了各类医疗物资,从绷带、纱布到各种医疗器械,无一遗漏,力求为边关抗疫提供充足的“弹药”。
医疗支援队伍组建完毕,物资准备妥当,众人一刻也不敢耽搁,日夜兼程向着边关进发。一路上,马蹄声疾,车轮滚滚,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赶到边关,拯救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生命。
终于,支援队伍抵达了疫情肆虐的边关。眼前的景象让众人痛心不已:街道上冷冷清清,大多数店铺紧闭门窗,原本热闹的集市空无一人。患病的百姓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叶璃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立刻带领众人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之中。
他们在当地空旷之处,迅速搭建起临时医馆。临时医馆虽简,但却承载着边关百姓生的希望。叶璃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众人,对患者进行分类诊治。她发现,此次边关疫情与之前京城所遭遇的瘟疫在症状和传播特点上确有不同之处。然而,多年丰富的行医经验以及应对京城瘟疫时积累的宝贵智慧,让叶璃敏锐地察觉到,一些治疗思路依然可以借鉴。
她深入疫区,详细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百姓的生活习惯。她发现边关气候干燥,风沙较大,百姓日常饮食多以肉食为主,体质较为强壮但易上火。基于这些特点,叶璃对治疗方案进行了精心调整。她在药方中加入了一些具有清热润燥、解毒祛风功效的药材,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进行个性化的药量调配。同时,她还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叶璃不仅全力救治患者,还不忘向当地医者传授防疫和治疗的经验。她深知,只有提高当地整体的医疗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抵御疫情的再次侵袭。她耐心地向当地医者讲解疫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不同病症的治疗要点,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当地医者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们被叶璃的医术和医德所深深折服。
楚逸尘在一旁也没有闲着。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负责统筹各方资源,全力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他指挥士兵们协助搬运医疗物资,确保物资及时送达需要的地方。在临时医馆周围,他安排士兵维持秩序,防止因人员聚集而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同时,他还积极与当地官府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叶璃、楚逸尘和全体支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边关疫情的凶猛势头逐渐得到遏制。原本不断攀升的感染人数开始下降,患者们的病情也逐渐好转。曾经笼罩在边关的阴霾,正一点点被阳光驱散。当地百姓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们纷纷称赞叶璃和楚逸尘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是边关百姓的大恩人。
叶璃和楚逸尘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边关,心中满是欣慰。他们深知,这场抗疫之战尚未完全胜利,仍需继续坚守,直至疫情彻底消散。但此刻,看到百姓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