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望星镇,凌尘的飞舟没有选择繁华的星域,而是朝着流云星域边缘的一处偏僻星村飞去。那里名为“星落村”,据说因常有陨石坠落而得名,是当年混沌战乱中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如今虽已重建,却依旧贫瘠。
飞舟抵达星落村时,正赶上一场罕见的“星尘雨”。细密的星尘如同金色的细雨,落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泛起细碎的光。几个穿着补丁衣裳的孩童正举着陶罐接星尘,脸上满是兴奋的笑容——对他们而言,这些星尘是难得的“宝贝”,既能入药,也能换来微薄的灵币。
“外来的先生?”一个背着柴捆的少年注意到飞舟,停下脚步,警惕却又好奇地打量着凌尘。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皮肤黝黑,眼神却很亮,腰间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柴刀,显然是常年劳作的缘故。
凌尘笑着点头:“路过此地,想借贵地歇歇脚。”
少年犹豫了一下,放下柴捆:“俺叫石头,是村里的巡守。先生要是不嫌弃,就去俺家歇歇吧,俺娘刚蒸了星麦馍。”
跟着石头走进星落村,凌尘才发现这里的贫瘠远超想象。房屋多是用陨石碎片和黄泥砌成,低矮而简陋;村道上坑坑洼洼,星尘雨落在上面,竟积不起半分水洼——土地早已被混沌战乱时的邪力侵蚀,连蓄水都成了难事。
但奇怪的是,村民们的脸上并没有多少愁苦。田埂上,几个老农正弯腰补种耐贫瘠的“韧星草”,一边劳作一边说笑;晒谷场上,妇女们聚在一起编织星草席,指尖翻飞间,粗糙的草叶被编成精致的图案;连刚才接星尘的孩童,也懂得将收集的星尘分一半给年迈的老人。
“村里的日子不好过吧?”凌尘忍不住问石头。
石头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前几年是难,地里长不出庄稼,喝水都得去几十里外的山泉挑。但现在好多了,秩序联盟派来的农技师教我们种韧星草,说这草能改良土壤;苏宗主还派人送来了风引水阵,家里终于不缺水了。”
他指着村口的一块石碑,碑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字:“前人守土,后人守家。”
“这是村里的老人们刻的。”石头解释道,“他们说,当年混沌教的人来烧村子,是一位穿白衣的前辈带着弟子们拼死挡住的,那位前辈还说,‘土地会贫瘠,但人心不能贫瘠’。俺们记着这话呢。”
凌尘的心微微一颤。他想起了百年前的那场战役,星落村确实是阻击混沌残党的重要据点,当时他带着天极宗弟子在此坚守了三日三夜,牺牲了七名弟子才保住村子。他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竟被村民们刻在了石碑上,记了这么多年。
石头的家是一间低矮的土屋,屋里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石头的娘是个淳朴的妇人,见有客人来,连忙端出刚蒸好的星麦馍,馍上还印着简单的星辰图案。
“先生别嫌弃,家里就这点好东西了。”妇人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
“婶子太客气了。”凌尘拿起一个星麦馍,咬了一口,麦香中带着淡淡的星力,虽不浓郁,却很扎实。
饭桌上,石头的爹——一位断了左臂的老兵,给凌尘讲起了村里的事。老兵年轻时曾参加过对抗混沌教的民兵队,左臂就是那时被邪修斩断的。
“现在的日子,比当年好多了。”老兵喝了口糙米酒,眼神却很亮,“俺们不怕穷,就怕忘了本。你看村头的学堂,是用当年战死弟子的盔甲融了铸的课桌,孩子们上课前都要对着课桌鞠躬——那是提醒他们,现在的安稳,是前人用命换的。”
饭后,石头带着凌尘去了村头的学堂。学堂果然简陋,十几张课桌泛着金属的冷光,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当年牺牲的修士和民兵。黑板是一块平整的陨石,上面用白石灰写着几个大字:“守土者不朽,继志者荣光。”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夫子正在给孩子们上课,讲的不是高深的修炼法门,而是星落村的历史——从混沌战乱时的坚守,到战后重建的艰难,再到如今的点滴希望。
“……那位白衣前辈说过,‘传承不是记住名字,是活出他们想看到的样子’。”老夫子指着黑板上的字,声音沙哑却有力,“所以你们要好好读书,不是为了飞天遁地,是为了知道,这土地为什么值得守,这日子为什么要好好过。”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离开学堂时,夜色已深。星落村的村民们聚在晒谷场,围着一堆篝火唱歌。歌词很简单,是他们自己编的:“星落土,土生芽,芽成树,树护家……”歌声不算悠扬,却带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凌尘站在篝火旁,看着村民们粗糙却坚定的脸庞,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曾以为,平定混沌、修复法则,便是“秩序守护者”的全部责任。但此刻他才明白,真正的责任,远不止于此。
守护,是不让战乱重演;而传承,是让和平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根发芽。就像这星落村的村民,他们或许永远成不了玄帝大能,却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安宁——这,才是秩序最坚实的根基。
次日清晨,凌尘没有立刻离开。他取出万象宝镜,将一丝七彩光芒注入星落村的土地。光芒融入泥土,原本龟裂的地面渐渐变得湿润,几株刚种下的韧星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出新芽,泛着健康的绿意。
石头和村民们惊讶地看着这一幕,老夫子突然反应过来,对着凌尘深深鞠躬:“您……您就是那位白衣前辈?”
凌尘笑着摇了摇头,将一枚记载着“改良土壤阵法”的玉简递给石头:“我只是个路过的旅人。这阵法能让土地慢慢恢复生机,剩下的,还要靠你们自己。”
他顿了顿,看向围拢过来的孩子们,轻声道:“记住老夫子的话,活出前人想看到的样子。”
说完,他转身登上飞舟,在村民们的目送中,缓缓驶离星落村。飞舟冲破云层时,凌尘回头望去,只见星落村的方向,那棵老槐树下,孩子们正围着石头,认真地看着那枚玉简,老夫子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识海中的万象宝镜轻轻颤动,仿佛在认同他的想法。凌尘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不仅要修复可见的法则伤痕,更要播撒“传承”的种子——不是用神通强行改变什么,而是相信凡世的力量,相信那些在贫瘠土地上依然热爱生活的人们,能将和平的火种,代代相传。
飞舟驶向更遥远的星空,前方或许还有未知的挑战,但凌尘的心中,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