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计划遭遇狙击,公开配方生产遇阻;“新生计划”基地异动,林晚晚兵分两路应对。
林晚晚掀翻棋盘的决绝之举,如同在暗流汹涌的水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成针对“启明”的惊涛骇浪。
“星火”遇挫
“星火”计划的启动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林晚晚的义举赢得了道德高地和广泛的民间赞誉,但“奥比斯”及其掌控的资本联盟展现出了其盘根错节的强大影响力。
数家原本积极接洽、有意加入“星火联盟”的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在短短几日内纷纷致电周薇,语气为难地表示“需要重新评估合作风险”或“内部存在不同意见”,婉拒了加盟。背后原因不言而喻——他们承受不住“奥比斯”在资本、市场准入乃至供应链上游的隐性威胁。
(周薇愤懑地汇报:“他们不敢明着对抗我们,但都在私下里说,‘奥比斯’放出话来,任何加入‘星火’的企业,都将被视为敌对目标,无法获得由‘奥比斯’主导的几个关键产业联盟的认证和资源支持。”)
更棘手的是,“奥比斯”利用其在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内的影响力,迅速推动了一系列针对“基于‘烛龙’核心分子式衍生药物”的、极其严苛乃至近乎刁难的新检测标准和审批流程。这无疑给那些试图利用公开配方快速生产仿制药的企业,设置了巨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壁垒。
(杜博士看着传来的新标准文件,眉头紧锁:“这些标准里有些检测项目,以目前全球大多数药企的工艺水平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他们这是想从规则上拖死我们!”)
生产困境与舆论反转
与此同时,第一批依据公开配方尝试大规模生产“烛龙”仿制药的几家海外药企,果然遇到了麻烦。由于“烛龙”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和合成路径的复杂性,即使有了详细指南,其在工业化放大生产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催化剂效率不稳定、产物纯度批次间差异大等技术瓶颈,导致初期产能远低于预期,成本居高不下。
一直紧盯着“启明”的、被“奥比斯”影响的媒体,立刻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救世配方’还是技术骗局?‘烛龙’量产陷入困境!”
“慷慨背后的真相?专家质疑‘启明’公开配方的实用性。”
“全球希望破灭?‘睡美人’疫情恐因技术壁垒持续恶化!”
类似的标题开始充斥网络和部分小报。之前部分赞誉的声音,开始被怀疑和指责所取代。“奥比斯”操控的水军则趁机带节奏,将生产困境歪曲为“启明”故意保留关键技术、愚弄世界的证据。
(林晚晚(融合体)看着舆情报告,眼神冰冷:果然…他们不会放过任何攻击的机会。从道德高地拉不下来,就从技术可行性上做文章。)
白瑾的紧急情报
就在林晚晚(融合体)一面要稳定“星火”计划,一面要应对生产困境和舆论反转时,白瑾的紧急通讯再次接入,带来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消息。
“我在‘新生计划’基地外围布置的传感器,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和频繁的夜间运输活动。”白瑾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他们似乎在…打包核心设备和样本。根据运输车辆的规模和动向分析,不像常规补给,更像是…准备撤离或转移。”
(林晚晚(融合体)内心:撤离?是因为“烛龙”的公开让他们失去了战略突然性,还是…他们完成了某种“测试”,准备进行下一步?)
“能确定他们转移的目的地吗?或者截获样本?”林晚晚立刻追问。
“很难。他们戒备森严,而且使用了反侦察手段。我只能大致判断运输方向是通往一个私人小型机场。样本…太危险,我没有把握。”白瑾语气凝重,“林晚晚,必须阻止他们!如果让他们把可能涉及‘睡美人’源头的样本和核心数据转移走,后果不堪设想!”
双线出击
情况危急,不容犹豫。
林晚晚(融合体)瞬间做出了决断。
“雷烈!”她接通了远在东南亚的通讯,“白瑾的情报收到了?‘丰隆’那边有没有可能提供协助,在他们转移途中进行拦截?或者,至少搞清楚他们要去哪里!”
“林总,‘丰隆’态度暧昧,他们愿意提供情报,但明确表示不会直接参与武装拦截,怕引火烧身。”雷烈回复迅速,“不过,他们可以提供那个私人机场的详细信息和可能的航线图。我们可以自己动手,但需要授权,风险极高。”
“授权给你。动用一切必要手段,查明转移物,尽可能获取样本或关键数据,但优先保证我们的人安全!”林晚晚下达了清晰的指令。这是一步险棋,但必须走。
结束与雷烈的通话,她立刻转向内部事务。
“杜博士,”她看向核心研发团队,“立刻组织最强的技术力量,成立‘工艺支持小组’,主动联系那些遇到生产困难的合作药企,提供远程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攻克工艺难题!我们要用事实,打碎那些质疑!”
“周薇,舆论战不能停。重点宣传我们正在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强调这是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正常挑战,并持续曝光‘奥比斯’设置非关税壁垒、阻碍全球抗疫的行为。要把矛盾的焦点,引回到他们身上!”
一道道指令清晰传出。林晚晚(融合体) 如同一位身处风暴中心的船长,同时驾驭着多条航船,在惊涛骇浪中,坚定地驶向未知的彼岸。
她知道,与“奥比斯”和“暗影理事会”的战争,已经进入了最残酷、最复杂的相持阶段。每一刻都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