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到了最后的时刻!
胡惟庸也没有半点悔意!
反而仍在怒骂。
“行刑。”
朱涛懒得再听,只觉得这家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随手一挥,对老太监道。
“行刑!”
随着老太监一声尖利的喊声。
数十名刽子手冲了进来,目标直指站在最前面的胡惟庸与杨奉,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你们朱家不会有好下场的!”
“不会……”
“噗!”
话还未说完,胡惟庸已经被刽子手一刀斩下头颅,双目却仍盯着朱标兄弟二人。
虽是血腥场面。
但在场的百姓却纷纷鼓掌喝彩!
只有将贪官污吏杀尽!
才能迎来真正的太平盛世!
而跪在一旁的杨奉,始终沉默不语。
既然。
已经成功将胡惟庸拖下水。
杨奉的心愿也就完成了。
自从进了锦衣卫的大牢。
他就已经明白。
自己和整个家族。
已经没有活路了。
把胡惟庸拉进地狱。
是杨奉最后的愿望!
如今愿望达成。
他再无他求。
只求速死!
“噗噗!”
刽子手的刀没有丝毫迟疑,杨奉的愿望就此达成。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名行刑者眼中闪过寒光,手起刀落,杨奉的性命便交代在这街头。
更惨的是——
尸身不全!
从胡惟庸与杨奉开始,
胡家、杨家的关键人物接连被押上刑场。
一个接一个,
人头落地!
血流满地!
“你们朱家不得好死!”
“饶命啊!”
“我真的没参与!”
“呜呜……”
“摄政王,陛下,我不想死!”
有人怒骂!
有人痛哭!
有人跪地乞怜!
但一切挣扎,皆无用。
刽子手如死神般冷漠,刀光不断落下,收割着胡、杨两族九族之人的性命。
这不是滥杀!
锦衣卫所查出的罪证确凿,这些人多少都牵涉进了胡惟庸案。
大明要用这等残酷手段,向天下世家宣告:
胆敢挑战皇权,唯有死路一条!
当这场血腥的处决落下帷幕,
朱涛才略显疲惫地回到摄政王府。
并非心生愧疚,
而是站得太久,确实累。
正准备歇息,
“陛下驾到……”
外面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
“老头怎么来了?”
朱涛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他是皇次子,父亲是当今天子,
礼节上总得过得去。
“老二啊。”
“爹找你有点事。”
朱元璋爽朗开口,大步走进厅堂。
身后跟着太子朱标,以及寸步不离的二虎。
“爹亲自过来。”
“看来事情不小。”
朱涛翻了个白眼,心里已经明白——没好事。
“还不是之前的事。”
“你娘提了个建议,说要建个功臣阁。”
“可咱虽然抄了胡杨两家,得了千万两银子。”
“但朝廷开销也大。”
“尤其南疆战事,花钱如流水。”
“户部算了又算,还是差了一截。”
朱元璋顿了顿,笑得有些不好意思。
“所以老二啊,你不是被称为咱家的小金库吗?”
“能不能支援点?不用多,几百万两就成。”
他脸上笑意真切,
可朱涛只觉得心头一紧。
我靠!
老子真不是开玩笑,这老头是打算把我榨干啊!
自家经营的产业也不算少!
但手头能动的银子也就一千万两左右!
现在这位便宜父亲一开口就要几百万两?
开什么玩笑!
朱栢眼下正全力推动的大明格物院,
那可是个烧钱的大工程!
这是实打实为大明江山造福的事情。
比那个功臣阁有意义多了。
这位老爷子也真是下得去手!
抓住儿子就使劲要钱!
朱栢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满地望着朱元璋,搞得朱元璋也有点发窘。
连一旁的朱标都忍不住在一旁偷笑。
从自己亲儿子口袋里掏银子,
也只有他们这位爹能干得出来。
“那个……”
“栢儿啊。”
“爹也不多要,你给个五百万两就成。”
“勉强也够用了。”
朱元璋一边笑着干咳,一边拍了拍腿,话虽这么说,脸上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您也真好意思开口!陛下!”
“我虽然不穷,可您让我一下拿出几百万两?”
“这不是跟我闹着玩嘛!”
“我之前几乎都快跟国库平分了!”
“您还不满意?”
“格物院不需要银子?”
“南疆打仗,国库出了多少?”
“哪次不是我掏的钱!”
朱栢脸色阴沉地对朱元璋说道。
更何况,
格物院眼下还在筹备水泥的研究,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老头居然还来插一手?
哪有这样的道理!
当皇帝的不支持儿子就算了,
还反过来伸手要钱?
朱元璋一听朱栢叫了他一声“陛下”,就知道儿子是真不高兴了,也只能尴尬地笑道:“五百万两要是真多,你给两百万也行。”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豁出去了。
毕竟,
他堂堂大明皇帝,
能开口跟儿子要钱,
这本身就已经是脸皮够厚了!
更何况,
既然已经开口,
那就索性脸皮再厚点!
今天要是拿不到钱,
他就不走了,直接住摄政王府!
“老二啊。”
“你要明白,咱们大明如今百废待兴。”
“国库……咳咳……”
“是真的紧张!”
“南疆那边战事不断,山东又刚闹过灾荒。”
“老六也快成亲了。”
“内库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你得体谅一下爹。”
朱元璋干咳了几声,若不是实在没地方筹银子,他也不会来找这位“大明小国库”。
虽说他是皇帝,
但除了自己儿子,
难道还能找个理由去刮那几位大臣的钱?
那功臣阁就真成给死人修的了!
还费这个劲干嘛?
“这样吧,爹。”
“你先别急。”
“在老六成亲之前,我会把拍卖行的事处理清楚。”
“当年您出手十分大方。”
“送出去的金银珠宝多得数不清。”
“不光是世家子弟,就连淮西那些权贵家的孩子,手头都很宽裕。”
“我得抓紧办完这场拍卖会,从这些富家子弟手里筹些银子回来,也好支持你的计划。”
“我这边也能继续筹建格物院。”
“至于您说的功臣阁,不如等老六婚礼之后再动工。”
“毕竟”
“婚礼当天动土,总觉得不太合适。”
朱涛随即摊了摊手,望着朱元璋说:“如果您不答应,那您另想办法吧,我实在没招了!”
朱元璋当年确实豪爽!
建国之初,
攻下了元朝,
得到了数不尽的珍宝。
为人又大方,
各种赏赐不断,
让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富得流油,谁家不是家底殷实!
结果到头来,
反倒是老朱自己成了最穷的人!
想想还真是有点讽刺。
但转念一想也能理解,
朱元璋是穷日子过怕了!
能有一次出手阔绰的机会,
也实属难得!
毕竟,
那些被封赏的功臣们,
可都是为这座大明江山,
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功就得有赏!
而且还要重重地赏!
现在朱涛只是想从他们手里拿回一点东西,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又不是抄家,
只是以物易物,
公平交易,
凭什么不行!
“行!”
“完全没问题!”
“你小子脑子就是灵光。”
“爹就指望你了。”
“要不然。”
“我还真想再收拾几家凑点钱!”
“你大哥真是指望不上。”
朱元璋一听,高兴地拍了下手,还是自家老二靠谱,再看看旁边站着的朱标,连个屁都不敢放!
老朱一旦动了杀心,
那可是说动手就动手,
毫不犹豫!
“这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
“您不能夸完老二,就踩我吧!”
“我帮您的时候还少吗!”
朱标有些不高兴地回了一句,他们家老爷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一边夸人一边踩人,真让人受不了!
“行了行了!”
“回去再抱怨吧!”
“涛儿。”
“爹跟你大哥先回宫了。”
“你该忙就去忙。”
“拍卖会一结束,记得来找我。”
“最近也带着孩子回宫看看,你娘想孙子是真,想你也一样是真。”
朱元璋又叮嘱了朱涛几句,这才满意地离开了摄政王府。
这一路上,
朱标和二虎总算松了口气。
只要老二愿意出手,
老朱就不会因为缺钱而对功臣动手!
否则大明恐怕,
真要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东阳。”
“拍卖行的事情筹备得怎样了?”
朱元璋从摄政王府出来之后,朱涛便将负责这件事的陆东阳叫了过来。
原因无他。
朱元璋缺银子。
朱涛同样也缺银子。
为了推动大明的水泥产业。
只能从那些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身上想办法!
至于。
这一招下去,
会不会让这些人伤筋动骨?
朱涛也只能说,各安天命罢了!
“回殿下。”
“工部和户部那边都已安排妥当。”
“拍卖行‘万宝楼’基本已经完工。”
“随时可以开张。”
“毕竟只是在皇城酒楼的基础上翻修一番。”
“丝毫不影响气派。”
陆东阳走上前来,看着朱涛,笑着说道。
“嗯。”
“效率倒是挺高。”
朱涛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已经看到堆积如山的银钱滚滚而来,还有他一直想建的“格物院”。
也终于要提上日程了。
“这可是殿下亲自交代的任务。”
“谁敢敷衍了事?”
“更何况如今应天府的局势。”
“胡家和杨家被满门抄斩,首恶脑袋还挂在城外示众。”
陆东阳嘴角微扬,不动声色地说道:“谁要是敢跟殿下作对,看看城门外的胡杨两家就知道了。”
“好了。”
“东阳兄。”
“你不是擅长说好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