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落霞关的城墙根下就热闹起来。士兵们拿着锄头、铁锹,甚至还有人拿着吃饭的勺子,蹲在地上刨土,动作虽然笨拙,却透着一股韧劲。李砚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小铲子,正在给大家示范怎么挖坑、播种。
“注意啊,坑不用太深,两指深就行,不然芽发不出来。”
“种子撒匀点,别扎堆,不然长不开。”
“浇点水,不用太多,润了就行。”
他一边说一边做,动作熟练得像个老农民。谁能想到,几天前他还是个指挥士兵守城的“小军师”,现在却成了教大家种菜的“农业技术员”。
“从阳台种菜跨界到城墙根开荒,我这农业技能点算是满了。”李砚在心里吐槽,“在地球的时候,我连仙人掌都养不活,现在居然要靠种菜救命,这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老赵扛着一把锄头走过来,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忍不住笑了:“李参军,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
“被逼出来的。”李砚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在地球的时候,我妈喜欢在阳台上种点蔬菜,看都看会了。没想到在这儿派上了用场。”
“地球的阳台能种出这么多菜?”老赵好奇地问。
“当然能。”李砚笑着说,“不仅能种,还能种得又快又好。其实种菜跟打仗一样,都讲究方法。比如选种要选饱满的,土壤要疏松的,浇水要适量,这些都是学问。”
他指着手里的种子:“咱们选的这些野菜,都是生命力强的,不用怎么管就能长,而且营养价值高,能补充维生素,比光吃粗粮强。”
“维生素?那是啥?”一个年轻士兵好奇地问。
“就是……能让咱们不生病的东西。”李砚解释道,“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就容易生病,浑身没力气,守城都守不住。所以,种野菜不光是为了填肚子,更是为了守住落霞关。”
士兵们恍然大悟,干得更起劲了。锄头刨土的“咚咚”声、浇水的“哗哗”声、说笑的“哈哈”声交织在一起,在紧张的围城氛围中,透着一股别样的生机。
李砚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他知道,这点野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至少能给大家一点希望。在绝境中,希望比粮食更重要。
“其实啊,这围城战,拼的不光是兵力和武器,还有后勤和耐力。”李砚给身边的士兵们科普,“就地补给是围城战的关键。要是能自己生产粮食,不用靠外面运,就能跟敌军耗下去,耗到他们粮草不济,不战自退。这叫‘坚壁清野’,也是《孙子兵法》里说的道理。”
士兵们听得似懂非懂,但都点了点头。在他们眼里,李参军说的话,肯定有道理。
正说着,一个士兵突然喊道:“李参军,你看这是什么?”
李砚走过去,只见那士兵手里拿着一株刚挖出来的植物,根部圆鼓鼓的,像个小土豆。
“这是……野山药!”李砚眼睛一亮,“这东西能吃,埋在土里的块茎可以煮熟了吃,很顶饿!”
士兵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在土里翻找起来。果然,又挖出了不少野山药,虽然个头不大,但足够让大家兴奋一阵。
“太好了!晚上可以煮山药粥喝了!”
“这比野菜强多了!”
看着大家脸上久违的笑容,李砚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了地球的超市,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粮食,从来不用担心没东西吃,可在这里,几株野山药就能让大家高兴半天。
“继续种,把能利用的地方都利用起来。”李砚对大家说,“不光种野菜,要是能找到南瓜籽、萝卜籽,都种上。多一分收获,就多一分希望。”
士兵们轰然应诺,干劲更足了。城墙根下,院子里,甚至连破损的房屋废墟里,都被他们开辟出了一块块小小的菜地,撒上了希望的种子。
李砚站在城头上,看着关内星星点点的绿色,心里充满了期待。他不知道这些种子能不能在战争中发芽生长,但他知道,只要大家还有力气种菜,还有希望,就一定能守住落霞关。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城墙上,也洒在那些刚刚播下种子的土地上,仿佛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李砚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冒出嫩绿的芽,像士兵们的斗志一样,顽强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