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和赌约的双重压力,像两座大山压在“云琰纸坊”的头顶上。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三个月,而他们要面对的,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少府监官僚体系,以及一个恨不得他们立刻失败的张让。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从皇宫回来的第二天,蔡琰和赵云就开始了行动。
第一步,是深入了解对手。赵云通过荀攸府上管家的关系,花了不少钱,总算打听到一些少府监造纸作坊的内部消息。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少府监的造纸作坊,位于洛阳城外北邙山脚下,规模庞大,有工匠杂役数百人。但管理极其混乱,管事太监层层盘剥,工匠们则墨守成规,得过且过。用的还是几百年前的老法子,造出的纸粗糙不堪,成本却高得离谱——因为大部分钱都进了管事们的腰包。整个作坊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这哪是工坊,简直就是个养老院加捞钱窝!”赵云气得直拍桌子,“指望这帮人革新?比教老母猪上树还难!”
蔡琰却显得很平静:“意料之中。张让派我们去,本就没安好心。不过,这未必不是我们的机会。”
“机会?”赵云不解。
“对。”蔡琰分析道,“正因为那里积弊已深,我们才更容易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能真正改善工艺,降低成本,让工匠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未必不能争取到一部分人心。而且,作坊里未必都是张让的死忠,总有人想做出成绩,或者对现状不满。”
她铺开一张纸,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我们不能直接去命令他们,那样只会激起抵触。我们要‘示范’和‘引导’。”
计划分为三步:
立威示技: 蔡琰准备亲自出手,在少府监作坊里,用他们的现有设备和部分改良工艺,造出一批高质量的纸,用事实说话,震慑那些老工匠,证明新技术的可行性。
利益捆绑: 向工匠们承诺,革新成功后,节省下来的成本,一部分作为奖励发放给他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选拔一些有潜力的年轻工匠,重点培养。
争取中立: 暗中接触作坊中那些技术较好、但不得志的工匠,许以好处,将他们拉拢过来,形成自己的基本盘。
计划定好,第二天,蔡琰和赵云便拿着皇帝的手谕,正式前往北邙山少府监造纸作坊“上任”。
果然,一到作坊,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敌意。管事太监是个姓李的胖子,皮笑肉不笑地接待了他们,表面恭敬,眼神里却满是轻蔑和不屑。他带着两人在作坊里转了一圈,只见环境脏乱,工具破旧,工匠们懒洋洋地干着活,看到他们来,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蔡督导,赵管事,您二位也看到了,咱们这作坊,条件简陋,工匠愚钝,比不得您那‘云琰纸坊’。”李管事阴阳怪气地说,“这革新之事,难度不小啊。您二位有何高见?”
蔡琰不理会他的嘲讽,直接走到一个正在打浆的老工匠面前,看了看浆池里的纸浆,又摸了摸旁边造好的纸,眉头微蹙:“老丈,这浆打得太粗,火候也不够,杂质太多,所以造出的纸才如此粗糙易碎。”
那老工匠斜了她一眼,哼了一声:“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干的!你个小女娃懂什么?”
周围几个工匠也发出嗤笑声。
赵云气得想上前理论,被蔡琰用眼神制止了。
蔡琰不气不恼,对李管事道:“李管事,请给我准备一间干净的工棚,一套完整的造纸工具,还有上等的楮皮、石灰、草木灰,再派两个手脚麻利的学徒给我。”
李管事一愣:“蔡督导,您这是要……”
“我要亲自造纸。”蔡琰平静地说,“就用你们这里的材料和工具。让大家看看,同样的东西,能不能造出不一样的纸。”
李管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露出看好戏的表情:“既然督导有兴致,那自然没问题!来人!按蔡督导的要求准备!”
他心里冷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少府监的纸要是那么容易改进,还能轮到你?等着出丑吧!
消息很快传开,整个作坊都轰动了。管事和工匠们纷纷跑来围观,都想看看这个被皇帝钦点的小女子,有多大本事。
工棚里,蔡琰挽起袖子,露出白皙的手臂,赵云在一旁帮忙。她先是仔细检查了材料,挑选出最优质的楮皮,然后亲自指导学徒进行浸泡、蒸煮、漂洗……每一个步骤都极其讲究,火候、时间、用料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
她手法娴熟,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不是在干粗活,而是在进行一场优雅的表演。尤其是到了关键的“捞纸”环节,只见她手持竹帘,在水中轻轻一荡、一抄、一抖,动作精准流畅,一张厚薄均匀、纤维分布完美的湿纸便已成形,引得围观的工匠中,几个懂行的忍不住低声喝彩!
“好手法!”
“这腕力!这准头!绝了!”
就连之前那个看不起她的老工匠,也瞪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经过晾晒、压平等后续工序,几天后,蔡琰用少府监的“烂”材料和“破”工具造出的纸,新鲜出炉了!
纸张洁白细腻,手感光滑,韧性十足!虽然还比不上“云琰精笺”,但已经远远超过了少府监之前造的任何一种纸!
当蔡琰将这批纸展示给众人时,整个作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李管事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那几个之前嗤笑的老工匠,则是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蔡琰拿起一张新纸,对众人朗声道:“诸位都看到了。工具还是那些工具,材料还是那些材料,为何造出的纸截然不同?关键在于‘用心’和‘技法’!祖法固然重要,但固步自封,只会让技艺凋零!只要我们肯学肯改,少府监的纸,完全可以更好,成本也可以更低!”
她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激起了波澜。不少年轻工匠的眼神亮了起来,就连一些老工匠,也开始窃窃私语,态度有所松动。
蔡琰的第一步,“立威示技”,成功了!她用自己的实力,在少府监这个顽固的堡垒上,撬开了一道缝隙!
然而,赵云和蔡琰都明白,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这种“可能性”,变成整个作坊的“生产力”。李管事和那些既得利益者,绝不会坐视不管。暗中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