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吆喝在一片嘈杂中依然清晰可闻。正在给另一桌端盘子的李平安离得最近,闻声立刻扭头,脸上堆起熟稔又略带歉意的笑容,快步迎了过去:
“哎!好嘞大哥!对不住对不住,这天儿东西是容易凉,马上给您处理!”
他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接过客人手里的铁盘,上面躺着几串略显冷硬的烤串。他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觉得这很正常——老饕们都懂得,炭火烤串,吃的就是那一口滚烫的锅气,凉了风味确实大打折扣。
“平安,哪桌的?”烤炉后的牛大力头也不抬地喊问,手里还在翻滚着新的订单。
“里头三号桌的!大哥嫌凉了,我拿去回下火!”李平安高声应道,端着盘子就来到了烤炉边。
牛大力腾出一点位置,李平安熟练地将那几串凉了的肉串并排放在烤网热度稍弱的边缘区域。他小心地控制着距离,避免烤焦,同时让炭火的热力均匀地渗透进去。不一会儿,凝住的油脂重新开始滋滋作响,诱人的香气再次弥漫开来,肉串表面也重新变得焦黄油亮。
“好了大哥!您趁热吃,这回保准香,保准辣!”李平安将热气腾腾的肉串重新端回客人桌上,笑容依旧热情。
那大哥满意地点点头,拿起一串咬了一口,连连称赞:“嗯!这下对味儿了!小伙子手脚麻利,谢了啊!”
这样的小插曲在夜市摊上司空见惯,却最能体现摊主的用心和服务的温度。李平安和牛大力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处理起来默契十足。这细微之处的周到,正是“大力烧烤”能留住这么多回头客的原因之一。
这边刚处理好回火的肉串,那边靠近街角的一桌几个年轻人就笑着朝烧烤摊挥手,其中一个嗓门清亮的小伙子喊道:
“老板!老板!这边儿再加单!”
他一边掰着手指头数,一边大声报菜名:
“再加六个蒜蓉生蚝! 要肥点儿的啊!”
“再来十串板筋! 少撒点辣椒面!”
“还有……”他顿了顿,看了眼同桌的伙伴,带着点坏笑故意拉长声音:“再来五串烤韭菜!哥几个得补补!”
这“烤韭菜”的梗一出,整桌人都哄笑起来,旁边几桌的熟客也发出心照不宣的笑声。夜市烧烤摊上,韭菜因其“壮阳”的民间说法,总是带着点暧昧的调侃色彩,是兄弟们互相打趣时常点的“硬菜”。
正在烤炉前忙活的牛大力听到,粗声大气地应了一句:“好嘞!生蚝管肥!韭菜管够!等着!”
他手脚麻利地从保鲜箱里捞出肥嘟嘟的生蚝,开始撬壳、铺蒜蓉。
李平安也听到了喊声和笑声,他一边记下单子,一边笑着摇头,冲那桌年轻人回了句:“行!板筋少辣,韭菜管补!马上安排!不过哥们儿,咱这韭菜可是绿色健康食品,主要补充维生素,效果嘛……因人而异啊!” 他这半是接梗半是调侃的回应,又引来一阵更大的笑声,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