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拍了拍肩上的五六半,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练练枪!顺便…看看套子!我感觉今儿个手气能行!”
他想着老杆子教的“听风”,想着心里那根绷直的线,手腕子似乎又开始隐隐发热。
是骡子是马,该拉出去溜溜了!
几场春风刮过,黑龙山的积雪薄了,露出底下黑油油的土地。
屯子里忙着备耕,空气里飘着粪肥和希望的味道。
“强子,整利索没?”
张卫国紧了紧军棉袄领子,五六半斜挎在肩,腰间鼓囊囊别着爷爷给的盒子炮和弹壳。
他朝屋里喊了一嗓子,声音带着开春的活泛劲儿。
李强提着红缨枪窜出来,枪头雪亮:“早好了!磨叽啥?再晚点儿山牲口都猫完冬了!”
两人跟徐若琴招呼一声,带着家伙什儿就奔了后山。
小斑懒洋洋趴在院角晒太阳,瞥了他俩一眼,没动弹。
自打峡谷那场恶斗,它对上山的兴趣似乎有了点欠缺。
“嘿,这虎大爷,架子越来越大了。”李强嘟囔。
“随它吧,”张卫国看了眼小斑,“心里装着事儿呢。咱今天目标明确,看能不能踅摸点值钱皮子,屯子的化肥钱也还差点窟窿。”
“包俺身上!”李强一拍胸脯,“狍子、野猪,管够小斑的口粮!”
老林子刚开化,腐叶混着雪水,踩上去噗嗤噗嗤响。
两人专挑背阴的老松林钻,那里是紫貂爱待的地界。
这玩意儿毛皮油光水滑,金贵得很,供销社老刘头见了指定给高价。
“悄默声的,”张卫国压低嗓子,眼睛像鹰隼似的扫视着松枝间,“那玩意儿贼精,有点动静就蹿没影。”
李强点头,红缨枪攥得更紧,大气不敢喘。
日头偏西,在一棵几人合抱的老椴树底下,张卫国猛地顿住脚,手指竖在唇边。
李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高处一根横枝上,一团紫得发亮的影子正蜷着打盹儿!
“紫貂!”
李强差点喊出声,赶紧捂住嘴,眼珠子瞪得溜圆。
张卫国心提到嗓子眼,他慢慢蹲下,卸下五六半,却没急着瞄准。
爷爷和老杆子的话在耳边响起:“心里有线…手腕要活…枪是活的!”
他深吸口气,感受着林间微弱的气流,心跳渐渐平缓。
那紫貂仿佛成了他意念的延伸点,手腕子极其轻微地一抖一甩!
砰!
枪声清脆。
那团紫影应声一颤,软软地掉了下来。
“打中了?!”
李强狂喜,几步冲过去,小心翼翼捧起那还温乎的紫貂。
油亮的皮毛在夕阳下泛着醉人的紫金色,一点伤痕恰到好处在耳后,没糟践半点好皮子。
“尿性啊卫国!”
“最近你这枪法又长进了不少啊!”
“跟我说实话,是不是你爷爷偷着给你传授啥秘籍了?”
李强乐得直蹦,“这品相,老刘头见了不得乐疯喽?化肥钱绝对够了!”
张卫国也松了口气,嘴角咧开。
甩腕子那一下的感觉,比之前顺畅多了。
他走过去,接过那沉甸甸的紫貂,手指拂过光滑如缎的皮毛。
“总算没白费功夫。”
他掂量着,“回去让若琴收拾好,小斑这几天的口粮,强子,看你的了!”
“包在俺身上!”李强把胸脯拍得山响,“看俺明儿就给你拖头野猪回来!”
回屯路上,天边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嘎嘎叫着往北飞。
嘹亮的雁鸣划破长空,带着春天的讯息。
张卫国抬头望着,心头那股子对枪法的执念又冒了上来。
老杆子背身打铜钱的画面,像烙铁烫在他脑子里。
“强子,等我会儿。”
他停下脚步,卸下五六半。
“干啥?打雁?”
李强一脸不解的抠着鼻子。
“这玩意儿肉柴,没啥吃头啊?再说飞恁高,没个天眼哪能打下来呢?!”
“练练手。”
张卫国简短的回答道。
他选了一只飞在雁群边缘、轨迹相对稳定的老雁。
它的飞行速度明显更慢一些,而且不会像年轻的大雁一样出现什么乱七八糟的动作。
张卫国屏息,凝神,心念努力锁定那移动的黑点,手腕再次轻抖甩出!
砰!
子弹呼啸着钻进蓝天,离那老雁差了老大一截。
“高了!”李强嚷嚷道。
张卫国不吭声,咔哒一声推上第二发。
他调整呼吸,感受心跳的间隙,心念那条无形的线绷得更紧,手腕的抖动更加迅捷细微。
砰!
子弹依旧擦着雁翅飞过,惊得雁群一阵骚动,飞得更快更高了。
“看来还是差点火候!”
张卫国眉头紧锁,看着雁群消失在灰蓝的天际,心里有点泄气。
打静止的紫貂和听风打铜钱是一回事,打高速移动的活物,又是另一重天。
“拉倒吧卫国,”李强扛着红缨枪走过来,“打飞鸟那是后羿干的活儿!老杆子那样的,多少年才出一个?咱有这甩腕子的本事打狍子、护屯子就够了!走,回家炖紫貂…呃,不是,处理紫貂皮去!”
张卫国苦笑一下,收起枪。
他知道李强说得在理,但自己心里那点不服输的劲儿,却还是在像野草一样疯长。
他摸了摸怀里那枚带着弹孔的铜钱。
“急不来,慢慢熬吧。”
接下来的日子,张卫国的心思分成了两瓣。
一瓣在屯里春耕。
他跟赵刚、王二牛他们泡在地里,扶犁、点种、踩格子,黑土地在他们脚下翻出新鲜的泥浪。
汗水顺着脊梁沟往下淌,后背的衣服上很快结了一层白碱。
黑龙山遍地都是富饶的黑土地,只要今年风调雨顺,收成养活全屯子绝对富余。
另一瓣则是在枪上。
收工后,他常一个人跑到屯子后山僻静处。
不装子弹,就那么端着五六半,对着远处晃悠的树枝头、惊飞的野鸟,一遍遍练端枪,练呼吸,练那玄之又玄的“心念锁定”和手腕的“抖劲儿”。
直到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小斑的口粮,真就指着李强了。
这小子不愧是把撵山的好手,隔三差五就扛着家伙进山。
这天晌午,李强扛着红缨枪,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又进了林子。
他熟门熟路摸到狍子常走的“溜子”上,仔细辨认着雪泥地上新踩出的蹄印。
“嘿,有货!还是群大家伙!”
他舔舔嘴唇,猫着腰,像只狸猫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