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清歌看着叶辞离,嘴唇微微动了动,那些关于“沉重记忆”的疑问在舌尖辗转,最终还是被她咽了回去。
她不敢问。
虽然叶辞离表现得温柔而平静,但纪清歌并非毫无所觉。在她提到“记忆负担很重”时,那瞬间微滞的呼吸;在她坚定地说“你很好”时,那悄然收紧又缓缓松开的手指……这些细微的迹象,都让纪清歌敏锐地捕捉到,那平静的湖面之下,藏着深不见底的忧伤。她怕自己冒失的追问,会像一颗石子,再次搅动那潭深水,让眼前这个让她莫名感到安心和信任的人,流露出更多隐藏的难过。
是的,信任。
这种感觉来得毫无缘由,却又如此强烈。叶辞离身上有一种让她感到无比熟悉和安心的气息。并非容貌或声音的熟悉,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灵魂层面的共鸣。仿佛她们本就该如此相处,宁静,祥和,彼此陪伴。这种源于本能的信赖,让她愿意暂时放下疑虑,接受这份梦境中的善意。
叶辞离似乎看穿了她欲言又止背后的体贴,纱雾后的目光更加柔和,带着一种赞许和欣慰。她没有主动提及那些过往,只是从容地再次为她斟茶,那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沉淀了时光的优雅。
“这里的‘竹露清心茶’,味道可还喜欢?”她轻声问道,自然地转换了话题。
纪清歌端起茶杯,又细细品了一口,那清冽中带着回甘的滋味确实独特,仿佛能涤荡心神。“很喜欢,感觉很……宁静。”她老实回答,顿了顿,又补充道,“比我们宗门的灵茶,似乎更多了一份说不清的韵味。”
“喜欢便好。”叶辞离轻笑,“若你喜欢,下次我来试试用初雪的红梅窨制,又是另一番风味。”
闲适的交谈就此展开。叶辞离似乎对她在外面的生活很感兴趣,闲话般地问起她在宗门里是否习惯,修炼是否辛苦,语气自然得仿佛真是她一位久别重逢、关怀备至的旧友。
纪清歌也渐渐放松下来,话匣子打开了不少。她说到苏婉辞师姐表面清冷,要求严苛,实则心软,会因为她完成训练而眉眼柔和,会为她准备桃花羹。她也抱怨修炼《基础剑诀》的枯燥,五千次挥剑后的手臂酸痛,但说到自己终于摸到一丝“云起式”的诀窍时,眼睛也不自觉地亮了起来。她甚至提到了那个活泼得过分的系统,和它在脑海里吵吵嚷嚷的样子。
叶辞离始终安静地听着,姿态放松地倚着栏杆,听到有趣处,会发出低低的、愉悦的轻笑;听到她抱怨辛苦时,会温和地安抚一句“打好根基总是好的”;听到她提及苏婉辞时,那纱雾之后的目光似乎格外专注,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但很快又化为纯粹的鼓励和支持。
这种全然被接纳、被理解的感觉,让纪清歌感觉格外舒畅,仿佛积压在心头的些许迷茫和压力,都在这样温柔的倾听中悄然消散了。
时间在宁静的交谈中悄然流逝。石桌上的糕点不知不觉少了小半,茶壶也续了两次水。
不知过了多久,叶辞离忽然抬起头,望向梦境边缘那仿佛永恒不变的暖色天光。她轻轻放下茶杯,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眷恋,温柔地提醒:
“清歌,天快亮了。”
纪清歌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这才发现周围的景致似乎比刚才朦胧了一些,竹叶的沙沙声和鸟鸣也仿佛从更遥远的地方传来,连空气中那令人安心的竹香,也似乎淡了些许。一种无形的力量似乎在轻轻推着她,让她离开这个温暖的巢穴。
“你该醒来了。”叶辞离的声音依旧平稳,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修炼虽重要,但也别太勉强。”
纪清歌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舍。这个梦境太美好,眼前的人太温柔,让她几乎想要沉溺其中,远离外界的纷扰和修炼的艰苦。
“那我……还能再来吗?”她忍不住问,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
叶辞离闻言,轻轻笑了,那笑声里充满了肯定的意味,仿佛早就在等待她这个问题:“当然,这片梦境为你敞开。只要你需要,只要你愿意,这里永远欢迎你。”
她站起身,墨色的衣裙在渐淡的微光中如流水般拂动,身姿优雅。
“下次来时,我再给你泡新茶。”她柔声许诺,身影在愈发朦胧的光线中渐渐变得透明。
纪清歌努力想看清她,想记住更多细节,但视野却越来越模糊,唯有那温柔的目光和淡淡的竹香,仿佛烙印般留在了她的感知里。
……
听雪庐内,晨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洒在纪清歌的眼睑上。
她长长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眼。入目是熟悉的床幔,身体依旧残留着修炼后的酸痛,但精神却感觉异常饱满、清明和宁静,仿佛被温暖的泉水彻底洗涤过一般,连昨日透支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她躺在床上,没有立刻起身,只是静静地回味着那个悠长而温暖的梦,回味着凉亭下的对话,回味着那个名叫叶辞离的神秘女子温柔的声音和目光,以及那份莫名的、深刻的熟悉与安心。
“叶辞离……”她无声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困惑,有好奇,有依赖,还有一丝隐隐的、想要探寻真相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