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越并且权大于帝时,下面的人会教我怎么做。
本质上讲的话,大权旁落就相当于这个王朝覆灭了。
宋朝以前的权臣才叫真的权臣,宋后基本都是文官权臣,敢在皇帝面前拽,但对军队的控制不够,不敢篡位。
宋也有文武权臣的,但他放几个权臣一起狗咬狗,导致王朝末期什么决策都下不了,好的不行,坏的也不行。
赵匡胤连同文臣武将一起防的,本质上是时代趋势,五代十国过于混乱了。
这时候,皇帝的对手就不是某个人了,而是一整个集团。】
各朝代皇帝:“……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一旦到了权臣的位置,有些事就不得不做了,而且,下面的人有可能比权臣的野心更大。
而之前的皇帝也需依赖士族维持统治,若士族利益被触动,就会与权臣联手架空皇权。
所以,宋之前的皇帝,除了跟权臣争权,做事还要考虑士族利益,憋屈的很。
宋朝重文轻武、分权制衡,大大削弱了武将和权臣的权力,也就使得后来人基本不可能篡位成功。
赵匡胤揉揉眉头,好歹他们大宋有点东西。
通过中央集权、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从根源杜绝权臣篡位的可能性。
可一想到,他们大宋的千古第一仁君,和大明皇帝听不听话都要死的地步,就知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后患有多大。
听听,仁君,皇帝变成道德完人了,这现实吗?
文官一家独大,朝堂失衡,还想改革,想屁吃。
坏名声是皇帝的,好处是大臣的。
也难怪大明的臣子一心想要武勋和外戚废掉,因为当大臣可比皇帝更能捞好处。
大清不惯着这群文臣后,直接调动各方力量平衡朝堂,皇位自然稳当。
晚年朱元璋幽幽叹了口气,“咱真是小看了士绅和文官啊……”
这是权臣篡位指南,又何尝不是皇帝以后世角度重新审视制度的机会呢?
大明的皇帝连活着都不容易,就是因为,没有能够压制文官的外戚和武勋……
永乐朱棣:“……今天,我又要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他宁愿大明出现吕雉和武则天,也不愿让大清当这个捡漏王。
神州陆沉和革命结合起来,不难想到大清比元朝的危害更甚。
现在有大明抚平蒙元带给中原的危害,但大清的危害,却让百姓站起来革命求生。
可想而知,那一定是史无前例的,亡国灭种之战。
吕雉、武则天:“……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是吧?”
亡国的时候,怪女人,失败的时候,怪女人,现在男人亡国了,女人也可以掌权了……
【李重俊也是愣头青,全盘计划和方案都没有,连处置皇帝都没想过。
李显也是绝了,那自己亲儿子人头祭祀给自己戴绿帽子的武三思……
禅让的流程不能省,朱温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后梁命短。
黄河真是皇族坟墓,五代白马驿之祸,再往前推三百多年,北魏尔朱荣发动的河阴之变,也屠杀了皇室两千多人。】
正在准备政变的李重俊:“……!!!”
如果不是韦后干预朝政,想当武则天,武三思目中无人,安乐公主有上官婉儿的助力,要废黜他这个太子,立她为皇太女,他也不会忍无可忍发动政变。
他只是想除掉武三思与上官婉儿这两个祸端,并没有夺位的野心。
没想到,竟会被阿耶砍下头颅祭祀武三思。
难道,阿耶都不听他的苦衷与解释吗?
李重俊对父亲无比失望,现在本身也没有什么重臣支持,如何能发动如太宗一般的政变?
最近被冷落的韦皇后,一听到李重俊的名字,立马让上官婉儿去联系武三思。
李显嘴上说着不信她会弄死自己的丈夫,但事已至此,她们必须要准备动手。
必要时刻,先除掉李隆基和太平公主。
巧了不是,李隆基已经知道自己会登基,早已与太平公主计划好,先逼韦后等人动手,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太平公主就算不想,但在韦后等人的威胁下,也不得不重新与李隆基成为盟友。
“造孽啊。”
李渊看着天幕,只觉一阵无力,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二郎的孙子和重孙。
李治那个瘪犊子,妻子妻子教不好,儿子儿子也教不好,好不容易出现个李贤,还让武则天构陷谋反……
儿子,孙子,孙女……有完没完了,这政变跟唱戏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还有李显那个龟孙子,斗不过老娘,又被妻子弄死的窝囊废,现在竟能做出这等杀子之事,还是讨好武家。
气煞他也。
晚年李世民紧盯着天幕,让人仔细抄写下来,一个字也不能漏。
大宋就是五代十国之后,那么,他的大唐亡于朱温……权臣篡位?
他不相信,一个权臣就能把大唐搞垮了。
裴枢、崔远猛的看向朱温,怒斥道:“昭宗皇帝的死,果然也是你。”
这下众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杀害昭宗,再把他们这些朝臣一锅端掉。
白马驿之祸,怕是连李柷和其他皇子都无法幸免,唐朝就此亡于朱温之手。
唐僖宗李儇:“……天塌了。”
还以为朱温是容易控制的忠臣,赐名全忠,没想到,这头由他扶植养大的白眼狼,直接篡了大唐……
黄巢大笑出声,没想到朱温还有把皇帝和朝臣耍得团团转的本事。
尚让、林言等人的倒戈,和朱温背叛的致命一击,让他失败了,但大唐最终也走向灭亡。
其他大唐皇帝,原本还在看热闹,没想到热闹在自己家头上……
尔朱荣:“……老子是清君侧。”
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元诩,作为北魏忠臣,他岂能袖手旁观?
幸存下来的北魏群臣一脸死样,头都不敢抬。
尔朱荣以祭天为名,将百官带到河阴后,直接说丞相高阳王谋反,然后开展大屠杀,两千多名宗室和官员都填了黄河。
胡太后与幼帝元钊也被投入水中溺死,手段之狠辣前所未有。
孝庄帝元子攸冷哼一声,直接让人以皇后生子为由去请尔朱荣,刺杀一事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