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空气凝滞如胶。苏羽站在平台边缘,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轻划过。那些悬浮在组件内部的晶体缓慢旋转,每一粒都折射出不同维度的光芒。
“准备安装次级传导单元。”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工作区瞬间紧绷。
两名工程师推着悬浮载具靠近平台。载具上的金属箱内,躺着三枚棱柱状晶体,表面覆盖着精密蚀刻的纹路。它们与主组件内部的晶体产生共鸣,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嗡鸣。
苏羽抬起手,示意载具停在安全距离。
“信息场已经形成自主边界。”他指向主组件周围那片微微扭曲的空气,“任何未经校准的物体进入,都会被它识别为异物。”
年轻工程师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手中的监测仪显示,组件周围的信息场强度正在周期性波动,像某种活物的呼吸。
苏羽调出全息界面,淡蓝色的线条在空中交织成三维网格。网格中央,主组件的能量轮廓清晰可见,而那些扭曲的区域则显示为不断变化的拓扑结构。
“看这里。”他放大其中一个区域,“信息场的节点正在重组。每次重组都会打开短暂的稳定窗口。”
全息图上,能量流如潮水般涨落。在某些特定时刻,扭曲的区域会短暂平复,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
“我们必须抓住这些窗口。”苏羽转向工程师,“但窗口持续时间不足零点三秒。早了会被前一波能量撕碎,晚了会撞上下一波重组。”
载具操作员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推进控制器上。
苏羽的目光在全息图和实体组件间来回移动。他的瞳孔微微收缩,捕捉着那些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变化。
“第一次尝试。准备。”
整个工作区陷入死寂。只能听见通风系统的微弱气流声,以及监测仪器偶尔发出的滴答声。
全息图上,能量潮汐正在退去。扭曲区域开始平复。
“现在。”
载具轻轻前移,载着第一枚次级晶体向平台靠近。机械臂缓缓伸出,夹爪稳稳握住棱柱。
就在晶体即将进入信息场边界的瞬间,苏羽突然抬手。
“停。”
机械臂瞬间冻结。距离信息场边界仅剩三厘米。
年轻工程师额角渗出细密汗珠。“为什么叫停?窗口不是还在吗?”
苏羽指向全息图上一处几乎看不见的涟漪。“信息场产生了预期外的谐振。如果继续,晶体表面的蚀刻会被抹除。”
他调出另一组数据。能量流动的细微变化被放大显示,那些看似平稳的区域实际上暗藏湍流。
“信息场不是屏障,而是活水。”苏羽的手指在全息图上划出几道轨迹,“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行突破,而是顺应它的流动。”
他重新校准了机械臂的路径。新的轨迹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优雅的曲线,恰好避开那些隐形的湍流点。
“第二次尝试。注意我的每一个指令。”
载具再次启动。这次移动更加缓慢,几乎是以毫米为单位前进。
苏羽的视线锁定在全息图上,嘴唇微动,发出极其细微的调整指令。他的声音平稳如常,但站在他身旁的助理能看见他颈侧肌肉的紧绷。
机械臂夹着晶体,以难以察觉的速度切入信息场边界。
就在进入的瞬间,晶体表面突然泛起波纹般的闪光。监测仪发出急促的蜂鸣。
“偏转五微米。”苏羽的声音依然平稳,“立即修正。”
操作员的手指在控制器上轻轻一颤。机械臂做出相应调整,晶体表面的闪光随即消失。
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旁观者甚至来不及反应,危机已经解除。
晶体继续沿着预定轨迹前进。它穿过信息场的层层边界,像一叶小舟在激流中寻找安全的航道。
全息图上,能量流动的图案不断变化。苏羽的指令一个接一个,精准地引导着机械臂避开所有危险区域。
终于,晶体到达预定位置。机械臂轻轻松开,棱柱状晶体悬浮在空中,缓缓旋转。
它开始与主组件内部的晶体产生共鸣。光芒在两者之间流转,形成一道纤细的光桥。
“锁定完成。”
工作区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呼气声。直到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一直屏着呼吸。
但苏羽的表情没有丝毫放松。“还有两枚。信息场已经记住了我们的入侵模式,下一次会更难。”
果然,全息图显示信息场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那些能量流动的路径开始重组,仿佛在适应刚才的入侵。
苏羽调出新的算法模型。“它在学习。我们必须改变策略。”
他设计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这次不是避开湍流,而是利用信息场自身的周期性振荡,让晶体随着能量波动自然漂移到目标位置。
第二枚晶体的安装开始了。
这次移动更加缓慢,几乎看不出是在前进。晶体在信息场边界徘徊,等待合适的时机。
当信息场完成一次完整振荡的瞬间,苏羽发出指令。
晶体轻轻滑入边界。它不再抵抗信息场的流动,而是顺着能量的方向缓缓前进。
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在于,一旦计算失误,晶体就会被信息场彻底吞噬,连残骸都不会留下。
全息图上,代表晶体的光点沿着复杂的轨迹移动。它绕过数个隐形的漩涡,穿过狭窄的能量通道,最终抵达第二个安装点。
共鸣再次建立。两枚次级晶体与主组件之间的光桥交织成更复杂的网络。
只剩下最后一枚了。
此时的信息场已经变得极其敏感。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引发剧烈的反应。
苏羽沉默地观察着全息图。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移动,计算着最佳路径。
“这次我们不用机械臂。”他突然说道。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
苏羽调出一个新的控制界面。“让晶体自己找到位置。”
他输入一系列指令。第三枚晶体表面的蚀刻开始发光,那些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在金属表面流动。
“信息场会排斥外来物体,但不会拒绝同类。”苏羽解释道,“我们要让晶体暂时模拟信息场的特征频率。”
晶体缓缓浮起,脱离载具。它开始自主移动,表面光芒随着信息场的波动而变化。
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在于,如果模拟失败,晶体不仅会被吞噬,还可能引发信息场的连锁崩溃。
晶体慢慢靠近信息场边界。在接触的瞬间,它表面的光芒剧烈闪烁,但很快稳定下来。
它被接受了。
晶体继续前进,像一滴水融入河流。它沿着信息场自然的能量路径漂移,时而加速,时而盘旋。
整个过程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就连苏羽也无法完全掌控晶体的轨迹,只能进行微调。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晶体在信息场中游弋,寻找着最终的归宿。
突然,监测仪发出警告。信息场开始异常振荡,能量水平急剧上升。
“谐振失控。”助理的声音带着恐慌。
苏羽快速操作控制面板。“不是失控,是它在测试我们。”
他调整了晶体的模拟参数。晶体表面的光芒变得更加柔和,频率微微改变。
信息场的振荡逐渐平复。它接受了新的频率。
晶体终于抵达最后一个安装点。当它就位的瞬间,三枚次级晶体与主组件之间的光桥完全连接,形成一个完美的能量回路。
工作区内鸦雀无声。
组件内部的晶体开始加速旋转。那些被封存的流光缓缓苏醒,在晶体内部流动。
苏羽终于放松了紧绷的肩膀。他的额头上布满细密汗珠,指尖因长时间精确操作而微微颤抖。
但变化才刚刚开始。
组件表面的蓝色纹路突然变得更加明亮。那些纹路不再只是装饰,而是开始流动、重组,形成全新的图案。
组件内部的晶体发出柔和的脉动。那不再是机械的振动,而是某种更接近生命的存在。
苏羽能感觉到,信息场的边界正在扩展。它不再局限于平台周围,而是开始渗透到整个实验室的空间。
那些悬浮的微小晶体中,有一粒突然变得异常明亮。它的光芒穿透晶体外壳,在空气中投射出模糊的影像。
影像中似乎有某种结构的轮廓,但那不是人类已知的任何建筑或机械。它不断变化,仿佛在多个维度间闪烁。
然后,就像它出现时一样突然,影像消失了。
组件恢复了平静。蓝色纹路稳定地呼吸着,内部的晶体缓慢旋转。
但每个人都明白,某种界限已经被打破。信息场不再只是工具或现象,它开始展现自己的意志。
苏羽看着那个沉睡的组件,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危险。他们不仅是在建造机器,更是在唤醒某个来自界线彼端的存在。
而那个存在,刚刚睁开了它的第一只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