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越过山脊,将金色的光芒洒在红警军团的操场上。七个排的动员兵整齐列队,崭新的军装和锃亮的武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经过昨日的扩编,这支队伍已经初具正规军的规模。
林骁站在队列前,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在队伍最前方,新上任的六排排长张志和七排排长李强昂首挺胸,等待着首次作战任务。
“同志们!”林骁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晰,“在我们控制区边缘,还有两个日军据点像毒瘤一样存在着。东面的黑山据点有守军三十人,西面的石门据点有二十五人。今天,我们要拔掉这两颗钉子!”
他展开地图,指向两个标红的位置:“六排负责黑山据点,七排负责石门据点。要求:速战速决,十分钟内解决战斗!”
“保证完成任务!”两个新排长异口同声地回应。
周勇上前补充道:“记住战术要点:先用军犬侦察,工兵爆破开路,突击组快速突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交火时间。”
两支队伍迅速登车出发。装甲运兵车的轰鸣声中,林骁通过新激活的营级指挥系统,实时监控着两个方向的行动。
东线,张志率领的六排首先抵达黑山据点外围。这个据点建在一个小山包上,用沙袋和铁丝网构筑了简易工事。两条军犬悄无声息地潜入,很快传回了据点内部的布防情况。
“排长,确认守军三十人,两挺轻机枪分别部署在东西两个角楼。”驯导员报告。
张志冷静地观察着据点结构:“工兵班,在围墙东南角实施爆破。一班、二班准备突击,三班火力掩护。”
工兵们携带着爆破装置快速接近。与此同时,狙击手已经就位,十字准星稳稳地套住了角楼上的机枪手。
“引爆!”
轰隆一声巨响,据点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几乎在爆炸声响起的同时,狙击手扣动扳机,两个角楼上的机枪手应声倒地。
“突击!”
三个班的动员兵如同猛虎般冲入据点。AK47的连发声顿时响成一片,仓促应战的日军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有些日军士兵刚从营房里冲出来,就被精准的点射击倒。
西线的战斗同样顺利。李强指挥的七排采取的是声东击西的战术。他们先在据点正面制造佯攻,吸引守军注意力,然后主力从防守薄弱的侧后方突入。
“报告指挥官,黑山据点已清除,用时八分钟!” “石门据点已清除,用时九分钟!”
两个捷报几乎同时传到指挥部。林骁看着战术地图上代表两个据点的红点消失,满意地点点头。
“立即接管据点,建立防御工事。工程队随后就到。”
随着这两个据点的拔除,红警军团的控制区向外扩展了十余公里,新增五个村庄纳入保护范围。村民们听说日军据点被拔除,纷纷走出家门,欢迎这支神奇的抗日队伍。
刘顺带着工作队迅速进入新控制的村庄,组织村民建立民兵队和后勤体系。更让人惊喜的是,村民们在得知红警军团需要金属后,自发捐出了大量废旧金属。
“司令,五个村庄共捐献废旧金属预计可转化5000单位!”刘顺兴奋地报告。
这个消息让指挥部里的军官们都很振奋。有了这些金属,红警军团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下午时分,一支侦察小队在巡视新控制区时,在山区边缘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小型火车站。这个车站显然已经被遗弃多时,站台上长满了杂草,但令人惊讶的是,铁轨基本保持完好。
“指挥官,发现重要资源点!”侦察兵通过无线电激动地报告,“这里至少有五公里长的完好铁轨,还有一个小型调度场!”
林骁立即带着工程队赶往现场。这个废弃车站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位置相当隐蔽。虽然站房已经破败,但那些闪着金属光泽的铁轨却是无价之宝。
“铁锤,评估这些铁轨的价值。”
“指挥官,检测到可用铁轨总长度5.2公里,预计可转化单位金属。另外,调度场内发现可修复的铁路设备,修复后可以建立铁路运输系统。”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单位金属!这相当于红警军团目前金属储备的两倍还多!
周勇激动地说:“司令,有了这些金属,我们就能生产更多的坦克和士兵!”
但林骁想得更远。他抚摸着冰凉的铁轨,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些铁轨的价值不仅在于金属。你们看——”
他指着铁轨延伸的方向:“这条铁路往东通向日军控制的中心城市,往西连接着其他重要据点。如果能够修复并控制这条铁路线...”
在场军官们顿时明白了林骁的意思。控制铁路,就意味着掌握了机动作战和物资运输的主动权。在这个主要依靠公路运输的时代,铁路代表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
“工程队立即开始作业。”林骁下令,“优先修复车站基础设施,建立防御工事。这些铁轨暂时不要拆除,我们要把它们变成我们的交通动脉。”
“明白!”工程师组长立即带领队伍开始工作。
随着命令下达,红警军团的工程队展现出惊人的效率。破败的站房被迅速修缮,站台周围的杂草被清除,调度场内的设备被一一检查。更令人惊叹的是,工程师们竟然在仓库里发现了一台还能工作的蒸汽机车!
“指挥官,这台机车稍作修理就能使用!”工程师兴奋地报告,“虽然速度不快,但足以承担短途运输任务。”
这个消息让林骁更加坚定了建立铁路系统的决心。他立即调整部署,将一个排的兵力派驻到这个新发现的车站,开始建设红警军团的第一个铁路枢纽。
夜幕降临时,这个被命名为“红星站”的废弃车站已经焕然一新。虽然规模不大,但它代表着红警军团战略转型的开始。
林骁站在修缮一新的站台上,望着向远方延伸的铁轨,心中充满期待。有了这个铁路枢纽,他的钢铁洪流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动能力。
而在指挥部的战术地图上,代表控制区的蓝色区域再次扩大。从最初的一个火车站,到现在控制着十余个村庄和一个铁路枢纽,红警军团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但林骁清楚,随着控制区的扩大,他们与日军的正面冲突也将不可避免。下一次战斗,很可能就是决定性的战役。
“铁锤,开始制定铁路防御和利用方案。”他在心中命令,“我们要让这条铁路,成为日军的噩梦。”
星光下,红星站的灯光如同希望的灯塔,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坚定地亮着。而红警军团的钢铁洪流,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