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碉堡的火势在夜风中愈演愈烈,熊熊火光将河口镇的夜空染成一片橙红。日军显然注意到了这个突破口,密集的子弹开始向起火点周围倾泻,压制任何试图接近的救援人员。
“指挥官,火势太大,我们无法靠近!”救援队长在无线电中焦急地报告,声音被剧烈的燃烧声和枪声所掩盖。
林骁在指挥所内紧盯着战场态势图,三号碉堡的位置正处于左翼防线的关键节点。一旦失守,整个左翼都将暴露在日军的直接火力之下。
“刘顺!”林骁接通了民兵指挥部的专线,“我需要民兵队的支援。”
“指挥官请下令!”刘顺的声音立即回应,背景中能听到民兵们急促的脚步声。
“组织灭火队,从镇内水井取水,建立传水链。我派工程兵给你们送防火装备。”
“明白!民兵队保证完成任务!”
就在林骁调兵遣将的同时,碉堡内的情景却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加惨烈。浓烟从射击孔不断倒灌而入,五名守军士兵被逼到碉堡的角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班长...呼吸...好困难...”最年轻的士兵小王剧烈咳嗽着,脸色已经发青。
班长李大力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角落里储备的饮用水上:“把水倒在衣服上,捂住口鼻!坚持住,援军马上就到!”
突然,碉堡的铁门被从外部敲响。“里面的人听着!我们是民兵灭火队!准备开门!”
李大力惊喜交加,急忙示意士兵们搬开顶门的沙袋。铁门刚一打开,几名披着湿棉被的民兵就冲了进来,手中提着水桶。
“快!先控制住火势!”带队的正是王铁柱,他一边指挥民兵泼水,一边将防毒面具递给守军士兵。
就在灭火工作紧张进行时,观测所传来紧急警报:“日军利用火势掩护,正在组织新一轮进攻!”
林骁立即调整部署:“命令二团三连增援左翼。坦克单位前出到二号阵地,准备火力支援。”
此时,日军阵地上,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起火碉堡的情况。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看来火焰喷射器奏效了。命令第三大队,趁守军混乱之机,一举突破左翼防线!”
“但是大佐阁下,”参谋谨慎地提醒,“守军可能设有埋伏...”
“执行命令!”小林不耐烦地挥手,“我要在天亮前在河口镇内吃早餐!”
日军的进攻部队很快集结完毕。这一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以小队为单位,利用夜色和火光的掩护,从多个方向同时发起渗透进攻。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起火碉堡后方,红警士兵已经悄然进入预设的伏击阵地。更致命的是,那辆犀牛坦克已经运动到了最佳射击位置。
王铁柱带领的民兵灭火队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他们分成三组:一组继续扑灭碉堡内的余火,二组在外围建立防火隔离带,三组则负责运送水源。镇民们自发组成的人链,将一桶桶井水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
“快!再快一点!”王铁柱嘶哑着嗓子呼喊,他的脸上满是烟灰和汗水,“不能让火势蔓延到其他工事!”
就在这时,一发日军炮弹在附近爆炸,震得整个碉堡都在摇晃。两名民兵被弹片击中,痛苦地倒在地上。
“医护兵!”王铁柱大喊,同时继续指挥灭火,“其他人不要停!继续传水!”
碉堡内的守军士兵见状,也顾不上自己的伤势,重新拿起武器回到射击位置。李大力架起机枪,对着黑暗中晃动的身影就是一梭子。
“小鬼子想趁火打劫?做梦!”
日军显然没有料到在如此猛烈的火势下,守军仍然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日军士兵顿时被打成了筛子。
与此同时,隐蔽在后的红警士兵也开始了反击。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对渗透的日军小队进行分割包围。犀牛坦克的炮火更是如同死神的镰刀,每一发炮弹都在日军队伍中炸开一团血雾。
战斗在火光中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美感。燃烧的碉堡如同巨大的火炬,将战场照得如同白昼。在这片光明与黑暗交织的区域,生与死在每个瞬间交替上演。
林骁在指挥所内通过多个渠道监控着战况。当他看到民兵灭火队冒着枪林弹雨坚持作业时,心中涌起一阵感动。
“命令炮兵,对日军后方阵地进行压制射击,减轻灭火队的压力。”
炮火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是朝着日军的进攻出发阵地。猛烈的炮击迫使日军不得不分散注意力,为灭火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王铁柱的指挥下,民兵们终于控制住了火势。虽然碉堡外部仍然有零星火苗,但内部的明火已经被完全扑灭。
“报告指挥官,三号碉堡火势已控制,守军安全!”刘顺激动地报告。
这个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整个防线的士气为之一振。
日军方面,小林大佐通过望远镜看到火势被控制,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怎么可能...在那种火势下...”
“大佐阁下,”参谋小心翼翼地报告,“前线部队报告,守军抵抗极其顽强,而且...他们似乎出动了坦克。”
“坦克?”小林猛地转身,“确认了吗?”
“多个单位都报告看到了坦克的身影。而且不是我们的型号。”
小林的眉头紧锁。如果守军真的拥有坦克,那么整个战局都将发生改变。他沉思片刻,终于不情愿地下达命令:
“让前线部队撤下来。重新评估敌情。”
日军的撤退号角在夜空中响起,进攻部队如蒙大赦般向后撤退。在他们身后,留下了八十多具尸体和大量装备。
河口镇前暂时恢复了平静,只有燃烧的残骸还在提醒着人们刚刚发生的激战。
打扫战场时,士兵们发现了日军遗弃的火焰喷射器和数罐未使用的燃烧剂。这些装备被立即送往后方研究。
“铁锤,分析这些燃烧剂的成分。” “检测中...主要成分为汽油和橡胶增稠剂。建议可以研发对应的防火系统。”
与此同时,在日军的指挥帐内,小林大佐正在听取伤亡报告。
“此战阵亡87人,伤129人。损失火焰喷射器四具,轻武器若干。”
参谋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士兵们之间开始流传守军有坦克的传言,士气受到一定影响。”
小林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连续两天的猛攻,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战果,反而损失惨重。更可怕的是,如果守军真的拥有坦克,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艰难。
“给师团部发电,”他终于做出了决定,“请求战术指导。在得到新的命令前,暂停大规模进攻。”
当这封电报被红警军团的通讯兵截获时,林骁的嘴角终于露出了笑容。
“指挥官,日军要撤退了?”周勇兴奋地问。
“不完全是。”林骁摇头,“他们是在等待援军和新的命令。但这给了我们宝贵的时间。”
他望向正在清理战场的民兵们,心中升起一个念头。
这些普通的镇民,在战火的锤炼下,正在成长为真正的战士。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