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中,河口镇外围阵地上弥漫着一种异样的寂静。日军持续两天的猛烈攻势如同退潮般戛然而止,只留下遍地狼藉的战场和尚未散尽的硝烟。
林骁在指挥所里仔细研究着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画面上清晰显示,日军正在有序地收缩防线,后勤部队已经在打包装备,显然是在为撤退做准备。
“指挥官,日军这是要跑啊!”周勇指着画面上正在拆除帐篷的日军士兵说道。
林骁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想走?没那么容易。”
他立即接通系统:“铁锤,分析日军可能的撤退路线。”
虚拟地图上立即标出了三条可能的路线,其中一条特别用红色高亮显示:
“根据日军以往的作战习惯,有92%概率选择经过石桥的路线。这是返回其主力防线的必经之路。”
林骁的目光锁定在地图上的石桥标记。这座石桥位于河口镇以北五公里处,横跨在二十多米宽的河面上,是这一带唯一的坚固桥梁。
“命令工程兵连,立即前往石桥区域布设炸药。”林骁果断下令,“一团、二团做好出击准备,等日军主力进入伏击圈后,立即断其退路。”
“那三团呢?”周勇问道。
“三团和民兵队负责留守河口镇,防止日军狗急跳墙。”林骁说着,披上了自己的作战外套,“我亲自带队执行这次任务。”
命令下达后,红警军团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迅速开始运转。工程兵连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然出发,携带着足以摧毁整座石桥的炸药。一团的士兵们则检查装备,准备给撤退的日军一个致命的打击。
上午七时,日军的撤退行动正式开始。先头部队约一个中队的兵力率先离开阵地,沿着大路向北行进。他们行动谨慎,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显然是在防备可能的追击。
林骁在距离石桥一公里外的高地上建立了前沿指挥所。通过望远镜,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军先头部队正在向石桥方向前进。
“命令工程兵,等日军主力过桥后再引爆。”林骁叮嘱道,“我们要的是全歼,不是击溃。”
“明白!”
日军的行动比预想的要快。上午八时三十分,先头部队已经通过石桥,并在对岸建立了警戒阵地。随后,日军主力开始有序过桥。
小林联队长在卫队的簇拥下,走在队伍中间。他的脸色阴沉,这次对河口镇的进攻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战果,反而损失惨重。更糟糕的是,他还损失了珍贵的联队旗,这在日军中是极其严重的失职。
“加快速度!”小林催促着部队,“必须在中午前与师团主力会合。”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带领部队走向一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上午九时整,日军主力大部分已经通过石桥,只剩下后卫部队还在桥南岸。就在这时,林骁下达了命令:
“引爆!”
工程兵按下了起爆器。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山谷,石桥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巨石和钢筋混泥土纷纷落入河中,溅起巨大的水花。
“什么情况?!”小林大惊失色,拨马回望。
只见石桥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两岸的断垣残壁。更可怕的是,在桥南岸的后卫部队被完全切断,而在北岸的主力则陷入了恐慌。
“敌袭!准备战斗!”日军军官声嘶力竭地呼喊。
但为时已晚。就在爆炸声响起的同时,埋伏在道路两侧的红警士兵发起了猛烈攻击。机枪火力从制高点倾泻而下,将日军队伍切割成数段。
“不要慌!组织防御!”小林努力控制着部队,但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士兵中蔓延。
在北岸,被切断退路的日军后卫部队试图强渡河流,但在红警士兵精准的火力打击下,渡河的士兵纷纷倒在河中,鲜血染红了河水。
在南岸,日军主力虽然兵力占优,但失去了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红警士兵则利用熟悉的地形,对日军进行分割包围。
林骁亲自带领一支精锐小队,直扑日军指挥中心。
“发现日军联队指挥部!”前锋士兵报告。
“全力突击!活捉日军联队长!”
战斗在此时达到了高潮。日军士兵在军官的驱赶下拼死抵抗,但面对红警士兵的优势火力和高超战术,抵抗显得如此徒劳。
小林在卫队的保护下,试图向北突围,但每次都被猛烈的火力挡回。
“大佐阁下,我们被完全包围了!”参谋绝望地报告。
小林望着四周越来越多的红警士兵,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他缓缓抽出佩刀,准备切腹自尽。
但林骁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缴枪不杀!”红警士兵用日语高声呼喊。
残存的日军士兵见联队长都被包围,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小林长叹一声,手中的军刀“当啷”落地。
上午十一时,战斗基本结束。此役共歼敌150余人,俘虏包括联队长小林一男在内的日军官兵200余人。缴获的武器装备堆积如山,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那面被小心保管的联队旗。
“指挥官,这次我们发财了!”周勇兴奋地报告,“光是完好的步枪就有两百多支,还有机枪、掷弹筒,甚至还有两门完好的步兵炮!”
林骁点点头,目光落在那些缴获的装备上:“立即组织运输队,将所有战利品运回河口镇。特别注意金属制品,全部回收。”
“铁锤,估算这次缴获的金属价值。” “扫描完成...预计可回收金属单位以上。加上之前的储备,总金属储量将突破单位。”
这个数字让林骁十分满意。有了这些资源,红警军团的实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当胜利的消息传回河口镇时,整个镇子都沸腾了。镇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准备迎接凯旋的部队。
然而,就在这胜利的时刻,通讯兵带来了一份截获的日军电报。
“指挥官,日军大本营直接发来的电报,正在严厉问责第23联队的惨败。”
林骁接过电报译文,上面赫然写着:
“第23联队作战不力,损失惨重,联队长下落不明。着令关东军司令部立即查明情况,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战线。大本营对此表示极度不满。”
这份电报意味着,日军高层已经注意到了红警军团的存在,接下来的报复将会更加猛烈。
但林骁毫无惧色。他望着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兵们,望着那些欢呼的镇民,心中充满了信心。
红警军团,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无论日军来多少,他都准备好用钢铁的洪流予以迎头痛击。
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但这一次,红警军团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