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县城收复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随着那几封态度迥异的回电,飞向了三方势力的指挥部。
然而,文字的描述,远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
林骁深知这一点。
“刘顺,把我们收复县城时,坦克入城、旗帜升起的影像资料,还有城外伏击战后战场清扫的部分画面,整理一份出来。”林骁下达了一个在这个时代堪称超前的命令。
“影像资料?”刘顺一愣,随即看到工程师搬来的那套充满科技感的便携式摄像和播放设备,恍然大悟。“明白了,司令!我这就去办!”
红警基地车自带的侦察和记录设备,清晰度远超这个时代任何摄影器材。
很快,一份经过剪辑、长约十分钟的“战果展示片”制作完成。画面里,有犀牛坦克钢铁洪流般碾过城门的威严,有红警士兵纪律严明沿街肃清的迅捷,有城头旗帜更换时百姓的欢呼,更有城外洼地里日军尸横遍野、装备遗弃如垃圾的惨烈景象。
尤其是最后一段,一个拉近的镜头特写,定格在被丢弃在地上的、沾满泥污的日军联队旗上,充满了无声的蔑视与力量。
“把这份‘礼物’,通过加密信道,分别发给少帅部、重庆和延安。”林骁嘴角带着一丝冷峻的笑意,“让他们看看,他们所谓的‘关切’和‘合作’,到底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力量。”
……
少帅行辕。
一位副官急匆匆地将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呈上。“少帅,红警方面回复,附……附了一份奇怪的‘影音资料’,需要专用设备播放。”
少帅皱眉,示意播放。
当清晰的画面投射在幕布上,看到那钢铁巨兽般的坦克,看到那装备精良、行动如风的士兵,看到那如同屠宰场般的日军伏击战场面时……
整个指挥部,鸦雀无声。
只有影片里坦克引擎的轰鸣和零星枪声在回荡。
几位原本对红警实力还将信将疑的老派将领,张大了嘴巴,手中的茶杯僵在半空。
少帅猛地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死死盯着那面被踩在泥土里的联队旗,手指微微颤抖。
这不是游击队的小打小闹,这是一支拥有绝对碾压性武力的正规军!不,甚至比他所知的任何一支正规军都要强悍!
他之前那点“保存实力”、“战术指导”的心思,在这一刻显得无比可笑。
“传令……”少帅的声音有些干涩,“立刻调拨……不,以我的名义,‘赠送’红警军团粮食五百吨!立刻安排车队送去!态度要诚恳!”
他必须重新定位与这支力量的关系了。
……
重庆,某处官邸。
几位大员围坐在放映设备前,房间内烟雾缭绕。
影片播放完毕,房间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的装备……比德国顾问团描述的还要精良!”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失声惊叹。
“日军一个联队,就这么……没了?”另一位将领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坐在上首的那位,目光深邃,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武力,更是这武力背后代表的巨大潜力和……不确定性。
这样一股力量,不受控制地崛起在敌后,是福是祸?
但眼下,日寇才是心腹大患。
“给红警回电。”他最终开口,语气凝重,“欣闻大捷,振我国人士气。现特授权军统局、中统局相关部门,与红警军团建立情报共享通道,凡涉及日军第3师团及周边敌情动态,需第一时间通报红警。”
“另外,以军政部的名义,拨付一批药品和通讯器材过去。告诉他们,党国……是不会亏待任何抗日力量的。”
先稳住,再图后续。
……
延安,窑洞。
灯光下,几位领导人看完了影片,脸上先是震惊,随即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了不起!真了不起!”一位领导人拍案叫绝,“看看这坦克!看看这火力!这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有的样子!”
“日军号称精锐的联队,在他们面前如同土鸡瓦狗!这对全国抗日战场,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更重要的是,你们看他们的军民关系,看百姓的眼神!这是一支有根基、有灵魂的队伍!”
负责军事的领导仔细看着影片中红警部队的战术动作和装备细节,眼中闪烁着精光:“他们的战术理念,装备水平,完全超乎想象。如果能学到一二,对我们部队的建设,将有极大裨益。”
“给林骁同志回电。”主席点燃一支烟,脸上带着欣慰和决断,“首先,热烈祝贺河源大捷!其次,我部敌后武工队、地下交通站,已全面动员,即日起,所有关于日军第3师团的人员调动、后勤补给线、指挥官习惯等情报,将无条件向贵部共享。”
“同时,我各部主力,将在外线主动出击,袭扰日军交通线,尽全力牵制、分散其兵力,为贵部正面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告诉他们,华北的百姓,和我们,都站在他们身后!”
三份截然不同的“回礼”,带着三种不同的温度,再次传回了河源县城。
刘顺拿着译电,兴奋地向林骁汇报:“司令,少帅送了五百吨粮食,已经上路了!重庆开放了情报共享,还给了药品和器材清单!延安那边……更是全力支持,情报共享和外部牵制都到位了!”
林骁看着电文,神情平静。
粮食,他缺吗?红警基地能自产。药品和器材,不过是锦上添花。
唯有延安那边务实的情报支持和战术配合,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但这都在意料之中。
他展示肌肉的目的,已经达到。至少短期内,这些势力不会再以俯视的姿态来“指导”他,而是会以相对平等的态度进行接触。
这就够了。
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个不受干扰的战场。
“回复延安,情报收到,感谢支持。回复重庆,清单收下。回复少帅,粮食笑纳。”
简洁,有力。
他刚刚下达完指示,指挥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谭雅如同一阵风般走了进来,金色的短发微微拂动,脸上带着战斗前的冷冽。
“司令,外围侦察兵报告。”
她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敌军的红色标志,精准地插在距离河源县城约三十公里外的一个山口位置。
“日军第3师团先头侦察部队,约一百人,配备骑兵和轻型车辆,已于半小时前越过黑风隘口。其行军方向,直指我县县城。”
她抬起头,蓝色的眼眸中寒光闪烁。
“他们来了。”
指挥部内的气氛,瞬间为之一紧。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沙盘上那枚小小的红色标志,随即又转向林骁。
林骁走到沙盘前,凝视着那个山口,眼神锐利如刀。
一百人的先头部队?
看来,第3师团也很谨慎,想先派出一根触手,来试探一下这片吞噬了他们一个联队的土地,究竟藏着怎样的龙潭虎穴。
“命令。”
林骁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冰冷的杀意。
“前沿观察哨,严密监视其动向,随时汇报。”
“放他们进来。”
“让我们的‘客人’,好好看看,我们为他们准备了怎样的……欢迎仪式。”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那枚红色标志上,仿佛已经将其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