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攻势的暂缓,如同暴风雨眼中短暂的宁静。林骁没有半分松懈,反而将这宝贵的间隙视为锻造钢铁、夯实根基的绝佳时机。整个红警控制区,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开足了马力。
河源县城通往周边各个村镇的道路上,巡逻队的频率加倍。
身着藏青色军装、挎着AK步枪的红警士兵,与穿着杂色衣物但精神抖擞、扛着三八大盖的民兵,混合编组,五人一队,踏着坚定的步伐,行走在田野、山道和集镇之间。
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和威慑。
一辆牛车在土路上缓慢前行,车上的老农看到巡逻队,非但没有躲避,反而笑着扬了扬手中的鞭子打招呼。几个半大的孩子跟在队伍后面跑了一段,被民兵温和地劝回。
路边原本紧闭的商铺重新开张,叮叮当当的铁匠铺里炉火正旺,正在用缴获的日军刺刀和钢盔,改造修复着百姓送来的农具和铁锅。
秩序,带来了生机。
“报告司令,今日巡逻范围覆盖核心区所有主要通道及三十五个大型村落,未发现日军活动迹象,境内治安良好,无恶性事件。”巡逻队长每日的汇报,内容日趋稳定。
刘顺管理的战时委员会,运作愈发顺畅。三个分区管理点几乎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处理纠纷,分发物资,组织生产。一种基于实际需求和强力保障的、粗糙却有效的管理秩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司令,这是本周的物资调度清单和民兵训练计划。”刘顺将文件递给林骁,脸上带着忙碌却充实的光彩,“按照您的指示,我们从缴获物资里拨出了一批废铁,工匠们修复改造了三百多件农具,已经分发下去了,乡亲们干劲很高!”
林骁接过清单扫了一眼,点了点头。民心可用,根基才能稳固。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代表红警控制区的红色区域,已经以河源县城为核心,牢固地连接起了周边五个主要村镇和至关重要的铁路线,形成了一片面积可观的、拥有战略纵深的稳固区域。
这片区域内部,道路畅通,治安良好,后勤补给线安全无虞。金属和石油通过铁路和卡车,源源不断地从各处汇集到核心仓库。缴获的日军粮食和自产物资,则通过同样的网络分发下去,支撑着军民的需求。
一个能够自我造血、支撑长期战争的微型堡垒,已然成型。
“我们的加强团,现在才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林骁对身旁的几位军官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从最初火车站宿舍那个重伤兵,到如今手握雄兵、掌控一方的军团司令,这条路走得惊心动魄,却也夯实无比。
军官们脸上都露出自豪的神色。他们是这一切的参与者与铸造者。
“司令,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主动出击了?总不能老是等着鬼子来打我们吧?”一名性格急躁的营长忍不住问道。
林骁尚未回答,脑海中,系统精灵“铁锤”那独特的提示音适时响起,带着一种仿佛来自更高维度的平静:
“指挥官,基础陆战力量架构已稳固,控制区秩序度与资源产出效率达到新阈值。”
“检测到战功点数与资源储备已满足下一阶段科技解锁前置条件。”
“【空中单位建造权限】及相关科技树,现已亮起。”
“请问是否投入资源,启动‘空指部’建造前置,解锁制空权争夺能力?”
空中单位!
这四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林骁心中激起巨大的波澜!
一直以来,红警军团虽然在地面拥有碾压性的优势,但始终缺乏对天空的有效掌控。日军的侦察机可以肆意窥探,未来也难保不会有轰炸机前来。
掌握了天空,才真正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从火箭飞行兵到黑鹰战机,从基洛夫空艇到世纪轰炸机……那将是何等壮阔的景象!真正的立体化、现代化战争图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林骁眼前。
他强行压下立刻下令解锁的冲动,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沙盘,但视野已然不同。
他看到的不仅是山川河流和城镇,更看到了未来的机场跑道,看到了翱翔天际的机群,看到了从天空倾泻而下的死亡之火!
他转过身,看向指挥部内那些尚且不知情、仍在讨论下一步地面行动的军官们,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掌控一切的弧度。
“主动出击?当然要出击。”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力量,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但我们的拳头,不能只砸在地面上。”
他抬起手,指向指挥部的天花板,目光仿佛穿透了钢筋混凝土,直射那无垠的苍穹。
“通知下去,资源调配优先序列变更。工程师团队,准备执行新的、最高优先级的建造任务。”
“我们要给这片天空……”
“换个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