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县兵营后方新划出的起飞场上,金属支架林立。
六名功勋飞行兵肃立一旁,如同等待检阅的鹰隼。
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场中央那四个刚刚走下生产线的“新兵”身上。
崭新的银灰色装甲,背包喷口泛着幽蓝的冷光。
林骁站在队列前,目光扫过这十道身影。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红警军团第一火箭飞行兵小队!”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砸进每个单位的核心程序。
“你们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防空。” “我要你们成为天空的眼睛,成为坦克的盾,成为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 “听明白了吗?”
“为了指挥官!为了胜利!” 十道声音汇成一股,引擎微微嗡鸣,仿佛在响应这誓言。
“铁锤,资源消耗报告。”
“指挥官,生产四名火箭飞行兵,消耗金属四千单位,稀有元素两百单位。当前金属储备四万一千单位,稀有元素储备六百五十单位,资源充足。”
林骁点头。 资源就是底气。
“刘顺。” “司令!”刘顺立刻上前。 “民兵配合工程师,加快残骸拆解,优先保障稀有元素供应。” “是!已经组织了三班倒,绝不会拖后腿!”
空中力量初步成型,下一步,就是让这力量融入整个战争机器。
林骁看向一旁待命的坦克连长和步兵营长。
“从今天开始,进行高强度空地协同演练!” “飞行兵负责高空侦察、预警、定点清除威胁。” “坦克和步兵,负责地面推进、占领、巩固!” “我要你们像拳头和手指一样默契!”
“是!”
命令下达,整个控制区立刻变成巨大的演练场。
荒野上,三辆犀牛坦克呈攻击队形展开,引擎轰鸣,钢铁履带碾过泥土。
天空中,两个飞行兵小组(每组五人)交替盘旋。一个小组在高空担任“眼睛”,另一个小组在低空随时准备充当“拳头”。
“前方三公里,模拟敌炮兵阵地,标记为A1区域。”高空飞行兵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清晰冷静。
坦克连长在车内下令:“全连注意,目标A1,低速推进!步战车伴随,步兵下车散开,警戒侧翼!”
钢铁洪流开始移动。
“A1区域东侧山坡,发现模拟敌反坦克小组,三人,配备火箭筒。”高空“眼睛”再次预警。
低空的“拳头”小组立刻响应。 “二组收到,方位3-4-1,清理反坦克小组。”
咻!咻! 两名飞行兵脱离编队,如同捕食的猎隼俯冲而下,火箭弹精准点射。
轰!轰! 远处山坡上,用作标靶的废弃装甲板被炸得粉碎。
威胁解除。
坦克连毫无阻碍地推进到A1区域,炮口指向预设目标。
“目标锁定!” “开火!”
轰!轰!轰! 三发坦克炮弹几乎同时出膛,将模拟的“炮兵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目标清除!”坦克连长报告。
“干得漂亮!”步战车里的步兵营长忍不住赞道。
整个攻击流程行云流水,从发现到摧毁,不过短短五分钟。
高空,林骁乘坐着一辆加装了观测设备的多功能步兵车,通过系统视野和实时通讯,掌控着整个演练。
他微微点头。
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演练强度不断加大。
飞行兵演练了为坦克部队进行前沿侦察、拦截模拟敌机、甚至利用地形超低空突袭“敌”指挥所。
坦克和步兵则练习了在飞行兵掩护下的快速突击、步坦协同攻坚。
一开始还有生涩,但红警单位天生的高效和绝对服从,让磨合期短得惊人。
第三天下午,一场综合演练达到高潮。
模拟的“敌军”是一个依托小镇构筑的“坚固据点”,拥有“碉堡”、“战壕”和“炮兵支援”。
飞行兵率先出动,高空小组精确标定所有火力点,低空小组在坦克进攻前,就用火箭弹拔掉了最具威胁的两个“机枪碉堡”。
坦克连在步战车和步兵的伴随下,发起正面强攻。
遇到顽固的“街垒”,飞行兵立刻俯冲,一发火箭弹开路。
“敌军”试图调动“预备队”反击,行踪却被高空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方位立刻被报给坦克,几发高爆弹过去,“预备队”烟消云散。
十五分钟。 仅仅十五分钟,一个模拟的加强中队防守的“坚固据点”,被从头到尾撕裂、摧毁。
演练结束时,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
十名飞行兵悬停在半空,引擎映照着晚霞。 下方,坦克和步兵队列整齐,杀气未敛。
钢铁与苍穹,在此刻完美交融。
刘顺看着这震撼的一幕,激动得说不出话。
林骁走下步兵车,目光扫过他的军队。
空地协同,初具雏形。
这将是他未来横扫战场的一把利剑。
就在这时,一名情报参谋拿着刚收到的电文,急匆匆跑来,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司令!紧急情报!”
林骁接过电文,快速浏览。
电文是延安方面通过秘密渠道转来的,内容简短却惊心:
“日军驻蒙疆驻屯军下属之独立混成第x旅团,已结束休整,其先头部队约一个大队兵力,正向你部控制区西北方向运动,意图不明。该旅团配属有战车、炮兵,战力较强,望谨慎应对。”
独立混成旅团? 还配有战车和炮兵?
林骁缓缓折起电文,眼中非但没有惧色,反而燃起一丝灼热的光芒。
他抬头,看向空中那十道矫健的身影,再看地面轰鸣的钢铁洪流。
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来得正好。” “正好用这支混成旅团……” “来给我的空地协同,做一次真正的血火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