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转化厂的低沉嗡鸣成了县城新的背景音。
一车车从战场回收的日军钢盔、步枪、卡车残骸,甚至是被炸塌的城门碎铁,如同朝圣般被运入厂区。幽蓝色的分解光束扫过,这些废铁在炫目的光华中坍缩、重组,化作最纯粹的资源单位。
“资源储备充足,满足建造需求。”工程师抹了把额头的汗,对着通讯器报告。
林骁站在残破的北门城楼上,目光扫过城外空旷的原野。风从东南方吹来,带着泥土和隐隐的铁锈味。
“开始布防。”他的命令简洁有力。
城墙脚下,指定的十二个点位瞬间被耀眼的白色光柱笼罩!
光柱中,充满红警科技风格的机枪碉堡底座如同生长的金属菌毯,迅速向外扩张,吞噬泥土,夯实地基。粗壮的合金支柱破土而出,支撑起上方正在快速成型的半球形战斗舱。厚重的复合装甲板一块块拼接,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
不到半小时,第一座碉堡已然成型!
它通体覆盖着暗灰色的消光涂层,顶部的遥控武器站缓缓旋转,双联装重机枪的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射击孔后的红警士兵身影若隐若现。
紧接着是第二座、第三座……
十二座机枪碉堡,如同十二颗冰冷的獠牙,沿着城墙外围的关键节点依次咬入大地,构成了交叉火力覆盖的第一道死亡防线。
与此同时,城墙外三百米处,更大的工程启动了。
数十名动员兵操作着征用来的民夫和机械,开始挖掘一条环绕县城的反坦克壕沟。工兵铲上下翻飞,泥土被迅速清出。
但常规挖掘的速度,远远不够。
“工程师小组,上前辅助。”林骁下令。
三名红警工程师携带着小型定向爆破装置和土壤固化剂,走入作业区。
砰!砰!砰! 低沉的爆破声有节奏地响起,坚硬的冻土被轻易震松。
随后,他们喷洒出银灰色的溶液。溶液接触土壤,迅速发生反应,使其板结、硬化,形成近乎混凝土的坚固斜面。
挖掘效率陡然提升!
一条深超五米,底部宽四米,内侧坡度陡峭,外侧坡度平缓的环形反坦克壕,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延伸!如同一条扭曲的巨蟒,将整个县城紧紧缠绕。
“快!再快一点!”刘顺在城头来回奔走,督促着工程进度。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城内的百姓也被组织起来,帮助搬运沙袋,加固城墙上被炮火损坏的段落。红警士兵高效的作风和强大的科技,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信心。
整个县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战争工坊。金属的撞击声、引擎的轰鸣声、号子声、爆破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钢铁与意志的交响乐。
日落月升。
当第二天的晨曦再次洒向大地时,县城的防御面貌已然焕然一新。
十二座机枪碉堡如同沉默的卫士,扼守着所有通往城内的要道。那条完成的环形反坦克壕,在晨光中投下深深的阴影,成为任何装甲单位难以逾越的天堑。
城墙得到了全面加固,关键地段甚至用金属板材进行了内衬。城内主要街口,也堆砌了临时街垒。
林骁在一众军官的簇拥下,进行最后的战前巡视。
他走过碉堡,厚重的装甲给了他坚实的触感。 他俯瞰壕沟,深邃的沟壑散发着泥土的腥气。 他看向城头,士兵们挺立的脊梁如同标枪。
“固若金汤。”刘顺看着这堪称完美的防线,忍不住赞叹。
林骁没有言语,只是举起望远镜,再次望向东南方向。
视野的尽头,地平线与天空相接之处,依旧平静。
但那种暴风雨前的死寂,压得人喘不过气。
突然!
他望远镜的视野里,在远处一片枯黄的草丛边缘,猛地闪过几点不和谐的土黄色!
紧接着,更多同样的颜色冒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匍匐前进,枪管在阳光下偶尔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大约五十人,标准的日军步兵小队编制。
他们行动谨慎,借助地形掩护,正试图向县城外围摸近,显然是联队主力派出的前哨侦察部队。
林骁缓缓放下望远镜,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客人来了。”
他身旁的哨兵毫不犹豫,猛地举起手中的红黄两色信号旗,对着城墙内外,打出了清晰的旗语——
“敌袭!一点钟方向!步兵五十!”
刹那间,城墙内外所有的声响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
挖掘声停了,号子声停了,只剩下风声拂过旷野。
十二座机枪碉堡的射击孔后,幽深的枪口微微调整了方向。 城墙垛口后面,一支支步枪悄然架起。 反坦克壕沟的后方,动员兵们无声地拉动了枪栓。
整个防线,如同一头苏醒的洪荒巨兽,睁开了冰冷的眼眸,锁定了那五十个胆敢靠近的蝼蚁。
大战,一触即发。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