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工作比预想的要麻烦。
主屏幕上,一架小型取样无人机正小心翼翼地靠近那片由变形虫母体死后逸散出的淡黄绿色云雾。
它的外壳在接触到云雾边缘的瞬间便开始冒出无声的气泡,传感器读数急速报错,紧接着信号便彻底中断。
“这东西比预想的还麻烦,常规的机械臂和回收无人机根本顶不住。”舰桥内,一个负责回收工作的白牧辰身体看着屏幕摇了摇头。
另一个身体立刻给出了解决方案:“大规模采集的技术暂时没有,只能先小范围取样,然后把这片区域清理干净。”
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所有身体的认可。
数艘星空垒级护卫舰接到指令,缓缓调整舰体姿态,将主引擎对准了残骸区的边缘。
引擎以最低功率启动,喷射出的等离子体尾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宇宙风,将那些烦人的腐蚀性云雾从核心残骸区缓缓吹开,推向了广袤的深空。
在确认环境安全后,数架流光截击机小心翼翼地靠近了一具体型尚算完整的太空变形虫残骸。
如同准备进行外科手术的医生,机翼下方的激光发射器射出精准而稳定的光束,开始对残骸的组织进行切割。
通过截击机传回的高清影像,一个白牧辰身体在控制台前做着记录。
“不愧是太空生物,生命力真是顽强,用高倍摄像头观察,这些组织切片依然保持着极高的生物活性,很难说它们已经死透了。”
“细胞结构比地球生物大得多,基础生命大分子结构存在与地球生物类似的部分,但也有数量巨大的是地球生物没有的。”
“奇怪,这组织强度不对劲,化学键的强度异常,似乎因为某种影响整体增强了。”
“看,一旦样本被从母体上切离这种强化效果会迅速消失,组织结构就崩溃了,看来变形虫的血肉无法在正常环境中存在,这是某种力场的效果吗?”
“确实探测到了不明力场……让我瞅瞅。”
另一个白牧辰将注意力集中在远处的变形虫血肉上,仔细观察了片刻。
“力场没有崩溃,应该不是单纯的灵能,要不然就是主观反灵能效果的判定没有那么宽泛。”
“不是灵能,那就只能甩锅给超空间了。”
“甩锅可不利于科学发展,不过也没办法,专业的科研舰还没来,只能先做着这种简单的活计了。”
“有趣,被变形虫当炮弹使的腐蚀性物质和奈玛拉人的催化加工酶很像啊。”
“难怪变形虫体内会有这么多金属合金结构。”
这种危险而又枯燥的初步研究工作持续了接近半年的时间。
第一超视距打击群终究是为战斗而生,缺乏专业的科研与工程能力。
不过白牧辰并不着急,她所需要的支援力量已经到了。
远方的超空间跳跃点再次泛起涟漪,三艘体型远超战斗巡洋舰,舰体上没有任何武器系统的庞然大物在一阵闪光后出现在YdSS-dE J-行星系中。
量天尺级实验型深空科研舰,舰长2.3公里,舰体线条流畅,表面覆盖着密密麻麻的各类传感器阵列和半球形穹顶,如同一座移动的太空实验室。
定星枢级实验型深空工程舰,舰长3.1公里,外观方正,充满工业感,舰体内部署了大量的模块化生产单元和工程无人机蜂巢,是一座能够进行大规模太空建设的移动工厂。
星津渡级实验型综合货运舰,舰长4.2公里,体型最为巨大。其主体只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器与骨架结构,专门用于搭载和运输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单元,是星际物流体系的基石。
三艘新来的飞船都抵达了残骸区附近。
星津渡级开始分离其搭载的集装箱单元,这些集装箱并非空载而来,内部装满了用于建造前哨站的模块化建筑构件。
定星枢级则释放出无数工程无人机,如同辛勤的工蜂,开始对残骸进行系统性的肢解和分类,同时协助星津渡级卸货。
生物质被粉碎,准备用作未来生态穹顶的肥料。
虽然感觉有点不太值......但来都来了......
在处理一具缇杨奇尸体时,一架工程无人机的传感器记录到了一种被列入重点关注列表的物质成分数据。
量天尺级的科研舰桥内,一个白牧辰身体看着分析报告不由得眼神一亮。
“这是……异星天然气!”
她立刻调出相关资料库,确认了这种流淌在缇杨奇部分管道与组织之间的特殊气体的价值——它是制造高级能量武器和能量力场,尤其是能量护盾所必需的催化媒介;还可以作为高性能燃料,以及直接吸食。
“又是一处细微的差异,原版游戏里,基础的偏射盾可不需要战略资源。”
“原版游戏中也没有六大科技纪元划分,还好,这玩意主要产出地点是气态巨行星,虽然不算难找,但提取难度太大了。”
确认了残骸的巨大价值后,白牧辰立刻下令增派运输力量。
一艘星津渡级显然无法将这片庞大的资源完全带走。
在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里,随着远行空间站船坞规模的持续扩大,又有六艘同型号的星津渡级货运舰陆续抵达,加入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太空拾荒行动。
整个残骸区变成了一个繁忙的工业现场。
量天尺级的实验室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无数研究项目同时展开。
定星枢级则最为忙碌,在肢解完所有残骸后所有工程单元立刻转向,开始利用星津渡级运来的模块,在褐矮星轨道附近组装前哨站,间歇性响起的超空间广播宣示白牧辰在这里的领土主权。
随着专业团队的全面接管,第一超视距打击群的任务已经完成。
王权节杖号的舰桥内,一个白牧辰看着眼前这片繁忙而有序的建设场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里的收尾工作已经不需要军舰了,舰队的远航性能数据还未收集完全,就不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了。”
她在虚拟星图上随手划出一个圈,又拉出条通往邻近未知星系的航线:“这个方向没有分配到科考舰,就往这边走吧。”
公元2092年6月14日,白牧辰第一超视距打击群再度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