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赫然是李修缘!
姜尚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瞬间明白了李修缘的用意。
这不仅仅是演戏,更是一步妙棋。
“姜师叔,那玄武镇苍风水阵,看似稳固,实则破绽百出。”
“东南西北四角,各有一处风水节点。”
“以你所学,只需引动地气,冲击其一,便可撕开一道口子。”
“记住,切勿伤及那些禁卫性命。”
“他们,都是我殷商的忠良。”
姜尚闻言,心中一凛。
他本就对阵法之道有所涉猎。
此刻得了李修缘的点拨,再结合眼前的风水之势,瞬间便看清了一条生路。
这哪里是困敌之阵?
分明是引敌之阵!
城门处,领头的玄鸟卫统领,已经挥手。
“拿下他们!”
一众身披甲胄的禁卫,立刻蜂拥而上。
他们手中的长戈,闪烁着寒光。
马氏吓得尖叫一声。
她跌坐在地,脸色煞白如纸。
“别过来!我真的不认识他们!”
“我只是个普通妇人,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姬发脸色铁青。
他没想到,马氏竟然如此不堪。
平日里的贤惠,此刻荡然无存。
姜尚看了一眼马氏,又看了一眼姬发。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一闪。
是时候了!
就在禁卫们即将靠近的瞬间。
姜尚猛地踏前一步。
他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地脉为引,风水为势!”
“急急如律令,开!”
随着他一声低喝。
脚下的大地,仿佛活了过来。
一股无形的地气,如同蛰伏的巨龙,瞬间被他唤醒。
轰隆!
地面轻微震颤。
一股磅礴的地气,裹挟着凌冽的劲风,自姜尚脚下猛然爆发。
它如同一道无形的冲击波,瞬间扩散开来。
冲在最前方的几名禁卫,只觉得一股巨力袭来。
他们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这股力量掀飞出去。
一个个狼狈地摔倒在地,手中的长戈也脱手而出。
但他们并没有受伤,只是被震得七荤八素。
玄鸟卫统领眼神微凝。
他看着姜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不愧是李仙长看重的人。
这等风水之术,果然非同凡响。
“走!”
姜尚一把抓住马氏的胳膊。
他另一只手,则拉住了还处于震惊中的姬发,脚下轻点,身形如风。
带着两人,向着城门方向疾冲而去。
“休走!”
玄鸟卫统领高喝一声。
他看似焦急,实则暗中观察着姜尚的路线。
而姜尚身形灵动,巧妙地避开了玄武镇苍风水阵的几处关键节点。
如同一条泥鳅,在看似密不透风的阵法中,硬生生寻到了一条生路。
“砰!”
随着一声闷响。
姜尚带着姬发和马氏,从东南角的一处破绽中,冲出了朝歌城门。
他们三人,如同离弦之箭,瞬间消失在城门外的官道上。
被压趴在地上的三名西方教金仙,此刻才勉强挣扎着站起身。
他们看着远去的姜尚三人,面面相觑。
这算什么?
自己被镇压,反倒是姜尚带着姬发跑了?
这剧本,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玄鸟卫统领见状,没有丝毫意外。
他只是淡淡地挥了挥手。
“散去风水阵!”
“全员追击!”
“遵命!”
一众玄鸟卫和禁卫齐声应道。
随即,他们迅速散去风水阵,然后如潮水般涌出城门,朝着姜尚三人逃跑的方向追去。
一场精心编排的追逐大戏,在朝歌城外,正式拉开帷幕。
……
摘星楼内。
论道仍在继续。
此刻,中央的舞台,已经变成了儒、法、墨、道四家的争锋。
他们的论道,比之先前地藏与法空二人的佛法辩论,要更加激烈,也更加引人入胜。
儒家代表·孔丘,温文尔雅,却字字珠玑。
阐述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理念。
认为,人族当以德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礼乐教化,以德服人,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法家代表·邹规,言辞犀利,直指人心。
主张“法不阿贵,刑无等级”。
认为,人族当以法治国,赏罚分明,方能使国家强盛,百姓安居。
批判儒家的“仁义”有时流于空谈,法家才是治世良方。
墨家代表·公墨,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
倡导“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认为,人族当消除彼此的隔阂,互爱互利,反对一切不义的战争。
强调科技兴国,工匠精神,以实用之道改善民生。
道家代表·老子,超然物外,却洞察世情。
宣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认为,人族当顺应天道,不强求,不执着。
批判法家的严苛,墨家的兼爱有时过于理想化,认为顺应自然规律,才是真正的智慧。
四家思想,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儒家重德,却可能流于空泛,难以应对乱世。
法家重法,却可能过于严苛,缺乏人情味。
墨家重兼爱,却可能忽略个体差异,难以推广。
道家重无为,却可能使人消极避世,不利于进取。
然而,在激烈的辩论中,各家思想也在不断地碰撞、融合、完善。
孔丘在辩论中,巧妙地吸收了法家的“规则”意识,提出“礼法合一”。
认为,礼是内在的道德约束,法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
邹规则在反驳中,也承认了儒家“德治”的重要性。
提出,法治并非冷酷无情,而是以法为德,以德辅法。
公墨则在争论中,将墨家的“兼爱”与道家的“自然”结合。
认为,真正的兼爱,是顺应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而非强行干预。
老子在听取了三家观点后,也微笑着补充。
认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指出,大道至简,但大道亦有万千变化,容纳百家。
李修缘站在摘星楼顶层,俯瞰着下方的一幕幕。
他嘴角勾勒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啧啧,这人族,不愧是天地钟爱啊。”
“儒家才刚刚诞生数年光景,其领头人的思想,竟然就能硬刚三清三尸分身而不败。”
“更是在论道之中,快速吸收三家思想,让自己的思想逐渐壮大。”
“隐隐约约,已经有压制其余三家的迹象了。”
闻仲在一旁,抚须淡笑。
“李师兄所言极是。”
看着下方激昂的辩论,其眼中充满了自豪。
“我人族先天虽弱,但其创造与学习能力,却是无与伦比。”
“他们就像一块海绵,能够不断地吸收、消化、转化,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大道。”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
一名玄鸟卫统领,浑身是伤地跑了上来。
他的甲胄破损,脸上沾染着血迹,气息也有些紊乱。
“启禀太师,修缘仙长!”
“姜尚已经带着马氏与姬发,杀出重围,不知去向!”
闻仲眉头微皱。
他看着统领身上的伤痕,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姬发等人,可有什么损失?”
闻言,玄鸟卫统领立刻回应。
“回太师,姬发身中数箭,刀伤众多,已然命悬一线。”
“马氏与姜尚也受伤不少,但并不致命。”
闻仲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
“你率领队伍下去养伤。”
“汤药费、军饷,三倍发放!”
“阵亡将士的抚恤金,十倍!”
玄鸟卫统领闻言,顿时激动万分。
他没想到,太师竟然如此慷慨。
“多谢太师!末将替兄弟们,谢过太师大恩!”
说罢,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闻仲则微微挥手,将之轻抚起来。
“去吧。”
玄鸟卫统领再次拜谢,然后起身,告辞离去。
他步伐虽然有些蹒跚,但眼神却充满了坚毅与荣耀。
李修缘看着玄鸟卫统领离去的背影,微微一笑,转头对闻仲说道。
“论道至此,已经对我没什么意思了。”
“我需去准备下一步计划了。”
闻仲闻言,没有多问,恭敬拱手行礼。
“李师兄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闻仲定当全力以赴!”
“好说。”
李修缘微微一笑,拍了拍闻仲的肩膀,然后身形一闪,便消失在摘星楼顶层。
他来去如风,不带走一片云彩。
只留下闻仲一人,若有所思地站在原地。
……
娲皇宫内。
女娲静静地坐在宝座之上。
在她面前,一具巨大的尸身,静静地躺卧着。
那是妖族天帝·帝俊的尸身。
女娲的眸光,落在帝俊的尸身上。
她的眼中,有怀念,有复杂。
怀念的是,过往帝俊与太一,意气风发,镇压天下的峥嵘岁月。
复杂的是,若非两人强行拉伏羲入妖庭。
她的兄长,也不会死。
更不会被一生禁锢在方寸之地,大道无望。
这些复杂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在她心头涌动。
最终,却又归于平静。
“娘娘。”
就在此时,碧云仙子莲步轻移,来到女娲面前,躬身禀报。
“轩辕三妖,始终无法接近帝辛,即便依附其他大臣,也无济于事。”
女娲闻言,收起了思绪,淡然挥了挥手。
“让她们回来吧。”
“如今是东西方之斗,本宫不想再插手这次量劫了。”
“是,娘娘。”
碧云闻言,没有再多问,恭敬应下,行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而在其走后,女娲的眼神,再次变得深邃。
目光洞穿无尽时空壁垒,看到了梅山古洞之中,正商议着如何才能应对殷商大军清洗的梅山七怪。
梅山七怪,刚刚修行有成,由袁洪所率领。
他们本以为,可以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番天地。
却没想到,厄运来得如此之快。
而这厄运的源头,竟然是刚刚加入殷商的杨蛟、杨戬两兄弟。
为了积攒军功,杨蛟、杨戬二人向帝辛讨要了一份除妖镇邪的差事。
他们配合着钦天监,对殷商境内新生、外来、残存的妖魔,进行大清洗。
而刚刚出世,声名不显的梅山七怪,自然就成了杨蛟两兄弟这次的目标!